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周作人1918年发表《人的文学》,1919年初发表《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离合。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鲁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废名是一位风格独特,以抒情见长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的倡导和创作,真正代表了他散文艺术风格因而影响更大,艺术成就更高的是那些以“冲淡平和”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郁达夫《沉沦》集中的小说都以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作家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穆时英因其独特的创作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鬼才”。茅盾在他的系列小说中成功塑造了吴荪甫等众多民族资本家形象。巴金早期的小说总是满怀激情地吟唱青春赞歌,他的小说《家》中成功塑造了大家庭的叛徒觉慧和多余人觉新两大青年形象。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老舍的小说以“京味”和“幽默”著称,善于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去审视笔下的市民世界,代表作《骆驼祥子》、《月牙儿》等。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以营造唯美的湘西世界而著称,长篇小说《边城》旨在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萧红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呼兰河传》是一部书写童年故乡记忆的长篇小说,典型地代表了萧红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张爱玲的小说刻画了香港和上海两座城市的传奇,其小说以苍凉著称,代表作有《倾城之恋》、《白玫瑰与红玫瑰》、《金锁记》等。《金锁记》通过曹七巧这一女性,书写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论语派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胡适的《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开创了白话新诗一代诗风,是白话新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是现代浪漫主义的发端。《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早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以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三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使中国新诗创作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徐志摩通过其白话新诗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抒唱爱与美的追求,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李金发是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弃妇》为其代表作。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因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艾青是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抗战时期国统区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七月派和中国新诗派的代表诗人都受其影响,其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代表作品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母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穆旦是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曹禺因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剧作,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话剧这一新的艺术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总方向、新任务,并以延安文艺传统为新中国文艺发展的规范。建国初期,文艺界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分别是: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新民歌”和“文艺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提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十七年小说以农村题材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50年代前期,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赵树理建国后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长篇小说《三里湾》。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柳青在《创业史》中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和小生产者的典型代表梁三老汉两大重要形象。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孙犁的《风云初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短篇:孙犁的《山地回忆》、茹志鹃的《百合花》等。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梁斌在《红旗谱》中塑造的主要人物朱老忠是当代文学人物塑造的重要收获,具有反抗性、侠义性和坚韧性等特点。茹志娟的代表作是短篇《百合花》。百花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是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和宗璞的《红豆》。在朦胧诗的争议中,被称为“三崛起”的文章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舒婷的代表诗作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等。海子诗歌有两大核心意象:“麦地”、“太阳”。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首开新时期小说变革之先河。高晓声是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一个作家。他在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后,又以陈奂生为主人公连续写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和《陈奂生出国》五篇小说,人称陈奂生系列,后被结集出版为《陈奂生上城出国记》。路遥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人生》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汪曾祺的《受戒》和《大淖纪事》因其散文化和抒情色彩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创作之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等。阿城“三王系列”:《棋王》、《树王》、《孩子王》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秦腔》《腊月·正月》《小月前本》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和残雪的《山上的小屋》被认为是中国真正的“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马原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将小说的叙事因素摆放到情节因素之上,形成独特的“马原叙事圈套”,主要作品有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包含《红高粱》、《高梁酒》、《高粱殡》、《狗道》和《狗皮》5个中篇。余华的代表性作品有《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二.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创造社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京派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沈从文是“京派第一人”,还有周作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主张:关注人生,但是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诗化。小说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②追求人文理想,人的尊严,和谐生命的境界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样式。朦胧诗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样板戏“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正式命名:在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一文中提出。伤痕文学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