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察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西考察报告姓名:刘严杰学号:201114016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姓名:李春郁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4年2月山西考察报告一、考察主题走入山西古建筑,了解山西古建筑,了解古城中的传统文化。开拓视野,增加阅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学结合起来二、概述(一)考察目的了解山西当地古城及古建筑,归纳古建筑中蕴含的文化与艺术。(二)考察时间、地点、内容2014年2月13日——16日我们分别参观了山西榆次老城、常家庄园、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对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传统石雕和传统文化习俗进行了考察,深入了解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古典美学。(三)考察研究的方法沿路线实地考察、知行合一的研究方法为期3天的艺术考察中,我们深入了解到山西当地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山西榆次老城、常家庄园、平遥古城和晋中大院中的传统建筑和传统石雕等所包含的古典美学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我们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一、榆次老城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太原的南大门,素有并南重镇之称。早在战国时期,史书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记载。现在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的老城一直较完整地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老城可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建筑宏伟、功能齐全。榆次老城的建筑以清代、民国时期建造的居多,而一些建筑修建的年代更为久远,如文庙中的棂屋门修筑于明代。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沧桑,向世人展示了历史积淀的厚重美。从榆次老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中,可以大致领略到中国古建筑由粗简到繁细,由保守到开放两条线索交织发展的脉络。榆次老城宋、元历史时期的建筑格调是粗犷而质朴的,明代的建筑风格则相当成熟,朴实中洋溢着高雅的美。清虚阁和玄鉴楼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玄鉴楼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100处建筑之一。榆次老城中的园林布局紧凑有序,手法灵活多变,亭、台、楼、阁、廊、轩、榭点缀其间,将北方建筑的大气与江南水乡的灵韵巧妙地融为一体,体现出了老城园林豪放与秀美的风韵。榆次老城古建筑中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绘多以民间历史故事喜庆吉祥的图案为表现内容,娴熟的工艺着力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位。2003年9月29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榆次老城挂牌开馆,以老城为依托平台,与老城景区“馆园合一”。馆内分为六个景区:民间文化博展区、民间传统文化演示区、民居文化区、市井商贸文化区、宗教文化区、文物古玩区。各展区展品丰富,内涵深厚,展示出中国文化多彩厚重的底色。在各景区内,以单元形式分别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商贸饮食、服饰居住、社火小戏、祭祀信仰、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形象具体地阐述出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化是维系中华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情结。二、常家庄园在常家庄园中,首先是每所方正院落的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婉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增添了画龙点睛般的南国园林秀色。这牌楼花墙将正院隔为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风格。其次是院落之间与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园、菜园,有小门与正院相通。进园之后,有甬道贯通,曲折迂回其间点缀回廊、亭榭、小桥流水,或草石农舍,或奇花异葩,匠心独具,犹似南方园林。再次是书法到处可见。作为儒商世家,常家对后人的教育和要求极其严格。弟子儒学不精,则不准参与经商等社会活动。因此,常家的弟子不仅儒学功底深厚,而且代代不乏精通书画的优秀学者。第四是在每个院落中触目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木构件上的彩绘艺术,别具风采。砖雕艺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造形优美,线条娴熟,刀法细腻,均为清代砖雕精品;二是照壁、花墙砖雕,既有传统的“百寿图”、“吉祥图”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三是每排厢房“硬山墙”上端的“墀头”或花,或鸟,或兽,或字,两两成对,却很少雷同,造型又各具特色。四是现存的部分砖雕护栏,在贵和堂的楼层护栏上,全部由砖雕砌成,图案由福、寿、喜、禄、祯、祥团花和八卦炉、悬壶、文房四宝等组成,栏柱、栏板浑然一体,犹如天然而成,丝毫不见砌缝,无论雕刻艺术,还是垒砌艺术,堪称清代建筑中的上乘工艺。另一部分在养和堂,保存完好,但雕技艺术不及前者。三、晋中大院总的来说,晋中大院在平面布局、空间形态、造型特色、装饰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在平面布局:每个大院的整体平面布局为多个单体建筑围合成的独立院落,院中有天井,院子平面比例一般为长宽2:1的长方形。整个布局体现中国传统的等级思想,中轴对称等,处处蕴含着吉祥的寓意。例如乔家大院的整体平面布局是一个繁体的“囍”字,曹家大院的布局则为一个“寿”字,这些都表达了大院的建造者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在空间处理上:晋中大院的院落空间一般为窄长形,由大门、过厅、正房、厢房围合组成,形成封闭的内部空间,但院落之间又用走廊、牌楼相连接,使得整个大院空间贯通起来,每个院都是一个独立的场景,不同的场景让空间变得不再单调。晋中大院的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墙高院深,形成一个独立的防御性城堡。院房东院墙比西院墙高,象征阴不压阳。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这样设计使得外墙高,下雨时雨水都流向院内,寓意肥水不外流。在装饰艺术上:常见的是在砖墙顶处用砖头露空砌成“吉”字形,包含着向往吉祥的美好愿望。