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A.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1.C2.C3.C4.B5.C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3.人民法院是()。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公安机关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民族区域自治B.单一制C.联邦制D.邦联制5.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A.集体负责制B.双重从属制C.主席负责制D.合议制6.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进行解释。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最高人民法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各级人民法院6.B7.D8.D9.A10.B7.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A.分散性B.统一性C.多样性D.程序性8.《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违法行为发生地9.行政裁决的对象是()。A.特定的民事纠纷B.特定的行政纠纷C.特定的经济纠纷D.特定的刑事纠纷10.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11.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A.拘役B.拘留C.拘传D.逮捕11.B12.A13.B14.C15.B12.代理人应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A.被代理人B.自己C.代理人所在机构D.被告13.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A.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C.使用权利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14.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A.指示B.请示C.批复D.命令15.下列公文中,不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A.规定B.命令C.条例D.办法16.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工作。A.审核B.签发C.会商D.会签16.D17.B18.D19.B20.B17.下列关于公文处理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管理公文包括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B.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C.机关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性主要和直接表现为对公文约广泛依赖性D.公文处理活动中,行政机关要全面接受党组织的领导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人类全部社会历史C.自然界及其发展史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19.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就是()。A.一切从理论出发B.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使主观意志得到发现D.调和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20.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形而上学观点唯心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2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它的存在和发生不要任何条件C.它不能被人所认识和利用D.它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觉21.A22.D23.B24.D25.D22.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发展水平。A.政治B.科学C.文化D.生产力23.矛盾是指()。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B.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C.事物之间的差异D.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24.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前进性是事物矛盾运动的()。A.根源B.本质C.动力和源泉D.表现形式25.人类认识的目的是为了()。A.获得客观真理B.改造主观世界C.解决事物的矛盾D.指导实践26.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等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这说明()。A.承认主体选择作用就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B.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源于主体的选择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26.B27.C28.B29.C30.A27.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8.社会主义是()的统一。A.整体和部分B.一般和特殊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D.时间和空间29.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30.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党的基本路线C.党的思想路线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31.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说明()。A.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B.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C.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科学技术D.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31.D32.B33.B34.B35.C32.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A.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B.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D.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33.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A.出资者所有权B.全部法人财产权C.国有资产所有权D.部分法人财产权34.一般说来,在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为了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应当实行()。A.平衡性财政政策B.盈余性财政政策C.赤字财政政策D.平衡为主、略有赤字的财政政策35.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A.个人业主制B.合伙制C.公司制D.股份制36.()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A.农业B.教育和科技C.能源和交通D.工业36.B37.D38.A39.A40.A37.下列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改革是一场革命B.改革是对旧制度的扬弃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改革的性质与过去革命不同38.精神文明要贯彻()方针A.重在建设的方针B.重在普及的方针C.重在提高的方针D.重在批判的方针39.()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建设的主力军。A.工人阶级B.农民C.知识分子D.以上都不是40.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A.依法行政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其他手段4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A.国有企业B.政府机构C.政企合一D.公私合营41.A42.C43.A44.B45.B42.下面()是政府派出机构。A.人事局B.工商局C.村公所D.省驻京办43.公务员的调任形式有()。A.调入和调出B.平调与转任C.转任与转换D.挂职锻炼44.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坚持为人民服务D.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45.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只录用政府机关以外的单位中()。A.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B.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C.无固定工作的人员D.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46.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A.转任B.轮换C.轮岗D.调任46.D47.A48.D49.A50.A47.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A.提出申诉和控告B.公正廉洁C.勤奋工作,尽职尽责D.密切联系群众48.下列属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是()。A.职位设置B.职位说明书C.职位分类制度D.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49.公务员受到警告处分,但年度考核称职,可以()。A.按时晋升工资档次B.按时晋升职务C.提前解除处分D.越级晋升50.层级制的缺点是()。A.上级行政领导人员管辖事务多,难免草率或忙于应付从事B.容易造成部门林立,工作重复C.事事依赖上级,难以形成反应迅速,雷厉风行的作风D.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工作重复的弊端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ABC)。A.准确B.合法C.及时D.从轻1.ABC2.AC3.ABD4.ABD5.ABCD2.婚姻法属于(AC)。A.普通法B.特别法C.实体法D.程序法3.下列哪几项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ABD)。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公开投票原则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行政违法的构成,即行政违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ABD)。A.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B.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C.行为人有主观过错D.行为与危害性后果有联系5.对于有下列(ABCD)情形之一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作出撤销判决。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B.违反法定程序C.超越职权D.滥用职权6.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ABC)。A.罪刑法定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罪刑相当原则D.刑法个别化原则6.ABC7.ABCD8.BCD9.ABC10.BD7.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ABCD)。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C.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8.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BCD)。A.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B.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C.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D.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9.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ABC)。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必须是书面形式10.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BD)。A.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B.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C.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D.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11.公文主题要求“以意役法”,其含义是(BCD)。A.要讲究“一文一事”B.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它C.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要统统删去D.文章的开关、结尾、分层、划段应突出主题的需要11.BCD12.ABC13.AC14.ACD15.BCD12.议案的正文部分在陈述提出议案的根据时,一般包括(ABC)。A.政策依据B.法规依据C.事实依据D.历史依据13.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AC)。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14.公文的标题由以下几部分构成(ACD)。A.发文机关名称B.公文接受单位名称C.公文内容D.文种15.下列有关公文成文日期的说法何者正确(BCD)。A.成文日期,以印制的日期为准B.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C.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D.标准成文日期要求用汉字写全具体的年、月、日16.书写公文时,应使用的字迹材料为(BCD)。A.铅笔B.墨汁C.碳素墨水D.蓝黑墨水16.BCD17.ABC18.ABCD19.ACD20.ABCD17.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ABC)。A.墨汁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18.在决定中,应该特别注意做到切实可行的内容包括(ABCD)。A.对事物性质、程度、范围的划分B.有关职责的划分C.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有效时空范围的确定D.所提各项措施和要求19.决定的内容必须做到(ACD)。A.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B.请求单位各个领导人审批同意C.与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有关规定保持一致D.与本机关原有的各项规定紧密衔接,不要相互抵触或前后自相矛盾20.下列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