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上涨的原因及其影响农民工工资变动情况概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我国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他们在城市所得到的实际工资在相对稳定一段时期后,从1996年开始不断上涨,但是涨幅较小,自2004年我国广东出现“民工荒”后,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的滞涨状态,进入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2004-2007年期间一直保持在年增幅7%以上的水平。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2008年实际增长率达到19.6%,2009年农民工工资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自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居民。我国是一个农民工大国,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5278万人,农民工群体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研究农民工工资上升的影响,探究农民工工资上涨的内在原因,对于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提升国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1、直接原因:劳动力供需关系(供不应求)农民工工资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大于供给,农民工供不应求,用工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自然就会给农民工涨工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有着些许的不同,具体表现为东部相对中西部农民工需求量大,建筑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行业农民工需求量也大,且农忙时节农民工供应少,这些因数都导致大部分行业的农民工工资上涨。2、根本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201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0.8亿一1.1亿人之间,平均约为9560万人。从年龄结构、剩余劳动时间来看,真正可外出务工的有效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000万人。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剩余程度已经大幅降低,剩余劳动力已经从最初的全面过剩,进入到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阶段。阿瑟·刘易斯提出的“刘易斯拐点”可以较好地解释我们农民工工资上涨的原因,“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过程中其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出现短缺,拐点之前劳动力工资不会出现变化,拐点之后工资会出现变动,劳动力供应对工资变化的反应将富有弹性。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而早期源源不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人数,工资就难以得到提升。当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已经转移时,或者因其它的原因导致劳动力转移出现障碍时,也就是到达刘易斯拐点是,劳动力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就导致出现了“民工荒”等现象,从而使农民工工资不断上升。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增长放缓,导致作为普通劳动力主要源泉的农村新增人口数量下降。二是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扩招,又导致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下降。在剩余劳动力存量不断被吸收的情况下,二者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3、其他原因:(1)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随着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物价和生活成本也不断提高,包括住宿、饮食、交通等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推动了农民工工资的上涨,特别是住房价格的不断飙升,这些都推升了农民工生活成本,相对于在家乡获得的收入并没有明显差异,导致中西部的农民工到沿海打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供不应求,也就使相对提高了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2)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导致农民务农收入增加,农民工务工机会成本上升;2004年后,我国农村基本完成税费改革,加上其他一系列惠农政策:减免农业税费;实施农业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改善乡村治理环境,扶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措施保证了农民务农纯收入上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包括务农收入和向城市流动的费用)也随之上升,从而导致农民工工资上升。影响:农民工工资上涨对整个社会有着多方面的重大影响,而农民工的迁徙对农村和城市工业影响最大,本文主要论述其对农业、工业、社会的影响: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随着农民工工资的上升,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对农业的影响好坏参半:好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第一,大批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农村土地的荒废,进而有利于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种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促使农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提高了农民工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接受了所在地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回乡时带来了技术和资金,有的自主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民工在转移过程中,也造成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在土地不能流转的情况下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大量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同时由于劳动力的出走也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人口红利减弱,我企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减弱,开始出现产业转移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惠的政策和劳动力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吸引了大量加工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农村源源不断的剩余劳动力则提供了产业工人的来源,这就创造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农民工工资的过快增长,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发生变化影响到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部分企业开始向外转移产业,把生产环节配置到成本更低的区位。产业转移的方向:一是转移到像越南和印度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二是向我国内地的转移,随着国家鼓励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2010年开始,像富士康已经在成都、郑州、武汉和重庆等中西部城市设厂生产。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出现了大规模内迁的趋势。其他影响:农民工工资上涨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过低的工资水平制约了劳动力——也就是文中讨论的农民工,相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其预防性储蓄偏好,导致内需不足,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内需不足是我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主要原因,而出口竞争又主要依赖价格优势,这反过来导致工资增幅减小,内需更加不足。所以,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水平,对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策:1、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质量,在继续做好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工人,从源头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适应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随着农民工工资的上涨,我国也应该进行战略转型和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强调在制造业中突出先进制造业,以逐步替代低端制造业。这也是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与发展。2、进行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在农民工工资不断上升,农民工不断向城镇转移的情况下,为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应该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政府应该努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3、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体在进入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阶段以后,如何应对工人涨工资的诉求,成为保持社会安定、改善收入分配、创造庞大消费群体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健全包括劳动合同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工资协商制度等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使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社会稳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