渠家大院的双狮护栏、五蝠捧寿、八仙过海等雕刻艺术,将大院装点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乔家大院的喜鹊登梅(喜上眉梢)、麒麟送子(贵子临门)、猫蝶闹春(取耄耋之谐音)等,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院入口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门堂分立”的指导思想使得大院中的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门是建筑群的入口,也是建筑物的门面和外表,是平面组织的中心,因此门的选择非常重要。自古民间有高门出贵子的说法。如乔家大院的宅门厚重高大,院门边的青石雕刻着狮子、青云的图案,取平安、吉祥之意。渠家大院在其高大的门洞之上,又建有二层的眺阁,更显得巍峨壮观。处处体现儒家文化的思想:以“中庸之道”为其处事准则。晋商虽说是商人,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奉行着“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原则,不管他们拥有多少财富,入士当官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所以依旧以儒家思想来教育子孙后代。儒家思想在他们的宅院中可见端倪。如渠家大院的门额上刻写着蕴含儒家思想的警句,如“若虚斋”“乐天伦”“慎俭德”“慎言语”等,包含有做人处事的要诀,有读书修身的提示。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而主人乔致庸这样命名自己的宅院,恰巧将人名与宅名巧妙地形成“中”“庸”二字,印证儒家的中庸学,昭示着他的为人、处世、经商之道。四、平遥古城1.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墙外有护城河,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故有“龟城”之称。2.县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县衙,这里宽敞明亮,“明镜高堂”四个大字吸引着我的眼球。县衙署位于衙门中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木;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明成化十五《山西通志》称:“平遥县泊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在明重建。”平遥县衙是最能体现平遥明清时期政治社会的最好题材,这里不仅反映了中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制度,更是最真实的体现了古代地方的政治特色。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县衙建筑群以及县令的生活场所,使我们能更好地体会当时的政治活动。3.文庙参观完县衙我们又随着老师来到了文庙,当我们身临其境时,我可深深的体会到那些富商子弟在此学习的场景,也可以感受到平遥文庙在中国古代文庙的历史地位。由于建在一米高的月台之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栏板,采用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形制规整,工艺精巧,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它的平面布局、用柱方法、斗拱梁架结构及歇山出际的形式等都十分罕见,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高超水准及辉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史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活标本,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五、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堡墙高筑,顺物应势,形神俱立,气宇非凡。入堡观览,庭院深巷,曲幽多变,巧连妙缀,有如迷宫。真是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不愧为中国民居建筑艺术之精品。王家大院之所以能誉满天下,不仅因为它完满地具备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要素,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内涵到规模气势,从地势选择到内部结构设计,都体现出了一种磅礴大气和匠心独运。整个建筑在合乎礼制和讲究实用的前提下,把造园艺术与造院技巧融为一体。既保存了北方民居的传统风格,又充分借鉴了南方园林的设计思路。其布局、其穿插、其连贯、其分隔,注重运用明暗虚实、浓淡轻重之手法,使整个建筑群或如丝竹声声,或如群鼓激越,错错落落间,神形俱立,成为不朽于世的民间建筑艺术精品。六、晋祠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一般的祠庙数量众多,多为小龛和单独小筑,利用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布局,遍布于乡村之间。大型的祠庙空间布局常用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线形布置;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形式,而晋祠的布局则兼而有之,集众所长与一身,分行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由远及近,从半掩到迎面的转换,层层殿现,层层烘托,借天然的地势及河水景色,反复强调了其神圣,刻意创造了一种使人崇敬的隶穆之感,增强了对人的吸引力。晋祠巧妙地利用了远山近水和植物等自然条件,合理地安排了建筑空间关系和建筑群与环境关系,使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组合,瓦垄的明暗相间,空间的穿插、色调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贴,又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而正是由于它的序列特征和人们流动式的观赏进程,又使得其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转化。远观晋祠,西边山峦绵延,东边汾水长流,殿宇楼台优美的曲线隐约在山麓林梢。圣母殿前廊柱雕木质盘龙8条,倒映水中,随波浮动。殿内无柱,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内倾形成“侧角”,角柱增高造成“生起”。下檐斗拱五铺作,单拱出两跳,柱头出平昂,补间单抄单下昂。上檐斗拱六铺作,单拱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出重昂,并施异形拱。柱头与补间不同,上檐与下檐相异,可谓穷极其巧矣。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七、总结概括山西一行,给我的感受就是震撼,视觉的震撼与冲击,无论是看到建筑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还是漫步在平遥古城里的安静闲适,无不觉得让我为之震撼,回想起来也感觉不可思议。感叹古时候人们的聪明智慧,还有对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止不住的按下快门,记录下美丽的风景。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