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练习题第1分册第3单元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2、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B、②C、③D、④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罗马及其帝国之所以能在斯巴达克起义中幸存,是因为建立了能吸收社会各分子的力量的个人独裁统治。尤里乌斯·恺撒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当时已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并付诸行动。”这段论述认为,当时主宰罗马命运的政治力量是A、贵族寡头B、平民武装C、军事强人D、起义奴隶4、布鲁图斯是恺撒的好友,他曾说过:“吾爱恺撒,但更爱罗马。”在公元前44年,布鲁图斯却主谋刺杀了恺撒。布鲁图斯“更爱罗马”指的是罗马的A、农本精神B、共和精神C、尚武精神D、法治精神5、屋大维在亚克兴角的海战中打败了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从此他一人总揽政权。在这期间,他为帝国的黄金时代、长达200多年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罗马的200年的和平稳定开始于A、公元前3世纪B、公元前1世纪C、公元1世纪D、公元2世纪6、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其标志是A、凯撒建立个人军事独裁统治B、长达百年的罗马内战结束C、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D、罗马爆发全面的危机7、屋大维自称“我接受的罗马是一座砖城,但留下的罗马却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A、罗马城址是屋大维发现的,富丽堂皇的罗马城也是屋大维修筑的B、屋大维凭借武力攻占了罗马古城,用大理石代替了砖瓦结构的建筑C、肯定了屋大维结束罗马数十年内乱,确立了帝国体制并带来了繁荣D、屋大维夺取政权后,出于独裁统治需要把罗马城建成了军事要塞8、右图表示的是A、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B、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C、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D、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9、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是A、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B、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C、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D、公元前27年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10、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大藏经》、《荷马史诗》B、《旧约全书》、《古兰经》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D、《古兰经》、《荷马史诗》211、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商业征服B.文化同化C.宗教皈依D.财富侵蚀12、基督教创立之初就对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其主要原因是A、该教获得罗马统治者的认可和推崇B、耶稣以伟大信念和行动感动了广大民众C、该教主张正义、平等、博爱、互助D、罗马法维护富裕者利益,奴隶处境恶化13、据学者研究,罗马帝国政府除元老院外,其行政官员不过40人,但却能维系一个环地中海大帝国的统治达数百年。创造这一历史奇迹的关键是罗马帝国A.地理位置较优越,商贸发达B.崇尚法治并有完备的法律C.推行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D.发挥了基督教的统治作用14、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最早形成于A、古代希腊B、古代罗马C、古代中国D、近代英国15、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调整罗马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的依据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公民法16、恩格斯指出,“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这在十二铜表法中体现为A、习惯法的汇编B、内容包罗万象C、刻在铜表之上D、维护贵族利益17、法律是文明社会的产物。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产生,文字的创造,为成文法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哪对矛盾斗争的结果A、奴隶反对奴隶主B、平民反对贵族C、农民反对地主D、贵族反对君主18、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19、右图中的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主要在于A.它是应广大平民的强烈要求而设立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20、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系帝国的需要B、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C、外来移民的需要D、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21、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2、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3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24、阅读下列根据《十二铜表法》规定:某人由于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对此的理解是A、法律条文清晰,一目了然B、使平民获得了更方便的诉讼方法C、说明它的审判量刑有了依据D、对平民造成诉讼不便25、伴随着国家疆域的渐次扩张,罗马法也经历了历史的演进。下图所示疆域的历史时期,罗马实施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C.公民法D.习惯法26、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帝国为解决这个问题A、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B、将成文法调整为公民法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27、推动罗马从“公民法”向“万民法”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十二铜表法》的颁布②不断的对外扩张③共和国的建立④广泛的国际交往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④28、罗马法经历过从“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化的过程。这A、反映罗马境内的罗马人与外邦人在法律上差别逐步消失的过程B、说明罗马帝国境内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体现了欧洲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悠久传统D、基本上与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过渡同步29、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权威B、理性C、法律D、宗教30、“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4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31、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A、法官B、陪审法庭成员C、公诉人D、律师32、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为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A、保护弱者的原则B、权利平等的原则C、行为归责的原则D、注重证据的原则33、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维护特权B、纵容犯罪C、重罪轻罚D、强调证据3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保留习惯旧俗B、强调法官至上C、重视法律程序D、体现人人平等35、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3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右边两部法律文献关系的是A、两者之间毫不相关B、前者是后者的源头C、后者是前者组成部分D、都体现共和制原则37、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38、罗马法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备,对以下哪一区域法律的发展影响重大A、欧洲B、东亚C、西亚D、印度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5——摘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但法官却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将财产判为其家人继承。问题:(1)据材料一,从“刑法”看,十二铜表法还残存着原始社会遗风的是什么?(2)材料一中“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主要目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一第3、第5表内容,十二铜表法在处理债务及遗嘱方面遵循什么原则?(4)据材料二,如果此时《十二铜表法》颁布,法官将会怎样判决?以此看出该法律限制了哪些人的特权?又保护了什么人的利益?(5)由此可看出,“十二铜表法”的出台,是什么人为争取自身权利不懈斗争的结果,它在法律史上有何地位?(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当时有何进步性?2、罗马征服从一个城邦到地跨三洲大帝国,罗马的发展史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世纪的罗马疆域图》6材料二问题:(12分)(1)在地图上标出罗马帝国疆域的四至。(2分)这一疆域内包括哪些古代文明区域?(2分)(2)概述罗马法律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4分)(3)如何理解“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4分)3、两张判决书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问题:(8分)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材料一倘建筑师为自由民建屋而工程不目,使房主之子因而致死,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判处乙之子死刑。材料二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德)《罗马法精神》7(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①《民法大全》②《汉穆拉比法典》判决一:判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