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美术培训班社会实践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暑假美术培训班社会实践报告姓名:班级:学院:时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的目的与意义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增加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暑假恰好给了我一个在外面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画室,过去代课。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做老师的经历,也可以提高自己是专业基础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增加功底。体会学生那种为知识而努力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己走向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二、收获与感想暑假社会实践结束后,仔细总结,发现自己这次校外实习充分认识了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存在的不足和缺少工作经验。自身定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以后所有的工作中无一例外的涉及到美术,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美术的练习,这是我们学习艺术的基础,因此必须掌握好这门工具。不断强化自身,并充分认识自己,避免眼高手低,增加实际动手能力,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不断完善和学习。工作总结,认识自身不足。通过实习我发现美术这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光要求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音乐、绘画等各科的沟通,怎么建立关系,这些是课本中学不到的,只有融入社会的大舞台并不断的历练才能得到提高,还有加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美术工作同时是一个涉外自身能力,因此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必须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炼,如音乐等。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美术工作的基础。三、实习内容在艺象工作室的这个暑假,我教给他们色彩、素描、速写等等。我收获到很多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深受其用。色彩是美术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这个暑假在代课期间我学到很多、也理解到一些以前不明白的知识。我们在学习色彩的时候,许多老师把技艺放在首位,不厌其烦地给初学者讲色彩知识,狠不得一古脑将知识都“灌输”给学生,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教师要背教材,更要“背”学生。老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首先订立规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学画需先学做人”。在色彩绘画工具的准备上,购买颜料的种类、数量,调色盘里颜色要按照冷暖及明度顺序排列,备三角架、小水桶乃至吸湿布等,都要一一检查落实。其次,教师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电教手段欣赏美术史上不同时代大师们的作品,看一些考上美院的师哥师姐们的习作,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上欣赏课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为主,不宜引导学生追求所谓绘画的风格。否则只能是拔苗助长,有害学生。实践出真知。对于初学者,老师要多动手示范。可准备一张大一点的纸,让所有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在示范过程中要边画边讲。我基本上用10分钟铅笔构图定位置,15分钟彩笔起轮廓定彩稿,20分钟铺大色块,至此,深入刻画可进行一个小局部,亦可视现场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全部完成。理论讲授侧重于对色彩绘画步骤,及一般程序进行简要地叙述。给学生一个初步直观的印象,使之自己悟出画理。实施“体验性教学”是色彩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阶段学生以短期作业,并掌握方法步骤为主要目标。具体做法是:临摩为主,可以三课时画一张画,要求宜快不宜慢、宜大笔不宜小笔、先粗后细、先放后收。在学生绘画作业的过程中,老师要多动手,多给学生改画,少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绘画个性与表现能力。要放手让学生敢画、快画、大笔画,当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再根据习作因势利导,指明正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反复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绘画意识及方法步骤。在素描教学中,对我个人而言,如何做好作为艺术设计学科基础的素描教学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适应艺术设计的要求是个前提条件,素描教学的目标、过程、手法都将和这个前提保持一致。素描作为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基础环节,我认为其地位不容动摇。素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方法,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华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倡导和发挥个性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而要将这种认识完全落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使素描教学摆脱枯燥、沉闷和无生气的困境,必须解决以下问题:对于素描的学习,以及对于绘画艺术的教学,有着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这是无法背离实际的事实,不论从哪一方面的价值来考虑,都不能脱离思想状态和社会需求以及人性本身特征这些内涵,这也是任何人都脱离不了的,因为每个人都生存与这个社会时代中,大多数人有着共同的思想倾向和历史缺陷,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艺术的发展和变革,冲击当今的历史局限性。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去听,更要用心去体会,用心血去研究,明确了教学目的,自然能够对教学方法去研究和实践,进而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更大推动作用。实施有效教学,就是要关注教学效益。教师不能只跟着感觉走,视专业课的适度灵活为随意为之,也不能简单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要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享共进的过程,不能仅将知识、技能作为“绝对真理”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在互动中,逐步完善一个有理论、有实践的美术教学研究体系。再比如说速写,对于处于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画画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画画时要能把握全局,从大出着手,不要拘泥于画细节。如果要画得和实物一样,那么绘画发展到写实阶段也就到了尽头。