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一直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近年来,随着西方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地区秩序剧烈变革、国际关系深度重整、各类思潮相互碰撞,国际大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大趋势加速演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继续发展。同时,国际力量对比、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与地区安全、国际关系理论与社会思潮等方面也出现诸多新的动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可以预见,未来世界大势仍会风云翻卷,扑朔多变,人类文明进程将在风云激荡中进入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历史阶段。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持续发展,但未来变数增多二、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但方向不可逆转三、发展模式多样化态势彰显,但竞争更加激烈四、力量对比均衡化初现端倪,但绝对均势远未形成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所谓“传统发展战略”是指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支配下形成的发展战略。它盛行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它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病和问题:首先,经济增长并没有直接消除贫困,也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因。其次,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实现其他社会目标。第三,传统发展战略未能考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二、以“经济增长+反思变革”的发展战略。正是基于对以“GDP崇拜”为特征的发展观的反思与检讨,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逐步放弃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在肯定经济增长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注意到发展中社会系统各种质的变化,认为发展不单纯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从而逐步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虽然这一发展观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但它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无疑更加全面、成熟。它表明人们的发展观由片面性向全面性、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三.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发展战略”世界进入70年代以后,经过全面、深入的反思,出现了各种替代发展战略,如“基本需求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的新的各种替代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发展战略。它包括以下两层主要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有:第一,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而不能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迫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第二,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的、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三.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发展战略”世界进入70年代以后,经过全面、深入的反思,出现了各种替代发展战略,如“基本需求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的新的各种替代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发展战略。它包括以下两层主要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有:第一,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而不能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迫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第二,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的、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四种不同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是人类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中国发展纵观共和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至少有五种类型构成了发展观演变的历程,即“赶超”发展观、“姓资姓社”发展观、“硬道理”发展观、“第一要务”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赶超”发展观“姓社姓资”发展观严格意义上说,赶超发展观在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挫折而终止。到了文革时期,“姓社姓资”发展观进入极端状态。先是批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后来不可思议地出现了根本偏离唯物史观的“姓社姓资”的“草苗论”,即“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其实,问题不在于是否要从总体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对于执政党而言是毋庸置疑的,经历2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放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在于对社会主义特别是现阶段特征的科学理解。“硬道理”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阶段强调经济发展是基础,是命脉。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的著名论断“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是这一发展理念的经典概括。可以设想,在发展依然面临“姓社姓资”风险时,此刻的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战斗性,犹如一幅气势恢宏、惊天动地的画面,凡经历者均有刻骨铭心之感。28年历程中的辉煌离不开这一奠基理论的支撑。事实上,离开了这一根本性、奠基性发展理论,就不可能有今日发展理论的延续和创新。需要说明的是,“硬道理”发展观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突出发展重点的战略选择,即侧重于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要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置其他社会建设而完全不顾。“第一要务”发展观“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中的发展理念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整体。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终极价值导向。这对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偏差具有难以估量的效果。在这一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人们开始对GDP从盲目攀比转向理性取舍;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平衡状态进行冷静反思并积极寻求对策;对唯经济指标而忽略社会发展的局面进行调整,尤其是将和谐社会的目标引入到发展理论框架之中,从而使发展理论更加丰富,发展质量和发展价值理论得到了凸现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发展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扩充和提升,逐步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的内涵作为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应以人为本或者说为了人的普遍发展的需要;二是经济发展应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应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以下从经济社会系统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从人与人(包括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的角度,对新发展观的三个内涵做初步的展开。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是什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五大特征。这五大特征包括: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有的早在研究阶段就申请了专利,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竞争已前移到原始创新阶段,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核心,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基础条件。科技发展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尽管当代科技的构成不同、功能各异,但是它们都基于不同层次的理论与方法,它们相互联系,彼此渗透交叉,整个科技群体构成了协同发展的复杂体系。这种发展趋势正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就是统一的复杂体系,科技在向微观和宏观层面深入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复杂系统的研究。而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科技进步本身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科学没有国界,技术的发展也必须着眼于全球竞争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长期独享一项科学技术成果,也不可能独自封闭发展并保持科技先进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面临的许多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全球特征,如全球环境问题、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反恐、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等问题,都需要全球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