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商业发展的新特点?2、“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评价?温故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是表现在①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②江南地区兴起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③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④农村中自由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现象逐步众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本课导学:1、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表现、特征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3、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4、近代前夜迟滞的表现和原因。新知1、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生产的发展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4).国力的强盛1)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A.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B.粮食产量提高C.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变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E、赋税制度的改革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驰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①耕地面积②人口数量③GDP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④城市和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⑤综合国力世界领先明清社会经济全面增长的原因?思考活动生产力: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关系:赋税制度的改革;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鼓励生产;民众的辛勤劳作属于明清时期经济特点的是①赋税制度进行重大改革②从国外引进并推广种植高产农作物新品种③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④对外贸易发达⑤两种经济成分并存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明洪武26年0.70亿明万历28年1.97亿清康熙39年1.50亿乾隆59年3.10亿道光20年4.10亿面对人口的迅速膨胀,当时的中国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高产作物的引进、耕地面积扩展、提高精耕细作技术等思考活动年份中国欧洲(不含俄)美国1820219018803401913242099705200(万美元)表格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1、中国在1820年,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是世界强国。2、到19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率都大大低于欧美,中西国力盛衰易位。思考活动2、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表现、特征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①工场主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的商品生产;②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③经营形式为工场手工业。④基本特征:雇佣剥削劳动①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中“机户、机工”;②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制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表现:构成特征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政治:政策:市场:劳动力:资金:原料:技术:封建专制到顶峰客观相对充足狭小不充足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有限有积累,没有形成一场大规模的技术革新运动落后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丝织业中心的兴起C、富有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D、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明清时期“衣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根本上是因为A.“重本抑末”传统政策的影响B.明清政府对工商业的严格限制C.投资工商业风险大D.经营土地风险小、获利高3、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教材28、29页,第二教材15页和18页原因分析:A.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B.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C.从根本上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禁海闭关政策的主要内容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闭关: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卫性质,但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经济(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原因:封建统治者加强对人民严密控制外部原因:防范外夷侵犯和东南沿海人民反清评价:积极:延缓了西方殖民势力侵占,瓜分中国的进程,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卫性质。消极:A、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B、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乾隆止十四年(1759年)十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上述“规条”出台的背景是A.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中外贸易仅广州一地B.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C.清政府开放两广地方,两广与外商贸易活动频繁D.外国商人假借经商活动,破坏两广地方经济稳定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清初地主商人对财富“以末敛之,以本守之”,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A.导致农民贫穷B.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请思考:1、材料中“不顾时势”是指什么?2、材料中的“安于现状”又指什么?3、为了“人为隔绝于世”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殊死的决斗中被打败是什么?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2、政治上封建专制不断加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高度发展。3、海禁、闭关锁国4、鸦片战争等4、近代前夜迟滞的表现和原因。政治经济思想外交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鄙视科技文化专制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工业革命世界工厂重视科技思想解放殖民扩张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对抗先进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糯,威(wen)夔(rui)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土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土导地位《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①耕的是“王田”②纺的是棉布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③•下列关于宋代商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中的市场与居民区分开B.官府直接管理城市中的市场交易C.有严格的时间限制D.乡村可以设市进行交易•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①限制了商业的发展②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③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④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