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强化讲义一、课程知识体系毛泽东思想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结束语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一)体系说明:第一块,毛泽东思想。第一章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二章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核心);第三章阐述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它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第二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2第三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新时代形成的理论,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块又可分为三小块:第一小块,基础论,阐述新时代的三个基础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国情论)、总任务:中国梦和强国梦(即本质论)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动力论);第二小块,总布局即“五大核心论”(具体措施),主要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第三小块,三个基本条件,强军强国论、外交战略论与领导核心论,阐述了如何建立世界一流军队、如何实现祖国统一、奉行什么样的外交与国际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谁和由谁来领导。(二)框架线索毛泽东思想(革命与建设理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中特理论体系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919年,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酝酿社会主义革命2.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53年,开始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正式进入社会主义1956年,《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中共八大路线好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962年,七千人大会,恢复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艰辛探索)1972年,乒乓外交,中美关系缓和1977年,中共十一届:宣告文革结束国情论(初级阶段)3.邓小平理论本质论(共同富裕)中特三大基础理论(设计改革理论)动力论(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推进改革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经济-物质文明-富强政治-政治文明-民主一个中国梦总布局(措施)文化-精神文明-文明两个百年目标社会-和谐社会-和谐5.习近平新时代三严三实生态-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全面客观:内政(一国两制)、外交(独立自主)五大发展理念保障(条件)领导核心:党建主观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卫国保民:强军(三)六个时期1.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919-1927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国内革命战争(2)1927-1936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第二国内革命战争(3)1937-1945全面抗战时期(4)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3.1949-1956社会主义改造(革命)时期4.1956-1978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5.1978-201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6.201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四)社会形态的精髓(国情→矛盾→任务→阶级→路线→纲领→道路→经验)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国情:双半矛盾:帝与中华、封建与大众任务:反帝反封建阶级:三座大山与工、农、小资、民资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政治上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没收封建土地归农民,保护工商业;文化上形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经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国情:过渡性社会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4任务:变私为公,向社会主义过渡阶级:工、农、小资、民资路线:一化三改纲领:无道路: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经验:工业化与改造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解决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阶级:工、农等广大人民群众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纲领:五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五)复习提示本门课程占整个考试分值的30分,属于“重头戏”,该部分命题时效性很强,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得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考试经常围绕着党在现阶段的“重大理论、重大路线、重大方针、重大政策、重大决定”来命题,因此,这“五个重大”就成为我们应试复习的关键环节。党在现阶段的“五个重大”需要考生了熟于心,反复记忆,加深理解,因此,本门课程在考查材料分析题的时候,理解类的题目很少出现,偶有出现,便是集中在毛泽东思想的两个基本问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理论这几个地方。这就对我们应考提出了直接的学习要求:第一,强化记忆是毛中特得高分的最基本方法。第二,“要精,要管用”是毛中特得高分的重要诀窍。即考查的重心会放在“五个重大”的精华上,放在时效性、针对性很强的理论政策上。二、具体章节知识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选择题重点)逻辑结构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5考点解析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011.2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开始萌芽:(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初步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走向成熟:(1935-1945)遵义会议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系统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继续发展。(1945-1978)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2006.2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主体包括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6作方法的理论等等。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核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坚持群众路线:(1)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2)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3)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3.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独立自主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7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分析题重点)逻辑结构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考点解析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这是最基本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