其实绘画也更文学或音乐一样,它也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外在表现。文学是用文字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音乐是用声音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画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具有个性特点的每一个人对大自然美的感受,他与大自然有是有区别的。画画先要整体观察,获取第一印象;再加以分析。速写线条的美感:主要讲究线条的变化,有变化才会有美,变化就是要有线条的轻重、缓急、疏密、粗细的应用。衣纹线的虚实是指:衣服靠近肌肤的地为实,反之为则虚;起伏大的地方实,反之则虚;主动态线实,反之则虚。速写的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表现衣服包裹下的肢体的结构而画出的线。其实,人物动态速写最终的表现的并不是表面的衣服和裤子,而是对人体美的表现。可以这样理解,将一套衣服,穿在适合的服装模特的身上就会表现出它的美,是因为模特的身材美。把它穿到其它人的身上就不一定美了。所以,画人物动态,就要把握好画穿上衣服的人体结构画。这些都是我在学习专业的时候学过来的,对于学习美术的同学来说,整天重复着画画是多么的枯燥,烦闷。美术活动通过创作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变通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却以教孩子如何画线、涂色、比例、透视关系等绘画技能为主,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实,绘画技能知识,将来通过专业训练很容易学会,在幼儿阶段学得过多,既枯燥,效果又不好,而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的创造思维将受益一生。学美术还有一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修养。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审美修养是教出来的,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提供美的环境,如参观各种美术展,从小让孩子欣赏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大师作品,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及优秀儿童画,孩子美的东西看多了,眼界就高,欣赏水平自然提高。美术活动是孩子表达思想,宣泄情感的工具,通过它来培养创造思维,提高审美修养,这就是孩子学美术的主要目的。而现在大多数学生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而是为考学学习美术,这样就把他们的兴趣给抹杀掉了,时间长了就会厌恶美术了。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其实美术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它是一门能够锻炼人心境的技术中国美术的发展还是以踏实厚重的风格为主在自我天赋良好的情况下刻苦磨练是主要的。四、实践心得美术的的涉及面很广,我们拓宽视野。1、美术与音乐。在感受美术意境时,可以用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声地牵引学生的思想进入画境,使学生感染画中的精神和韵律,激发更强烈的情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上《太阳、月亮、星星》一课时,我以音乐的欣赏为引导,播放一段激昂的乐曲让学生体验太阳升腾的感觉,再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一曲伴随着细微的海浪声的幽雅乐曲,想象月亮、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光芒的美妙景象。视觉和听觉艺术在这种课程中水到渠成地融合在了一起。在感受歌曲情绪时,如教学《听音乐、画情绪》一课时,还可以用冷色调表现缓慢沉重的音乐。当学生听到优美抒情的乐曲会画出平缓的波浪纹,而旋律起伏较大的乐曲则会用起伏较大的波浪线来表示。这样,生动的音乐使画面具体起来,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画面的理解。2、美术与戏曲。在实际教学中,把美术与戏曲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如《京剧脸谱》一课,可借助戏曲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感受脸谱的丰富内涵,以及演唱京剧时所焕发出来的欢快、热闹的气氛。这样,学生既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通过亲身感受体验,进一步理解和表现美术。3、美术与文学。一篇优美的散文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我们在教学中,辅以与美术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文学意境,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第一册《风来了》一课时,让学生边想象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风来了的情景:“风来了,吹醒了大地,给大树换上了绿装,小鸟唱起了歌儿,我们在小河旁看紫罗兰开放,在草地上跳舞,大家欢聚一堂,在可爱的大自然中自由的飞翔……”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画面内涵的理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美术与“思品”。美术给人以美的感受,给人以愉悦,但它不只是欣赏,同时也是心灵的陶冶、精神的充实、智慧的启迪,是人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教学《会变的树》一课时,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网络资源,大胆整合教材,扩充信息。在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一组森林环保的画面,引发学生讨论树木的价值,让学生懂得:环保势在必行,植树造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的形成。当然,我们还可以把美术与历史、地理、自然、数学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探索和创新,将各门学科整合到美术教学中来,综合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才是学习美术的真理。五、绘画感受“爱艺术并不表示懂艺术,懂艺术并不表示会艺术,艺术不是模仿,而是超脱是创造。它需要人去为它奉献去牺牲,去把它当作一个神魂颠倒的情人。从小,我就对绘画有着特殊的情感。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绘画培养了我做事认真的好习惯。绘画使我比别人多了一种表达思维的方式,我常常用画把我心里想的东西画出来。有时我在做数学应用题时,也习惯用图形或线条来表示,甚至一幅完整的图画。这样做,我会觉得我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楚,解题速度也快多了。绘画还使我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不仅表现在我的画里,还在生活中,妈妈总说我看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绘画已经成为我的一项爱好。每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想起画画;每当我累了,我就会画画;每当我烦闷的时候,画画会使我忘掉烦恼;每当我遇到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画笔……。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现在会伴随着我走下去,我相信,以后也会,绘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因为,我对它有独特的感情。即使以后不在绘画,我也不会丢掉绘画。五、实践结论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