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现状及标准化栽培技术内容提要一、食用菌栽培现状二、常见食用菌种类三、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四、菌渣利用技术一、食用菌栽培现状1、什么是食用菌?食用菌是能形成大型肉质(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或胶质子实体(银耳、木耳)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灵芝、猴头、冬虫夏草)的一类大型真菌。一、食用菌栽培现状自然界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食用菌)养殖业种植业转化业一、食用菌栽培现状农林生产畜牧生产有机肥料节粮饲料废弃物畜粪便菌糠混合发酵食用菌生产2、食用菌种类世界上可以形成大型子实体的真菌约有1万种,其中可以食用的约2000种。2000种中,全世界能够进行人工栽培的有80多种,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有30多种。常规种类双孢蘑菇、香菇、各种平菇、草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猴头、竹荪等。食用菌种类珍稀菇类:真姬菇、姬松茸、杏鲍菇、阿魏蘑、白灵菇、茶新菇、杨树菇等;3、主产区与产量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截止2011年我国的食用菌年总产量已达2574.74万吨,产值1543.24亿元,产量占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主产省有山东、黑龙江、河南、福建、江苏、河北,年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省有11个。金针菇香菇黑木耳产量居世界第一平菇双孢蘑菇4、我国食用菌主栽种类是真正的食用菌生产大国4、我国食用菌主栽种类双孢蘑菇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年总产量约700万吨。我国双孢蘑菇我国出口比例最大,出口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21.3%。4、我国食用菌主栽种类香菇也是我国农产品中比较占有生产优势、市场优势、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的产品,2011年总产量501.79万吨,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0%。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香菇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香菇出口国。出口比例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3.7%。4、我国食用菌主栽种类平菇是我国栽培数量最大、产业人员最多、食用人群最广的食用菌种类,2011年年产量563.34万吨,占到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2%。4、我国食用菌主栽种类黑木耳是我国栽培量较大的食用菌和药用菌,2011年年产量346.06万吨,占到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13%。近几年产量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4、我国食用菌主栽种类金针菇是我国工厂化栽培中应用较多的种类,2011年年产量249.26万吨,占到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9.69%。5、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是蛋白质含量丰富。据科学研究证明:大部分新鲜食用菌粗蛋白的含量平均为3.22%,相当于蔬菜的2倍多,一般水果的近10倍。二是必需氨基酸齐全。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满足需求。三是脂肪含量低。利于心脑血管健康,防止肥胖。四是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需要的必需物质满足健康需要。五是碳水化合物(一般占干重的60%左右)可提供人体需要的多种糖类。如单糖、双糖、多糖、氨基糖、糖醇等。营养价值一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抗癌。食用菌中的真菌多糖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等,对癌细胞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是缓解亚健康状态,提高健康水平。二十一世纪保健品—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最科学的饮食。三是食疗作用。食用菌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多糖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脏病、风湿病、胃肠炎、消化不良、恶性贫血、神经炎、糖尿病及放射线引起的病症都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如香菇中维生素D原,防佝偻病;黑木耳有润肺作用,是纺织和理发工人的保健食品;矿物质中低钠高钾特点适宜高血压和痛风人群;香菇多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有一定治疗效果。药用价值5、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6、我国食用菌栽培模式按生产方式:主要以工厂化(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规模化(一家一户小规模、半工厂化中等规模、工厂化大规模)、农业化、家庭化等多种栽培模式并存。其中工厂化栽培模式在世界属前列。我国目前多以规模化和农业化栽培模式为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大约占99%。双孢蘑菇该品种为世界第一大菇类,是世界性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并且,由于我国产品价位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强,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发达国家多采用工厂化生产,国内单家独户作坊式生产,产量一般在10-30公斤∕㎡左右。二、常见食用菌简介日光温室生产现场地窖栽培双孢菇二、常见食用菌简介褐蘑菇:又称变褐蘑菇、褐鳞蘑菇,因白色双孢蘑菇上有褐色鳞片而得名。国外栽培较多,味浓;我国主产河北省张家口,野生、栽培。香菇香菇与双孢蘑菇相同,也是世界性的食用菌,该品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菇类,价格也是畅销不衰,但是由于香菇生产所用原料为锯末,且生产周期较长,在我省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陇南、天水森林资源丰富地区有一定面积。常见食用菌简介我国常见食用菌我国常见食用菌香菇我国常见食用菌平菇Pleurotusostreatus我国常见食用菌榆黄蘑Pleurotuscitrinopileatus(金顶侧耳)鸡腿菇我国常见食用菌毛头鬼伞Coprinuscomatus(鸡腿菇)白灵菇杏鲍菇杏鲍菇也是近几年新驯化种植成功的珍稀食用菌种类,由于口感极佳,易储藏,备受消费者青睐。一般生物转化率70-100%左右。目前国际市场货紧价扬,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常见食用菌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我国常见食用菌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质脆有韧性,较黑木耳产量高、易栽培。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食用多。主产地:日本、菲律宾、泰国和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区。我国常见食用菌木耳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均可栽培,出菇温度:15-28ºC。