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月29日至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11日下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宪法修改,是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基点上,着眼于未来三十多年中国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征程,而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宪法制度调整。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03020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以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940)宪法的重要作用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宪法必须不断完善发展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4章106条1975年宪法30条1978年宪法4章60条1979年修宪1980年修宪1982年宪法4章138条1988年修宪1993年修宪1999年修宪2004年修宪2018年修宪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与时俱进的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是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也称毛泽东宪法,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月,毛泽东主持起草宪法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与时俱进的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是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宪法,也称邓小平宪法,使中国人民富起来。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宪法后,代表们热烈鼓掌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与时俱进的共和国宪法3月11日,代表投票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宪法修正案表决结果: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现行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在与时俱进中走进了新时代,将使中国人民强起来。现行宪法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82宪法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简述国家的斗争历史;记载了20世纪以来在中国发生的四件大事;规定国家今后的根本任务;肯定四项基本原则;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条件(阶级斗争问题、台湾问题、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民族问题、对外政策);确认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国体、政体、民主集中制原则、民族政策、法治原则、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自然资源的归属与利用、土地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公共财产、保护私有财产、发展生产与社会保障、经济体制、教科文卫事业、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家机关的工作原则、社会秩序、武装力量、行政区划及特别行政区、对外国人的保护。权利(18条):平等权、选举和被选举权、表达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权、通信自由、公民监督权及取得赔偿权、劳动权、休息权、退休制度、社会保障权利、受教育权、学术自由权、男女平等权、婚姻家庭制度、华侨、归侨权益。义务(6条):行使基本权利的限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守法义务与道德规范、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捍卫国家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国务院;4、中央军事委员会;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现行宪法:一种制度,两张清单1现行宪法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序言(13段)第一章(32条)塑造权威两张清单公民权利义务清单第二章(24条)维护私权国家公权清单第三章(84条)限制公权本次宪法修改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自2004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伟大工程十九大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本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把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宪法修正案修改内容第二部分(一)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主要考虑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理论指引。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同时,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二)奋斗目标——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主要考虑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丰富和完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奋斗目标。作这样的修改,在表述上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一致,有利于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把握规律、科学布局,在新时代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相适应,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三节第八十九条第六项“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后面,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三)社会主义法治——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主要考虑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四)宪法宣誓——增加宪法宣誓制度主要考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于2015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了修订,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也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五)革命历程——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主要考虑作这些修改,使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更加完整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六)统一战线——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主要考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奋斗。只有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实现中国梦才能获得强大持久广泛的力量支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将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与此相适应,将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四条第一款中“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修改为“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七)外交政策——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主要考虑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为我国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