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二、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存在方式关于分期:郭绍虞分为演进(周秦——南北朝)、复古(隋唐——北宋)完成(南宋——明清)三个阶段张少康:两大阶段(古代、近代),五个时期(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繁荣和鼎盛——明清时期;中西交汇——近代)萌芽发轫期(先秦)、探索发展期(两汉)、演化成形期(魏晋南北朝)、融通拓展期(隋唐)、应时掘进期(两宋)、复古徘徊期(金元)、衍变整合期(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是古代文人在对各种文学现象感受、体认和思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分析、解释、评价,是对文学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四、古代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1、以儒家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相关;2、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相关;3、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与士大夫酬唱的文人情趣相关.第一章文学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文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萌芽期,发轫期。批评形式多为语录条目,片语只言,散见于经、史、子、集著述之中,不成系统。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进程当中,先秦诸子之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长河之源。第一节萌芽状态下的文学批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创作,从中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诗人”的创作自诉。如:“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言志”就是吐露志向、怀抱、表达思想的意思。《史记·玉帝本纪》中作“诗言意”。所以,严格地说,还不能把它一般地理解为表达思想感情.2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便将“志”与“情”统一起来。“诗言志”即以诗歌这种语言形式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但这“志”实在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概念。它指人的思想,也包括情感,而且特指一种社会性的思想感情,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群体与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简言之,是具有鲜明的社会内容的个人感受。朱自清认为这是历代诗歌理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诗歌的艺术特点:则受上古文艺特征的影响,是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诗歌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感染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而这是由“诗言志”的特征所决定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对吴公子季札在鲁观乐的记载就是一篇颇有价值的文艺批评。第二节儒家的文艺观一、孔子:孔子思想博大精深,而他最喜欢谈论的两个范畴则是“仁”和“礼”。所谓“礼”,也就是周礼,它是西周初年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礼节。其核心内容则是区分上下尊卑,对不同地位的人们赋予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他主张一切人要“齐之以礼”(《为政》)。可见,“礼”并不是孔子的发明,“仁”才是他的创造。它在道德哲学方面的真正贡献是为“礼”提供了一种信念基础,这就是“仁”。至于“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勇敢地承担起对于他人的社会义务,对君要尽忠,对父要尽孝,从修身开始,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就在现世。于是,中华民族的现世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就在孔子的“仁”中诞生了。他以一个“仁”字,为仁人志士树立了伟大的个体人格:——浩然之气,坚定信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强大的自信和刚毅。尽到主观努力后对利害成败淡然处之。“仁者不忧”,“君子3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2、文艺与政治、外交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二)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思孟学派发展了这种思想,以至把“中和”提升到了宇宙根本规律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于是,孔子这种审美理想实际上也就成了一种审美原则。(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可以兴,是说诗歌具有艺术感染作用。可以观,是说诗歌具有认识作用。可以群,是说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沟通思想感情、增强了解,促进团结的作用。可以怨,是说诗有批判社会政治的作用。孔子如此肯定诗歌干预政治、批判现实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后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四)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文质彬彬”、情信辞巧“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文质彬彬”原为孔子谈论君子人格修养境界的话,“质”指的是个体的朴素人格与真情实意;“文”则指人学问渊博、谈吐文雅、礼仪周到的言行表现。如果“质胜文”,就显得粗野、无教养;反之,则显得虚浮而不诚实。所以孔子主张将朴实的内在精神与文雅的外在表现统一起来,达到表里一致,这便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了。后人将此引申至文艺的文质论,认为它同时体现了孔子对文艺的要求,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情志真实与艺术优美的统一。联系孔子“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等说法,孔子在德与言、质与文、善与美等关系中都是把前者放在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地位,同时又不忽视后者的相对独立性和重要作用,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五)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4雅乐比较中正,郑声不合中正平和之意,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培养。魏文侯听雅乐则昏昏欲睡,听新乐则精神抖擞。孔子是否对诗歌艺术特征有所注意呢?孔子认为“深于诗”的人应富于联想,从诗中得到启发,可以说是注意到了诗歌的形象化特征的。