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综合测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期中综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东北地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从1980年的1297.9万,锐减至2014年的473.9万。下图示意东北地区近25年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占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的比例。读图,完成1~2题。1.东北地区人口出生率陡降时期始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10年代2.2030年后东北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迁入压力增加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劳动适龄人口陡减D.社会养老负担减轻解析第1题,坐标图中显示东北地区小学生数量1990年开始陡降。结合生活经验,小学生数量的降低滞后于出生率的降低。再根据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文字材料中提到“1980年的1297.9万锐减至2014年的473.9万”,确定答案为B。第2题,由于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东北地区出生率降低,至2030年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迁入压力有所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对,D错;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并且人口合理容量不属于人口问题,排除B。答案1.B2.C中新社北京2017年3月30日电日内瓦消息:联合国难民署30日称,叙利亚内战爆发6年来,其难民人数突破500万人,当前急需国际社会提供救助。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引发了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难民入欧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景象是()A.①处夏季风浪比冬季大B.②处风蚀地貌广布C.③处沿海地带多葡萄园D.④处众多小孩在封冻河面溜冰4.难民潮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有()A.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B.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C.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D.增加城市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位于欧洲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比冬季小,②处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多冰川地貌,风蚀地貌较少,③处沿海属于地中海气候,葡萄园广布,④处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河流没有结冰期,所以C正确。第4题,难民潮能够为欧洲提供廉价劳动力,提高工业化水平,但是也会带来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等负面影响,所以B正确。答案3.C4.B读山东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5~6题。5.迁入淄博市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6.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C.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D.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解析纵坐标表示迁入淄博市的各省人数,可看出东北三省迁入淄博市的人口数居前三位。横坐标表示各省迁出人口总量,可看出四川省人口迁出最多,受经济因素影响,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答案5.D6.C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和人口数量除以资源人口容量。下图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示意图(2000年),读图,回答7~8题。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仍有人口扩容的能力B.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是否协调C.西部人口压力指数大的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人口压力指数8.结合图上信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东部迁往西部B.北部迁往南部C.中西部迁往东部D.东部、西部迁往中部解析从人口压力指数的概念分析:综合人口压力指数越大,环境承受的压力越大,环境问题越严重。第7题,西部地区虽然人口密度小,但是通过资源的输入,可以扩大某地区的人口环境容量。西部地区人口压力指数大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小,中西部压力指数大,因此人口迁移可从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答案7.C8.C城市化率的高低表明农村劳动人口转移了多少。如果城市化率高,说明农村转移人口多,人口红利实现也多;反之,说明人口红利尚未实现或未充分实现。读下图,回答9~10题。9.下列国家中,人口红利潜力最大的是()A.越南B.菲律宾C.印度尼西亚D.马来西亚10.对图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菲律宾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B.印度尼西亚城市环境恶化C.马来西亚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泰国城市中心出现空洞化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城市人口比重越低的国家,其人口红利潜力越大;由图可知,在选项所列的四个国家中,越南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说明该国人口红利潜力最大。第10题,根据图中菲律宾城市人口比重可知,该国已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马来西亚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印度尼西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可能会使城市承受很大压力,从而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答案9.A10.B半城镇化是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11~12题。注: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11.与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A.人口密度B.第二产业比重C.户籍政策D.城乡差异12.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有()①生活成本低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环境优美④收入水平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1题,根据半城镇化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半城镇化率越高说明城镇中没有城镇户籍的外来人口占的比重越大,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在我国,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与乡村相比,城镇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卫生条件好,城乡之间差异越大,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人口就越多,半城镇化率就越高,所以D正确。第12题,甲地半城镇化率高,说明该地外来人口多,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所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答案11.D12.B读“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①城市热岛效应明显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④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③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④城市环境改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3题,从左图可以看出城市建成区面积越大、城市温度越高,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从右图可以看出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温度越高。第14题,图示信息反映出城市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因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气温升高,城郊间必然形成热力环流。答案13.A14.D读“我国不同经度范围和气候带城市数量分布图”,回答15~16题。15.影响我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①地形②交通③气候④经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我国最东部(130°E以东)和最西部(90°E以西)城市数少的主要原因是()①最东部面积范围小②最东部冬天太冷③最西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④最西部自然条件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5题,由图中经度范围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可知我国城市大多分布在100°E~130°E之间,主要是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从气候带可知城市大多分布在亚热带与暖温带,故选C。第16题,我国130°E以东城市少,主要是130°E以东国土面积小;90°E以西为大陆性气候区、高山高原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城市分布也较少。答案15.C16.C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①公路与铁路的兴建②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④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8.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解析第17题,交通是促进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水源比较紧张,水源充足地区往往人口密集。西气东输工程能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植被的保护,对城市带形成影响不大。第18题,根据中心地理论,城市级别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密度越大;乌鲁木齐是该区域级别最高的城市,服务种类最多;昌吉市和石河子市的城市等级相同,都是县区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不存在包含关系。答案17.A18.C19.读“某城市的某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属于()A.中心商务区B.钢铁工业区C.居民住宅区D.公园游览区解析读图可知,进入本区的客运量于10~11时达到最大,离开本区的客运量在20~21时达到最大,这说明本区人口昼夜差别很大,符合中心商务区的特点。答案A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完成20~21题。20.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21.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第20题,商业区是城市中单位面积地租最高的功能区,而该区域地租指数较低,只能是该区域人口流通量较多的缘故。第21题,住宅区地租指数越高,说明该地住宅租金高或人口流通量较少,则该区域为高级住宅区。图中显示该城市西南方向住宅区地租指数较高且范围较大,故B项正确。答案20.C21.B天然橡胶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的橡胶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橡胶树在种植了5~7年后即可采集胶乳,天然橡胶的开割、停割时间因地而异。读天然橡胶开割、停割时间图,完成22~23题。22.影响天然橡胶种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市场23.全球天然橡胶在一年中产量最低的时期一般出现在()A.11月~次年1月B.2~4月C.5~7月D.8~10月解析第22题,材料中显示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在热带地区,故影响其种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第23题,东南亚三国天然橡胶的产量约占全球的70%,2~4月只有印度尼西亚的北部开割橡胶,泰国、越南开割的最早时间在4月中旬,所以可推知此时间段内全球天然橡胶产量最低。答案22.A23.B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24~25题。24.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D.甲——城郊乳畜业2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解析第24题,结合图示,甲地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可判断为水稻种植业;乙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各占一定比重,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数量少,机械化水平高,可判断为混合农业;丙地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可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第25题,结合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人多地少,A项错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属于劳动密集型,B项正确,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C项错误。商品率低,因此对交通条件要求不高,D项错误。答案24.B25.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