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种业体系的构建与地方农科所发展——以太湖地区为例作者:盛金元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何蔚.宣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设兵团新型种业体系-种子世界2005,(3)回良玉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批示道: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新阶段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推进种子产业化;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回副总理的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种子工作,发展种子产业,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具有兵团特色的新型种业体系,推进精准种子工程的实施,是种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2.期刊论文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推动我国农业上新台阶——杜青林部长在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种子世界2003,(12)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种子事业的发展,多次强调发展种子产业的重要性.农业部党组对这次全国种子工作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向回良玉副总理作了汇报,回副总理高度重视,对这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新阶段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推进种子产业化;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回副总理的重要批示,为我们农业部门做好种业工作,发展种子产业,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3.期刊论文冯开永.王玲.彭智.张学林.丁华.王春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确保种业健康发展-中国种业2005,(2)新型种业体系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形成的以企业为经营主体,对种子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化体系,其建设内容包括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企业扶持、体制改革、法规建设、行业自律、协调统一等.4.期刊论文秀春回良玉副总理对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种子世界2003,(12)11月19日至20日,农业部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新阶段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推进种子产业化;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5.期刊论文王春明.WangChunming建立辽宁新型种业体系的思考-种子世界2004,(5)1我省种业建设工作的回顾多年来,我省种业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发展规划和种业发展目标,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引导和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建设,推进种子产业化和种业跨越式发展.6.期刊论文冯开永.王玲.丁华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确保我市农业发展-四川农业科技2005,(8)2003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新阶段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杜青林部长指出:建设新型种业体系,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和发展思想,以种子企业为主体,以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为支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以政府扶持、调控、监管为保障,做大做强我国种业,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服务.综上所述,新型种业体系即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形成的以企业为经营主体,对种子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化体系;其建设内容包括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企业扶持、体制改革、法规建设、行业自律、协调统一等.7.学位论文吴海英新型种业体系下菏泽市国有种子公司发展对策研究2006种子企业是种子产业的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良品种推广、服务农业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发展和壮大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活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对种子产业发展快慢有着重要影响。国有种子公司自建国以来担负着全国良种推广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产业化体系的建立、《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种子经营和管理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2003年11月19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在总结“种子工程”八年来成绩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2004年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全国种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与研讨会议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随着新型种业体系的逐步建立,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在种子市场中原有的垄断地位,使国有种子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2006年国办发4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对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文件规定2007年上半年国有种子企业必须完成改制工作,因此,对国有种子企业改革的探讨研究,应当放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本文以菏泽市国有种子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调查研究该市县级国有种子公司的现状,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原理、管理学的动态相关性原理等数学分析方法,借鉴邻近地区国有种子公司成功改制的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措施,探讨本市国有种子公司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经营管理上的新模式,提出了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形势下的县级国有种子公司的发展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菏泽市属于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国有种子公司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尽管“种子工程”、《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推动了中国种子产业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走向产业化,但政策、体制的改变并未充分影响到该市国有种子公司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痕迹。在新的种业形势下,现有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环境,公司内部的各种弊端也显然不能适应国有种子公司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国有种子公司事企不分、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职工素质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没有自己的品种品牌等因素是影响种子公司发展壮大、缺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2、在新型种业体系建立初期,种子企业的股份合作制与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种子公司改革的主要模式。国有控股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一个过渡形式,最终的发展形式还是改变了所有制关系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筹集大规模资本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利于资本产权的社会化和公众化,把大企业的经营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股份有限公司有利于分散投资者风险。3、在建设新型种业体系的新形势下,战略转型是国有种子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菏泽市国有种子公司的发展出路在于:(1)以产权改革为切入点,加快国有种子公司企业改组、改制,促进种子产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兼并、破产、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制重组;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原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执行法人治理结构,彻底脱离行政管制,使国有种子公司完全市场化,按照市场机制运行。(2)在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方面,摒弃原来的不合理因素,引入竞争、创新机制;提高职工素质,加快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种子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依法经营,科技兴司,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包括管理、营销、计算机网络等;建立中国特色的种子企业文化;建立种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创造自己的品种品牌、企业品牌和自己的专家代言人;建立企业的技术和售后服务等先进的公司管理措施,提升公司的核心凝聚力,积极促进种子网络体系(销售网络、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努力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提高国有种子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3)通过改制、自由竞争,扶优扶强,促使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对菏泽市所属国有种子公司整合重组,建立菏泽市牡丹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之成为更有竞争力的鲁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期刊论文李蓉.林红.冯燕琴.祖菲娜依.塔吉尼莎做好种子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工作加快新型种业体系建设步伐-新疆农业科技2004,(3)目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开始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建立一种相对应的新型种业体系,适应当前种子产业的发展需要.作为种子产业化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的种子检验工作,要真正达到严把种子质量关的目的,规范种子市场,加强种子监督管理,为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服务,首先必须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做好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工作.9.期刊论文蒋军.JIANGJun对当前种子安全问题的思考-种子科技2007,25(2)无论种子质量问题还是品种抗逆性或适应性问题都是种子安全问题.现阶段的种子安全问题是种子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种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解决种子安全问题的正确选择,只能是适应形势,构建新型种业体系,促进种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0.期刊论文蒋满贵.汤庆坤广西蚕种业的现状剖析及思考-广西蚕业2006,43(3)广西蚕桑业的大发展给蚕种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广西蚕种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产量大幅上升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销售和管理体系.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强种业体系和法制化建设力度,建立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蚕种科技进步,走产业化、法制化、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之路,大力培养蚕桑专业人才,增强广西蚕种业的竞争力,为广西蚕桑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证.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a5fa1306-1ea8-4328-936b-9ded0040b56d下载时间:201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