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促进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人才观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评价观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资源观鼓励教师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人才观)1.社会的多元性,决定了人才的多样性;2.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社会的主体价值和个人的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人才观)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因此,他首先应当发展他本身的这些优秀品质。”(德:茅斯多惠)学会关爱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是尊重。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既是师生,又是朋友。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依赖。学会理解学会理解,才能学会关爱。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的存在方式。学会理解,特别要理解那些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人心不同、想法不同,要求同存异,尽可能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尤其是宽容学生的缺点错误。学会创新教师的劳动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课程的实施,期待“创新”型的教师来完成。所谓创新,不是指对人类发展的发明创造,而是能够试图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解释,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一定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精神,探究兴趣,这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学观)传统教学与课改目标下的教学差异一、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课程设置以“知识”为中心考虑的核心是:有哪些有价值的知识需要进入课程。如何设计和安排这些知识。如何有效呈现这些有价值的知识。如何有效地掌握这些有价值的知识。结局是:人成为知识的奴隶,成为被知识异化的人。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中最注重的是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成了对知识的注解与记忆的过程。教师不仅缺乏创造性,而且在单调乏味的知识游戏中没有了最基本的兴趣信心,更谈不上从事这种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学生学习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教、学、考”合一,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课堂教学失去对学生全面的关注,所以有人说升上大学而素质较差的学生是“成也教育,败也教育”。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实质是低效的教学“操作性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一经发生,便形成模式、经验,使教学活动徘徊不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教师不会讨论,缺乏倾听与回应以及把教学现象问题化的习惯与能力二、新课堂的特点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使学生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课程结构而言成为三级课程。从课程功能而言,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教师在教学中将创造性、持久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使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并创造无穷的乐趣。1、合作能力。为了共同的目的和其他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一起工作。如无条件、全身心地对方的意见和感受;让所有的人都能畅所欲言;真正理解各方的立场和看法,在对话中形成共识。2、自我评价能力。即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包括教学情境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价值,发展的阶段及结果分析等。3、课程开发能力。教师内存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在课程开发活动中的运用。4、创新能力。根据未来社会、所教学生的特点,探索创新。5、研究能力。把“教”与“研”结合起来,边教边研,既教且研,有教有研,教研结合。教学活动成为创造性教学和有效的教学教学中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相互激励、启发、分享,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师生之间建立新型多元关系。1、授业育人的导师。由“教”变“导”,即引导、指导、辅导、教导。2、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3、学生学习顾问。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如确定学生完成学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选择学业计划;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给予检查、评价等。4、教育科学的研究者。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事教育科研,研究总结新的教学规律,由“教书先生”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5、教材的使用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更好地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服务。结论课堂教学1.要突出解决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新教材的把握及其实施2.注重教学行为转变和体验3.关注教学策略和教学效益三、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为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思维操作的中介性工具。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差异性。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倡教学反思:对教学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对自身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评价观)关于评价的几点意见导向性评价与考试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评价要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教育的功能。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全程性。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改革方案所进行的实践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方案简明、扼要,既有明确的指令性、政策性,又给基层留有实践、发展的空间。优化组织和实施,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资源观)关于课堂教学资源什么是课堂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以内容分类物力资源:文本资源、实物资源、现代媒体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制度资源。时空资源。提高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减少无谓耗费,就是增加了时间资源。教学场所座位和人际组合的空间形态。以表现形态分类显性资源隐性资源以来源分类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外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