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项目分级分级依据护理服务标准护理服务内涵特级护理服务标准1.各类循环系统疾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心脏骤停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3.急性肺栓塞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抢救的患者。4.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需要严密监护血压变化的患者。5.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需要严密观察的患者。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的变化及呼吸困难、发绀等、咳嗽、咳痰、胸闷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及一般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3.准确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实施心理疏导,协助解决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1、保持患者卫生、清洁、舒适:协助患者洗脸、梳头及口腔清洁;协助患者洗脚及会阴护理,留置尿管护理每日2次;根据病情每周洗头1次;根据需要更换床单;根据需要帮助患者使用便器、温水擦浴、更换被服、剪趾(指)甲等。病情不稳定患者暂不做洗头和擦浴护理,待病情稳定后进行。2、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防止压疮发生,必要时使用气垫床。3、做好专科护理:按医嘱做好有创通气的管道护理、体位引流、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心电监护、微量血糖监测,正确实施雾化吸入等。一级护理服务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等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2.心脏介入治疗后、心肺复苏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心绞痛、心衰病情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心衰或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1.每小时巡视患者1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液体输入、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监护指标,做好护理记录。2.根据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道护理,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规范使用安全警示标识。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生活照顾和康复指导。6.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保持患者清洁,舒适。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保持整洁。、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必要时拍背及指导有效咳嗽。2.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足部清洁。3.协助患者温水擦浴、更衣。需要时协助洗头。4.每周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刮胡子1次。5.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外)。6.留置尿管患者每天进行2次尿道口消毒。7.膀胱冲洗患者,每1-2小时巡视一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出液颜色、性质和量。8.排泄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对二便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9.管路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每天更换引流袋一次。10.卧位护理: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及康复需要引流位。定时进行翻身、拍背、按摩预防压疮。11.安全护理:烦躁不安、老人使用床档,活动障碍患者给予气垫床。二级护理服务标准1.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梗死、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自理能力轻度依赖,仍需卧床的患者。2.心血管疾病病情稳定,自理能力中度的患者。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液体输入、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做好护理记录。2.病情稳定患者每天监测生命体征,每周测血压和体重1次。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对患者提供适宜照顾和康复指导。6.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保持患者清洁,舒适。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2.晨、晚间协助患者温水擦浴、洗漱等生活护理。3.患者需要洗头时给于协助。4.保持管道通畅固定。5.协助患者更衣,卧床患者协助使用便器。6.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老人使用床档。三级护理服务标准心血管疾病病情稳定者或处于康复期,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1.每3小时巡视患者1次,观察病情变化。2.每天监测生命体征,每周测血压和体重一次。3.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4.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2.协助患者晨、晚间生活护理3.协助患者舒适体位。老人使用床档等安全措施。4.执行各项基础护理。内一科2016年9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