二、孟子孟子的主要思想:一是民本思想,二是仁政学说,三是哲学上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孟子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孟子在文学批评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为后世提供了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和方法。1、以意逆志说:指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它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在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2、知人论世说:指通过颂读古人的作品以获得帮助,吸取教益,就象和古人交朋友一样;而要正确颂诗读书,和古人交朋友,还须知人论世,联系古人的生平思想及时代环境。“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3、知言养气说:孟子所说的“气”,是指作者所应具有的内在的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他认为只要作者具有这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就会写出富有充沛文气的作品。善于养浩然之气,就能知辞之正邪虚实,接下来便引申出知言的问题。知言是指能分辨文辞的优劣好坏。而这又是建立在养气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知言养气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三、荀子荀子的思想:5荀子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对思孟学派有激烈的批评。其对孔子思想也有所损益。1、荀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并不把天视为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认为“天行有常”,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2、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主张“隆礼重法”,“尊贤爱民”。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同时,他在政治上又提倡“法后王”。3、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他强调“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礼论》)。4、在认识论上,荀子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的。荀子的文学思想:1、明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2、诗、乐、礼三位一体的文学观。第三节道家的文学观一老、庄哲学的核心是“道论”。《1》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始因,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的普遍法则。它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动属性。这个永远运动着的“道”是“天地母”和“万物宗”,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自然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2》老子所谓“道”的含义,既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同时也包含着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性。老子对“道”的理解,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3“道”的根本特点,就是“无为无不为”。4道与万物的关系是,“无”中生“有”,即道化生万物。5老子强调道体虚无,“道法自然”,实际也是指明了世界是没有规定性质的,这无疑会导向反权威主义,反偶像崇拜,这是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论哲学,进一步强化了老子“道”论中作为精神性宇宙本体的意义,把“道”的精神性纯粹化、绝对化。他认为道是真实的、有信验的,然而它又6是没有作为的、没有形迹的存在。它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庄子通常避免谈论“道”的作用,即道如何化生万物,而更强调道的自然性,道与万物同在。关于“道”的属性,即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显然他把老子具有某些唯物因素的“道”完全唯心化了,成了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老庄的社会历史观也一脉相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是效法自然。自然即“希言”:少施政教,少发号令。提倡社会返回上古时的“小国寡民”状态。庄子也从人的自然性出发,否定礼乐仁义,否定一切社会文明,提出回到自然中去的社会思想。老、庄虽然在道论哲学上一脉相承,但他们的思想有根本性的不同。其一,前述老子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庄子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其二,老子说“道”无为无不为,着眼点落在“无不为”上,从而引出了以弱胜强的政治权谋和军事策略,嘴上讲着“无为”,心里却想着用什么样的方法治国。孔子说他是“人中之龙”,他懂得辩证法,深谙“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如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子则不然,他关心的是个人的人生该怎样度过,他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哲学。同时,个人的精神自由与生命具有同等的价值,相濡以沫远不如相忘于江湖。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是摆脱一切对外物的依赖,不做身外之物的奴隶。老庄的文学思想就体现在关于“道”的学说体系及其社会观中。一、反对礼乐文艺,主张“绝圣弃智”二、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要求一种完全摒弃人为而合乎天然的、与道合一的境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思想中最重要是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反对刻意。这种思想对他的文艺观产生重要影响。1、音乐上主张“天乐之乐”:庄子在《齐物论》中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其中“天籁”是最高层次的音乐,是“无乐之乐”(郭象语)。2、绘画上欣赏“解衣般礴”:庄子要求人在主体精神上实现与道合一,这样画出的画没有人工痕迹,而与自然一致。73、文学上追求“言意之表”。即不受语言文字局限,于言意之外领会“道”的妙理。因为道本身就是语言不能表达、心意不能察致的。(二)虚静与物化的创作论:在创作上,庄子强调虚静和物化的境界。作者要达到与自然合一,在创作心态上首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使心理调整到空灵,宁静,无知无欲,达到“物化”的境界。虚静就指心灵的空明宁静,不受外物干挠。庄子论述了一系列技艺创造故事,说明虚静的重要意义。如梓庆削木为鐻,工倕指与物化,吕梁大夫蹈水,疱丁解牛游刃有余,佝偻者承蜩等。(三)“得意忘言”的批评论:庄子《天道》篇中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