我国常见食用菌草菇草菇是高温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5ºC,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8-30ºC。草菇的主产区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可进行季节性栽培。通过控制温度各地都可周年生产。我国常见食用菌我国常见食用菌我国常见食用菌姬松茸灰树花我国常见食用菌我国常见食用菌杨树菇我国常见食用菌短裙竹荪我国常见食用菌灵芝Ganodermalucidum我国常见食用菌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我国常见食用菌蛹虫草我国常见食用菌猪苓场地条件营养条件设施设备5个方面技术与资金环境条件三、食用菌栽培技术种植食用菌需要的基本条件1、平菇栽培技术两个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菌丝体生长阶段是营养生长阶段,菌丝体是由大量菌丝组成。菌丝体伸展在培养料中,靠不断吸收水分和养分来供给菌丝生长发育。当菌丝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并达到生理成熟,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产生子实体,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即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的阶段1、平菇栽培技术温度:菌丝体5—35℃均可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4—26℃。平菇属典型的变温结实性食用菌,菇蕾分化需8—10℃的温差,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在10—25℃,但最适温度在13~17℃,温度高时色浅,温度低时色深。水分:菌丝体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5%—70%,子实体分化发育期水分要求比菌丝生长阶段偏高,一般70%左右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在整个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氧气,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就会发生畸形菇。环境条件PH值:平菇的菌丝可以在PH5-9的培养基上生长,但最适为5.5-6.5。光照:菌丝生长阶段适宜较黑暗的环境。子实体的分化阶段需要散射光的刺激,光线过暗和过强都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平菇栽培工艺流程1、平菇栽培技术母种→原种→栽培种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销售1、平菇栽培技术①棉籽壳91%、麸皮5%、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粉1%、料水比约为1:1.3~1.5。②玉米芯86%、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粉1%、料水比约为1:1.3~1.5。③玉米芯35%、棉籽壳51%、麸皮10%、石灰2%、石膏1%、料水比约为1:1.3~1.5。栽培料要求新鲜、无霉烂、无变质;玉米芯应先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拌料前先在晴天太阳光下将原料暴晒2~3天。培养料配置1、平菇栽培技术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取各物质,先将主料(棉籽壳或玉米芯)与麸皮、石膏粉充分干料混匀,然后将过磷酸钙、石灰等溶于水中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料中,料水比约为1:1.3~1.5。原料要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出1~2滴水为宜,堆闷2小时后即可装袋。拌料1、平菇栽培技术栽培袋选用23厘米×45厘米×0.03厘米规格的低压聚乙烯袋或聚丙烯塑料筒袋。装袋可用手装,也可用装袋机填装,装好的料袋要求松紧适中,手捏袋有弹性,两头扎紧不透气。装袋1、平菇栽培技术装袋后要及时灭菌防治原料酸化。灭菌时间常压灭菌在95-100℃温度下灭菌16-18小时以上。高压灭菌在125℃温度下灭菌3.5-4小时。灭菌1、平菇栽培技术接种前,先将接种室清扫干净,然后用每立方米10毫升甲醛加5克高锰酸钾反应薰蒸,密闭门窗24小时。次日打开门窗,待气味散尽后,将灭菌后的栽培袋和接种用的一切用具(包括菌种、火柴、镊子、酒精灯、75%的酒精棉球等)放入接种室,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密闭消毒,用量减半。接种室消毒1、平菇栽培技术当袋温降到30℃以下时,接无菌操作要求两头接种,每500克菌种接种15-20袋,接种后的袋口不要扎的太紧。接种1、平菇栽培技术接种好的栽培袋摆放在培养室床架或者培养室地面上,若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宜,也可直接摆放在室外棚室内培养,以减少菌袋的搬动。避光培养,控制培养室温度20℃~23℃,空气相对湿度70%,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发菌管理1、平菇栽培技术同时,每周翻堆一次,查看菌丝生长状况,检查菌袋有无杂菌污染,一旦发现杂菌污染菌袋,应及时拣出和除治。大约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裁培袋,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发菌管理1、平菇栽培技术催菇及幼菇形成:当菌袋摆放到出菇场地后,降低出菇室温度到12℃~18℃,拉大昼夜温差8℃~10℃;同时,每天向出菇室空间喷雾状水2~3次,增加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白天揭开部分草帘或布帘,增加光线,使出菇场地保持较强的散射光,促使出菇。出菇管理1、平菇栽培技术约7~10天,当菌盖充分展开,菌盖颜色由深转浅,边缘尚未出现波状,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绒毛,且未散发孢子时及时采收。采收时无论大小整朵菇1次采完,切不可采大留小。采收1、平菇栽培技术第一潮菇采收后,清除料面老化菌丝和幼菇、死菇,再将袋口合拢,养菌7~10天后可出第二潮菇。二潮菇后,由于培养料湿度过小不能自然出菇,可给菌袋补水,重新摆放,出下一潮菇。一般,平菇一次栽培可采收4~5潮菇,出菇期3~4个月。采后管理平菇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发菌期—菌丝不萌发原因:(1)培养料含水量过多,菌丝缺养;(2)培养料石灰添加量不当,pH值不适宜;(3)温度过高引起烧菌或发菌温度过低;(4)发酵操作不严格,培养料杂菌基数多;(5)菌种老化,生活力差;(6)培养料装袋过紧或过松;(7)接种量过少,菌丝负担过重;(8)操作不当,菌丝受伤;(9)虫害或药害等。对策:(1)选用优良对路品种;(2)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生长快、菌龄适宜的菌种;(3)严把配料、拌料、消毒、装袋、接种关;(4)掌握好适宜的温、湿度等。平菇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发菌期—菌丝萎缩或生长细弱原因:(1)栽培种存放过久,丧失活力或存放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多,造成菌种干枯;(2)菌种存放过程中室内或菌种湿度过大,已长出子实体,消耗了菌种的营养,降低了活力;(3)培养料过干或过湿,过湿通气不良,抑制菌种呼吸导致菌丝萎缩;(4)培养料温度超过30℃以上将菌丝烧死;(5)使用尿素过量等。对策:(1)菌种长满后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个月;(2)菌种接种后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3)配制培养料化肥使用量要适宜等。平菇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发菌期—菌丝吃料慢原因:(1)装袋过紧或过松,料中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