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附件3: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学校名称(盖章)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建设内容B负责人陈武凡联系方式020-61648271学校归属部委高校□地方高校√教育部财政部制二○一一年十二月2填写说明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封面及简表中的“建设内容”填写A、B、C、D、E、F。含义如下:“A”表示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B”表示与“卓越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农林人才”等相关专业;“C”表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D”表示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E”表示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F”表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如果专业点分属几个方面,则可多项填写。4.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3一、简表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建设内容B所在院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修业年限4学位授予门类工科本专业设置时间1986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1000首届毕业生时间1991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800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500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陈武凡性别男出生年月1949.10学位硕士学历研究生所学专业计算机仿真专业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职称教授职务院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电话办公:020-61648271手机:13600476019电子信箱chenwf@fimmu.com邮政编码510515主要教学成果序号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1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120112优秀教师总后勤部120023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120074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120074主要教学成果序号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5数字化诊疗设备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120086“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教育的系统规划与实践”项目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120107现代医学图像分析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120108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广东省精品课程120069广东省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广东省教育厅1201010广东省名牌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广东省教育厅1200511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教育厅1200612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名师南方医科大学1200613“面向21世纪医学电子学实验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一等奖南方医科大学120035二、主要参与人员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周凌宏硕士教授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冯前进博士教授人才引进、教学改革余学飞博士教授课程与教材建设余晓锷博士教授课程与教材建设康立丽博士副教授课程与教材建设李彬博士教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杨丰博士教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刘文军博士副教授实践教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张志德硕士讲师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朱祥林学士学生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位承担工作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深圳新开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实习基地杉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深圳蓝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实习基地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广州宜诚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专业实习基地6四、建设目标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设立于1986年,现已成为学校四个特色学科群之一。建筑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达12000多万元,中外文藏书2.24万册、中外文期刊541种。现开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检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方向)等4个方向;2007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数字化诊断治疗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本学科的实验技术管理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2011年首获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层次的学生累计超过4200名,现在校生约1400名。现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医学图像分析》。建设思路专业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学术和整体水平的根本,是一项牵动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本专业的建设思路是: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创新培养模式。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挖掘,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专业和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企业进行科技协作;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凸现理工医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优势;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本身规律,全力建设品牌专业,提高总体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带动教学、科研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总体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服务宗旨,明确专业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紧密结合“理、工、医”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教学管理为基础,教学改革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整合全校资源,明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层次教育分工,建立与之适应的并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进入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7本专业将按照“稳定、培养、引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科研带动教学,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的优秀教学团队。(3)优化课程体系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将新增6-8门专业特色课程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建设精品课程,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在原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的基础上,力争1门“国家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英语,为今后适应医学仪器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外语基础。在目前已开设的7门双语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力争每年增加1-2门双语教学课程。(4)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我们将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实践五方面的内容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一、构建低年级本科生基础实验通用平台,使实验室利用率达到100%。第二、构建高年级本科生专业实验专用平台,全天开放实验室,使实验室利用率达到90%。第三、构建本科生研究生综合实验高端平台,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80%以上。第四、加大力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每年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学生占本专业校在生70%以上。第五、新增校外实践基地10-20个,力争创建一个国家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新增1个国家实验示范中心。(5)完善教学管理开拓创新,实施卓有成效的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观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在专业建设的重要领域进行探索实验。实行学分制学习制度。进一步放宽学习年限限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允许休学创业,允许分阶段完成大学学业;取消补考,实行重修,学生“休、退、复、转”处理更及时准确。加大优秀学生奖励力度。学校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对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以及各类学科竞赛。设立“飞利浦奖学金”和“多得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8五、建设方案为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目标,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学院努力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和培养现有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把政策、待遇落实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的优秀教学团队。为达到这一目标,具体到以下五个方面:(1)加强教师责任要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对自己肯定的同时要发现不足,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教学的意义。为此,要求每位教师要多听课,每个学期至少听5次课,特别要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程,采用各单位值班领导来监督;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对学生作业质量的要求。(2)重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学院实行生长培养、引进与外聘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一方面加大对生长教师的在职培养,扩大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多渠道筹资,扩大博士后流动站规模,充实学科科研力量和师资队伍后备力量;另一方面,根据学科发展实际需要,积极从国外留学人员中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人才,充实教学、科研第一线,同时礼聘兄弟院校、外国著名学者为本院兼职教授,聘请500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授为我院本科生授课及作报告。2005年已经聘请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为本学院的双聘院士,2010年已聘请广州军区总医院信息科主任为本学院的客座教授。(2)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作为提高学院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积极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创造条件,到国际高水平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研究。鼓励和吸引国际优秀科学家和教授到学院兼职,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联合培养研究生。吸引外国优秀青年,特别是海外优秀华人学生和发展中国家优秀学生来学院学习,吸纳其中高水平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所用。到2011年底,本学院已选送了9名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3)切实发挥团队作用从学科建设出发,合理布局各研究方向,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采用“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为组建大团队,构筑9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质的突破。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确定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关系,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院学术骨干,学院将给予必要的条件支持。同时每两年开展一次“教学质量月”活动和“科研质量月”活动,提升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4)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一支专任教师和非专任教师的高水平工程教育队伍。一方面,发挥产学研优势,建立校企合作联盟,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来我校教学或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另一方面,提高校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