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及其对可持续城市规划的约束和导向作用——以广东肇庆市为例姓名:温春阳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自然地理学指导教师:周永章20091204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及其对可持续城市规划的约束和导向作用——以广东肇庆市为例作者:温春阳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朱厚泽关于当前中西部城市发展中的几点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7)1开放、改革20年,我国东、中、西部都受到政策之惠,都得到了发展.但由于各地的条件、环境、基础不一样,发展进程中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扩大了.现在提出加速中、西部的发展,让农民脱贫致富,人们无不欢迎.但是,中国的中、西部那么广大的国土,地区差距那么大,那么复杂、险峻的自然条件,从何着手?90年代以来,这个问题反复讨论,我多次提出:对中国大西部,近期只能在若干点上(城市和有条件的资源富集地区),点和点的连接线上(公路铁路沿线、江河沿线、某些国境沿线),以这些点线为核心、周围大小不等的辐射区域里,进行一些大小不同规模的开发.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紧紧抓住中、西部不同区域、不同大小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凝聚和激励经济、文化力量,形成新的发展核心,以此去带动农村和周边广大后发达地区的发展,这可能是一条必由之路.2.学位论文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2001全文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徐州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及其演变作了圈阅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透彻理解徐州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地理基础.第二部分:从徐州城市发展史的角度,推测与论证了历史时期徐州城市的规模,分析和复原了资料较为丰富的两汉和明清时期的城市平面布局.第三部分,根据地形、地势及政治、经济、交通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分析、论证了历史时期徐州城市发展的特性及其规律.第四部分,建国后徐州城市的逐步恢复与发展,一方面以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又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3.期刊论文杨立新.张小蕾.王可论生态城市区域-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6)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城市必须的生态背景.外部区域的生态平衡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外部区域生态化是生态城市生态循环的上下流保障.内部区域是生态城市的功能组成单位,生态城市依赖内部区域的支撑,必须重视内部区域的生态化.4.期刊论文胡小武.HUXiao-wu创意经济时代与城市新机遇-城市问题2006,(5)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创意经济对现代城市的各种积极价值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与环境基础.提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应该紧跟世界创意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步伐,积极拓展创意经济的各种政策,培育创意产业发展的城市基础环境,力争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全球创意时代,大力发展城市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为城市寻找战略性机遇.5.学位论文陈乃玲南京城市森林生态价值研究2008城市作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曾经忽视了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破坏了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在感受到城市化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环境。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的自然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其中,城市森林作为城市自然及其过程的载体,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也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重要环境基础。国际上,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城市森林被视为现代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林业建设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主题。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固碳放氧、缓解热岛效应、杀菌防病、减少噪音、降低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治理城市环境中,增加绿色植被,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是最为有效和最为经济的手段和措施。南京作为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的省会,是江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城市扩展的背景下,南京已经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城市发展总方针,为促进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开始越来越重视城市森林的建设,以此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研究南京城市森林的结构特征及生态价值对城市森林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江苏省其它城市的城市森林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森林概念的研究,在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对南京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森林范围,对南京城区的行道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采集了中山陵及栖霞山风景区森林详细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城市森林的结构特征,计算出南京城区行道树生物多样性指数,这对指导南京城市森林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计算、分析南京城市森林的生态价值,得出南京城市森林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占有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的结论,这对确定城市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用城市森林来解决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6.期刊论文黄耀志.蔡世雄.姜建涛基于生态优先理念的工业园区用地生态规划研究——以贵阳市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出发点,运用生态优先的理念,通过对工业园区生态环境要素的解读,进行自然禀赋的决定性分析和生态网络构建.结合现状建设因素的制约条件,首先确定在工业园区建设内不可建设的区域,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网络,明确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必须严格保留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同时,通过对建设用地的适宜度评价和多种用地适应性模型的建立,引导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发展,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7.期刊论文李霄.徐中和佛山城市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环境是影响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发展的产品经济模式与环境经济模式中,佛山市应选择后者.从城市环境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的角度而言,政府应制定城市环境经济政策,同时要保证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专项规划的统一,并且要制定政策使用者合理的付费制度,从而为佛山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8.期刊论文黄远中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管理-大众科技2010,(8)城市地质环境基础的地质条件是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城市也是人类对地质环境施加重要作用的场所.当今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已从以往单一的平面方式发展到空间的开发建设,引发了因城市建设所具有的工程地质问题,它与城市伴生,其危害性随城市发展而积累;而有效的管理对策是在规划、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遵循人与地质环境和谐的理念.9.期刊论文周林洁.ZHOULinjie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村环境基础设建设-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是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我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国外有关经验,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提出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投入制度、多元化的供给机制和模式、创新基层村镇管理与服务机制、选择适宜的垃圾及污水处理技术等对策和建议.10.学位论文潘奕武汉城市圈城市综合发展评价研究2009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在国内外城市圈兴起与成功的基础上,建设武汉城市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开展武汉城市圈城市综合发展评价研究,有利于实现城市圈内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整合圈内的资源,使圈内城市在分工、交流、合作上达到良性运转和效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地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对于推动武汉都市圈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br 本文以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武汉城市圈范围与概况以及城市圈内各城市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对武汉城市圈9市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获得了宝贵而详实的文字资料和数据统计资料,构建出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综合指标组成的包括46个具体变量的武汉城市圈城市综合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在计算手段上以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2003应用统计软件为主。具体测算出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的综合发展的各个具体指标的得分,对武汉城市圈内所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和排序,得出了具有意义的评价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汉的综合发展实力最高,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形成“一城独大”体系格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市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用事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区域合作与联系,推动经济共同发展;完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加强组织协调;完善环保机制,倡导绿色生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提升城市等级规模,最终实现武汉城市圈内九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382f161-10f8-4435-bbb4-9e1d0096d1b7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