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社区体育的晨晚练管理体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区体育活动的晨晚练管理体制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社区体育晨晚练点锻炼者的基本情况和体育行为及管理体制进行调查,分析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行为及规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具体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关键词:社区体育;晨晚练锻炼者;体育管理体制1、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社区体育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体育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体育服务和自我体育管理。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有两种:社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社区体协。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表现为两个层次、三条系统的特征。两个层次一是街道办事处;另一个是居委会。三条系统中,第一条系统是街道社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负责以各居委会为单位的居民体育,对所属居委会是以行政手段,安排各居委会参加社区各项体育活动;第二条系统是社区体协负责以辖区为单位的职工体育,开展体育活动时,需要辖区单位参加协作;第三条系统是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社区体协共同管理的体育活动站,开展以体育爱好者为对象的社会体育。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三条系统之间缺乏互动。社区体育组织网络结构的组织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纵向结构为特征。2、现阶段社区体育晨晚练点管理体制特点我国社区体育目前尚处在初始阶段,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社区成员的自发组织。社区体育的管理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5]等体育组织承担,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晨、晚练点的管理是以锻炼者自愿结合,自主管理为主,以街道办事处、体育行政机构、体育协会、锻炼者所属单位和小区物业管理为辅。可以说,管理理念是不明确的,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取决于居民的自发行为。这种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不利于社区体育资源的利用和社区力量的发挥,也不利于社区体育的科学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难以满足社区成员对社区体育的普遍要求。造成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工作薄弱的原因,除了重视不够和力度不足之外,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社区体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强化组织管理,是当前社区体育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强化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2.1、锻炼者年龄、性别、学历、文化程度特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不断延长,促使社会向老龄化方向发展;其次,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高度重视,健身意识较强,体育活动便占据了他们每日绝大部分的闲暇时间。相反,中年人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较大,闲暇时间相对较少,这无疑会使中年人参与体育活动人数减少。2.2、时间特征时间比较集中,晨练6:30-8:00,晚练18:30-21:00比较集中,晨练老年和中老年者居多,晚练青年和中年居多,而下午锻炼着比较散慢,锻炼项目不集中、不固定。活动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不管在项目上还是在活动时间点以及锻炼时间上老年人较有规律,但等待管理,等待政府或社区派发领导人员来管理,其实我们需要的是管理体系,然后需要管理者,那么这位管理者不一定非得是领导,他可以是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者,也可以是低层次的领导。领导必须要对上级政府负责,完成上级交派的任务,因此街道管理的目标设定方式是“眼睛向上看”的设定方式。其工作中心和重点随上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而转移的;社区的工作目标基本上由上级行政机关来设定。群众性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社区体育是由社区成员通过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联系起来的共同体,这种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使社区体育成员相互联系,结成紧密、复杂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各社区体育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大家既有权对社区体育提出要求,又要为社区体育的建设、管理尽自己的义务,社区体育成员有义务来参与社区体育的建设和管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要发动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为它们各自的功用不同,领导能带来有用的变革,而管理则为了维持秩序。刘建军博士认为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领导具有全局性,管理具有局部性。领导侧重于战略,管理侧重于战术;第二,领导具有超前性,管理具有当前性;第三,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3.1、对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社区体育在我国兴起较晚,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因此人们的社区意识淡漠,对社区体育内涵的认识还较模糊,一时还难以把握其本质特征。3.2、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虽然在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街道社区体协,但现有街道办事处工作职责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有关体育方面的职责,街道办事处抓体育工作没有充足的法规依据,社区体育处于可抓可不抓的地位,因而社区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也难以解决。街道社区体协属于基层管理型体育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由下位的活动性组织具体承担,目前社区体育组织形式还比较单一,各个项目、各类人群的社区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居委会体育小组和各种晨、晚练活动站尚未健全,还未形成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3.3、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经费短缺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造成这种状况既有社区发展滞后、历史欠账太多,又有城建规划不配套,不落实的原因。居民对文体设施的满意程度很低。目前,社区体育经费没有固定的来源渠道,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差,社区体协的团体会员费和比赛的报名费也有限,因此,社区体育经费十分紧缺。3.4、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专职管理者人员少,大多管理者是由身兼多职的管理人员兼任或聘请离退休人员担任。由于大部分管理者身兼多职,工作内容杂,在社区体育工作上很难投入更多精力。目前,社区体育指导者队伍正在形成,但业务水平有限。3.5、社区体育理论研究滞后,缺乏对社区体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专门研究社区体育方面的文章很少,这与社区体育应有地位很不相称,对于提高人们社区体育的认识水平、社区体育的管理和科学化水平都不利。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需求的现状,已明显影响到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和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4、提出问题解决策略4.1、提高对社区体育的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对社区体育的认识,把推进社区体育作为体育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是社区体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社区体育目前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靠社区成员的自发组织。这种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不利于社区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社区体育的科学指导和一步发展,难以满足社区成员对社区体育的普遍要求。5.2、社区体育管理的理论研究因而,在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鼓励和加强对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把我国的社区体育工作全面推向新世纪。5.3、开发社区体育资源社区体育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社区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社区体育管理机构应培养一批经过专门培训,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区体育骨干队伍。目前,社区体育工作者中多数未受过专业培训,业务水平有限,这种状况很难使社区体育工作适应体育发展和社区体育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快培养一支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管理人才队伍,是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的当务之急。资金是开展社区体育的物质保证。社区体育的资金,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社区体育的组织还应采取各种形式,拓展资金筹集的途径,如辖区单位集资、赞助、缴纳会费或比赛报名费等。广泛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解决社区体育的资金问题。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社区体育的重要条件。社区体育组织应与市、区体育部门及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充分利用辖区内的体育场馆设施,以保证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和大型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市、区、街文化宫、文化站为阵地,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在公园、街心空地、绿化地带等开辟相对固定的体育活动站和辅导站。社区体育组织应有计划地建设社区的各种体育场地设施,如建立各种体育活动中心、辅导站等。同时,要使用和管理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参考文献:[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2]江字,是翌晖,周兵.妇女健身锻炼动机评价量表的制定与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94-96.[3]张银满,郦树龙.浙江省公安民警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77-179.[4]陈树强译.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5]王青山主编.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