简答题: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答: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仲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管型的形成条件:①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②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进蛋白变性聚集。③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出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时间形成管型,当其重新排尿时,已经形成的管型便随尿液排除。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答: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以及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等。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说明预后不良。3、渗出液、漏出液?答: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常见于晚期肝硬化、重度营养不良等;②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常见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③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等。渗出液为炎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组织缺氧一级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及各种细胞成分都能渗出血管壁。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答: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肿瘤标志物。①蛋白质类: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组织多肽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②糖类:癌抗原15-3、72-4、50、125、242,糖链抗原19-9。③酶类: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α-L-岩藻糖苷酶。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正常骨髓象?)答:①骨髓增生活跃;②粒红比值正常(2~4:1);③粒系增生良好(占有核细胞的40%~60%),各阶段细胞比例适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④红系增生良好(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各阶段细胞比例适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⑤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小儿可达40%)及单核细胞(一般<4%)的百分率、各阶段比例及形态均正常;⑥巨核细胞易看到,以产血小板型居多;⑦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等;⑧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答:1、细胞大小及外形(1)大小:胞体由大到小,但巨核细胞相反。(2)外形:圆形或卵圆形变为不规则形。2、细胞浆(1)量:从少到多。(2)色:从深到浅。(3)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3、细胞核(1)大小:从大变小,巨核细胞相反。(2)核形: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红细胞核消失。(3)核膜:从不明显到明显。(4)核仁:从有到无。(5)核染色质:从细致疏松到粗糙密集4、胞核与胞浆之比:从大变小(核小浆多)。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答:尿糖: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的葡萄糖,①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②肾糖阈降低,将导致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尿蛋白:①肾小管功能受损;②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异常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③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分泌的T-H糖蛋白增加。(1)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由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β2-MG),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3+~4+,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2)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的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Ig、C);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的β2-MG,半定量在1+~4+,几乎均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提示预后不良。8、肾小球肾炎尿液的特点,观察到那些管型?答:(1)尿量少而比重较大;(2)常有蛋白尿,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3g,更常为轻度蛋白尿(1g/24h),少数蛋白尿可明显,甚至发生肾病综合征。(3)尿沉渣中,90%以上病人有红细胞,其中半数有多量红细胞,有较多的颗粒管型和白细胞,可见红细胞管型。9、网织红细胞?答: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在血液中约占0.5%-1.5%。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及叶酸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是,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10、最易发生DIC——M3型第三章血栓和止血检测2、内源性:APTT,延长S异常3、外源性:PT,延长S异常5、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8、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11、肌红蛋白:心梗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5、蜡样管型——慢性肾炎6、最常见的寄生虫,如黏液便:菌痢13、鉴别加德纳XX炎:结核杆菌、新生隐球菌第五章肾功能检测(从这章考试老师急着走,讲得不详细)1、肾小球滤过率(菊粉)、反应肾小球血流量的检测方法是:对氨马尿酸4、浓缩稀释功能:远端肾小管第六章肝功能5、脯氨酰羟化酶:胶原纤维的关键酶第七章临床生化检测1、OGTT诊断糖尿病2、血钾高容易酸中毒4、肌红蛋白:阴性排除心梗第八章免疫学检测2、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选择:灵敏性、特异性第九章病原体检测2、伤寒病人第一周血培养结果最明显3、米泔样便:霍乱4、耐药性:β内酰胺酶,ESBL5、衣原体有细胞壁、支原体没有7、巧克力培养基:脑膜炎奈瑟菌2、尿的采集——中段尿3、总胆固醇可不空腹检查。4.、红细胞内有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body)和卡-波环(cabortring,纺锤体)5、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内出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2h内,RBC可正常。)6、接触电离辐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7.、核左移明显,表示感染严重,机体反应好。8、棒状小体(一出现就可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急粒和急单,急淋无此小体)9、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中心淡染,(小细胞低色素贫血)10、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铁剂治疗有效。11、铁幼粒细胞贫血——颗粒要大于6个。12、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或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13、含铁血黄素尿实验(Rouse实验)——普鲁士蓝反应阳性:慢性血管内溶血,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初期可为阴性。14、血红蛋白电泳——HbA2增高是诊断β—轻型地贫的重要依据。15、抗人球蛋白试验(combs实验)——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16、阵发性睡眠型蛋白尿(PNH)的筛选实验是蔗糖溶血实验,确诊试验是酸化溶血实验17、慢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激增到200以上,说明化脓性感染。18、氯化醋酸AS—D萘酚醋酶染色(AS-DNCE),又叫特异性酯酶(SE)强阳性表示急粒。19、α-醋酸酚酯酶染色(α-NAE),又叫非特异性酯酶(NSE),强阳性表示急单(白血病)。20、含粗大深染的铁粒10个以上,细胞周边出现2/3个(6个)以上者,称为环状铁粒幼细胞2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系列的主要蛋白标记——CD19+22、肠蠕动加快,粪便检查粪胆素(粪胆原)强阳性。23、粪胆素下降为阻塞性黄疸。24、溶血性贫血时和缺铁性贫血时,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粪胆原增加。25、单纯血友病,APTT延长,PT不变。26、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内源性——与对照组相比延长10s为异常。2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外源性-与对照组相比,超过正常3s正常。28、肌红蛋白阴性排出——急性心肌梗死29、D-二聚体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PE)的重要试验。30、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实验)是鉴别原发性纤溶症和继发性纤溶症的实验31、鉴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镜检。尿检以晨尿最好32、肾病综合征会出现——脂肪管型,腊样管型——慢性肾衰。33、肠道最常见的寄生虫为蛔虫。34、粘液便——细菌性痢疾。35、脑脊液收集3管——第一管做细菌学检查,第二管做生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做细胞计数和分类36、脑脊液葡萄糖正常见于病毒性疾病。37、诊断XX加德纳细菌性XX炎——寻找线索细胞38、前列腺液非染色标本——卵磷脂最多。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可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39、血清肌酐测定可用于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40、菊粉能完全反应肾小球滤过率(GFR)41、测定肾血流量常用对氨基马尿酸42、昼夜尿比密实验(莫氏实验),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对远端肾小管稀释-浓缩功能的影响。43、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合成酶,是关键酶44、诊断糖尿病: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45、无机磷大多储存于骨骼。46、C反应蛋白(CRP)-急性时相反应蛋白。47、伤寒第一周——血培养4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检测dsDNA,和抗sm抗体49、米泔样水便——霍乱5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可以水解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还可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亏,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以及氨曲南。51、衣原体有完整细胞壁52、脑膜炎奈瑟菌——巧克力培养基53、southern印迹——DNA印迹,northern印迹——RNA印迹54、流式细胞术分选含有单个细胞的液滴55、t细胞亚群检测——t细胞花结形成实验,t细胞转化实验。56、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肌酸肌酶同工酶,肌酸肌酶异性,LDH,LDH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