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际初等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第一节美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任由各州自行设置,没有通用于全国或各类型学校的统一的道德教育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州、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校长都可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确定各自的道德教育目标,所以美国学校没有专门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队伍,更没有统一的道德教育教材。学校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没有在各科教学之外开设专门的道德课,寓道德教育于教学之中。第二节英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一、小学公民教育目标1990年发表《公民教育》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方面。在知识方面,学生应掌握有关社区本质、民主社会的作用与关系、权利与义务的本质与作用等基本知识;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学会交流、计算、研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解决问题及掌握信息技术等;在态度方面,学生应培养责任心、合作感和奉献精神;在价值方面,学生应学会选择合适的道德方式、遵纪守法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幻灯片4第四节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二、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日本小学道德课程教育的内容,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有关自己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以及为了形成自我所需的道德行为;二是有关与他人关系的内容,主要是与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道德行为;三是有关与自然及崇高事物相关的内容,主要是从大自然的伟大及崇高的事物中,加深作为人的自觉性,发展人性以充实精神生活的道德行为;四是有关自己与集体以及社会关系的内容,主要是从自己与家庭、团体、社区、家乡、国家、国际社会的关系中,认识到自己是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以及作为和平社会的一员所应具有的道德性。幻灯片5第七节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发展趋势一、目标: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一个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及内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制约性,这使各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及内容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随着当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遇到的是越来越多共同的社会道德问题。这就使全球学校道德教育趋同的走向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尽管各国和各地区由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人们对当今道德教育的理解在许多方面、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无一例外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的社会好公民。幻灯片6各国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西方任何国家无论多么强调人权和人类共同价值观,最后仍明确规定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忠诚于本国的公民。这个公民都必须是具备本民族精神的公民,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如此,亚洲国家像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使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美国强调宣扬所谓“美国精神”,强调要培养对国家具有强烈忠诚感的美国人,让青少年具有民主精神,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由此造就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是各国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一些国家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越注重培养民族精神的国家,道德教育就越有成效。这种寻根意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当然,民族性并不排斥外国的优秀文化。各国在强调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同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幻灯片7二、价值: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是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同传统道德教育相比,当代西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注重同生活紧密联系,在面向生活中不断扩大、拓展,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需要。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小学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已由单纯的个人道德完善,向群体道德意识转化,纷纷把群体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由此还演化到诸如在学校道德教育目标设定上强调民族尊重、国际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等方面。幻灯片8日本早在战后就开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在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又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创造富于个性的、对文化与民主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进而能对和平的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美国在教育中提出“了解人类的共性以及文化、种族、宗教的多样性”、“对多元化真诚地尊重”等要求。法国公民教育中有“民族宽容”,“种族平等”,“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等内容。各国寄希望通过全球本位道德教育来重塑、重建道德教育价值坐标,唤醒生态伦理良知的自然价值,形成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全球合作、“学会关心”的社会价值,培养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个体价值,引导并促进当代青少年生成全球道德意识。幻灯片9三、内容: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成为近年来各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国在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制定有关政策时,都强调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只是知识传授和行为控制,而是人性的呼唤和人格的塑造。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在1991年出版《完善人格教育》,提出学校应承担完善人格教育重任的10条理由,以及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12种学校内外道德教育实践途径,形成了系统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促使青少年个性自由、人格发展、自我完善。德国教育家鲍勒夫提出“朴素道德观”,主张重视人格教育,提倡负责任、坦诚、正直、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举止端庄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幻灯片10英国小学把发展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作为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指标,通过引导儿童正确看待自己及自己的优缺点,认识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而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培养情操。法国小学道德教育把人权和义务作为公民道德教育课的支点,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人权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精神的人,学会运用宪法保护下的公民权利,明确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因此法国人有较高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强烈的人权意识。日本明确提出“尊重个性”原则,突出学生丰富个性的培养及自由、自律、自我负责的培养。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采用讨论、交流、角色扮演、实践等方式,通过提供丰富人性的活动去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幻灯片11四、模式: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把道德教育寓于对象丰富的生活实践之中是当今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的共同趋向。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实践中去。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道德才能融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她)的人生故事。因此,在这种共识中,道德教育模式已逐渐从“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的对立状态趋向两者的综合,各国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中既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又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渠道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课程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道德课程主渠道作用,又发挥各科教学的独立作用。在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方面采用直接课堂教学与间接课外活动相结合,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生活、宗教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以及环境熏陶作用,形成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幻灯片12在道德教育渠道上,各国强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各自承担起对下一代培养和教育的职责,减少摩擦,形成合力。尤其充分关注社会媒体,特别是网络带来的新问题、新课程。各国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均考虑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时代,因此,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着眼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设想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脱离现实的纯粹的学校道德教育,这样既不可能,也缺乏实效。道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整合化,突出表现在东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古今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由于当代西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模式不断发展,已出现“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体谅教学”和“社会行动”等模式。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在总结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以后提出了“5E”新道德教育模式,即“榜样”(example)、“解释”(explanation)、“劝诫”(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体验”(experience)。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