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天水市秦州区关子中学安晋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本课的设计总依据。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课《古代诗歌五首》的第一首。《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名篇,全篇凝聚了深沉的“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还蕴藏着“爱国之情”。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人生经验,对这篇苍凉沉郁且富有感染力的经典诗文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篇文章将会让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本课教学策略。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学生在熟读诗文的基础上,以声传情。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文创作背景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人生启示。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问答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诗文,感知诗歌的语言美。通过品读诗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想像,学写相应的诗文。教学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会谈到一句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诗是谁写的?写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观察学生预习情况)今天我们来学习陈子昂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登幽州台歌》。二.登台读诗,余韵悠长。1.多媒体展示诗歌内容。(ppt展示)2.请学生试读诗歌内容。学生相互讨论这首诗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推出读的最优者。3.教师范读。4听音频资料。5.教师讲解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学生再读诗歌,融入自己的情感。7.学生体味诗句中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ppt展示)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观点的依据(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来)8.换词表达。(ppt展示)如:“独”换成“我”,“念”换成“想”?学生体会互换效果,比较原诗用词的精妙,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教学设想: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从朗读到字斟句酌,全方位对诗歌有整体情感把握,为进一步学习作者思想做准备。三.在台品诗,苍凉忧愤。再次有感情读诗,思考:1.作者在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与什么有关?(ppt展示)联想《紫藤萝瀑布》《我的小桃树》,让同学明白“情”与“境”相辅相成的关系。作者的情感都是在幽州台上有感而发,“幽州台”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2.参照小注释,了解幽州台。(此地)(ppt展示)注意:“幽州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中的“招纳天下贤士”。3.给学生讲解有关陈子昂的资料与写作背景。(此时)(ppt展示)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做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其中就有一首:燕昭王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现代叙述:往南登上邹衍居住的碣石宫,远远眺望郭隗受礼的黄金台。丘陵上全是成林的参天大树,招贤纳士的燕昭王如今何在?霸业的理想遗憾地成为过去,我骑着马前往又骑着马回来。4.结合以上资料,理解诗中“古人”和“来者”之意,以及作者为什么要登幽州台写下这首千古绝唱?(ppt展示)古人:指那些像燕昭王一样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作者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揭示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教学设想:知人论世,让学生从背景中深刻体味诗歌内涵。四.离台悟诗,心怀感伤。我们对大诗人陈子昂已经有所了解,读完这首诗后你想对大诗人说:____(ppt展示)我们可以联想到一首学过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想:培养学生想像和联想的能力。作业设置:1.背诵并默写诗歌。2.制作诗人卡片并写下你对诗人的评价。(ppt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