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与现代学校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校长与现代学校的发展铜仁学院院长教授侯长林博士2013年7月22日铜仁市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主要内容校长是学校发展与进步的灵魂现代校长的素质与修养现代学校发展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一、校长是学校发展与进步的灵魂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在高教界,人们把大学看作是卓越的学校领导者的缩影,甚至有人主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未来寄托在自信果敢的大学校长身上”((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语)。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视察铜仁职院时也说:“有优秀的校长,才有优秀的学校。”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长对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2.校长的管理水平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3.校长的率先垂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4.校长的励精图治是学校成功崛起的关键。——摘自庞鸣嵘李玉成《论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办学理念代表着学校的基本价值观,是对办学的看法,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即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办学的问题。校长的办学理念,包括校长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校管理观等,它决定着校长办学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方法,决定着校长为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所从事的具体实践活动。校长要把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学校工作的核心思想文化,贯彻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准则。校长办学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办学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就会把自己融入到学校中去。二、现代校长的素质和修养日本对校长素质的要求:(1)要有研究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2)要有度量,胸怀宽广,不拘小节。(3)要有领导能力,能坚持原则,禁忌八面玲珑。(4)要有使命感,对事业一往无前,坚韧不拔。(5)要有积极性和干劲。(6)对学生有深厚的爱,一视同仁地爱护每一个学生。(7)要有广阔的视野,眼光远大、富有理想。(8)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办事光明磊落。(9)谦虚、诚实,努力培养自己受人爱戴的品质。(10)要善于培养优秀接班人。美国对校长素质的看法美国理论界认为:(1)校长应是学校教学的领导者。他应向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指导教学,有较高的哲学理论水平。(2)校长应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他能领导师生建立良好的校风,建设合作性文化,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3)校长应是不断满足、不断追求高质量的领导者。(4)校长应是仆人式的领导者。他是学校的保健者,是一种典范,他的完美人格把各种力量变成自己的支持者,追随者。(5)校长应是一种伯乐式的教练。他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少发布命令,多创造条件。(6)校长应是一个高明的策划者。(7)校长应是因地制宜的创造者。他善于利用内部、外部的优势,提出目标,敢于标新立异。现代校长的教育家素质与修养1.现代校长的理想发展是教育家。前几年,温家宝总理在各种场合提及教育问题时,多次提出了“由教育家办学”的观点。“教育家办学”这句响亮的话语,为“今天如何做校长”指明了方向。作为优秀校长,应该走向教育家,按照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由教育官员、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研究者所构成的教育世界中,校长是最有可能而且最应该成为教育家的人。人们对教育家的要求比较苛刻很多人认为只有教育成就斐然的杰出人士才能称为教育家。20世纪80年代,国外一个媒体认为:中国只有孔子、蔡元培和陶行知两个半教育家。这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我国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史,在古代拥有许多有智慧的文人学者,他们之中就有很多堪称教育家的人,如孟子、墨子、荀况、韩愈、朱熹、王夫之、黄宗羲等等。何谓教育家?英国学者德里克·朗特里对教育家的注解是:“指教育领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和具有比教师威信更高的人(他们可能不再当教师,或甚至从未当过教师)。从这个定义来看,对教育家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教育领域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二是比教师威信更高的人。顾明远教授对教育家的界定是:教育家应该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高尚的职业情操,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在教育界有较大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的人。教育家的分类教育家可以分为行政型教育家、管理型教育家和教学型教育家三大类型。行政型教育家:是指那些在地方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行使教育决策和宏观管理职能的卓越的教育领导人。他们的卓越表现在具有全局观念、战略眼光和科学的教育观,并能作出正确的教育决策,规定出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管理型教育家:是指那些在学校行使教育决策、指挥、组织、协调功能的卓越的学校管理者。他们的卓越表现在具有独特而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具有诊断教育问题和决策教育问题的卓越能力,具有使一所学校独具特色并兴旺发达的能力。教育家的分类教学型教育家的典范霍懋征:当代著名教育家、我国首批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下图为温家宝总理出席霍懋征老师追悼会教学型教育家:是指那些每日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在课堂内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己爱智,育人爱智的卓越的教师。他们的卓越主要表现为高明的传授和神奇的启发,耐心的说服和机智的劝诱。2.教育家的素质及修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别敦荣认为:作为教育家:一是要对教育有情感。教育家要视教育工作为自己的生命,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寄托于教育。二是要有教育家的信念。教育家要对教育有坚定的主张,没有坚定的主张和信念是成不了教育家的。三是要有教育家的胸怀。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境界,能够增强教育家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我眼中教育家的素质和修养第一,教育家应该是一个长期研究教育的人。因为只有长期研究教育,才能把握教育规律,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蔡元培和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都是长期研究教育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长期坚持对教育进行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我眼中教育家的素质和修养第二,教育家应该是一个有独特教育思想的人。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怎么成一家之言,怎么成为“家”?有研究就有教育思想吗?要想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一是阅读优秀教育期刊,二是阅读经典教育作品。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才能成为巨人。公开发表教育文章或出版教育著作。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公”“能”教育“公”“能”教育:熔社会教育与个人教育于一炉的教育。前者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培养,而后者则是一种个人能力的锻炼。它的宗旨:不仅要求受教者能充实个体,同时它还进一步地要求个体的充实。“不为己用,而应该是为公为国,为人群服务。在以往,一般人常常指责政治风气贪污腐化,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了解贪污的由来,是不知有“公”;腐化的原因,不外无“能”。如果我们以往的教育都能切实注意到“公”“能”,并重观念的培养,那么,或许社会上贪污腐化的风气,将可日见肃清。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四大教育”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在他看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然而,当时中国虽号称有四万万人民,但其中80%以上是文盲。而且中国以农立国,这些“有眼不会识字的瞎民”,绝大多数是在农村。因此,为平民办教育,尤其是到乡村中去为农民办教育,“开发世界最大最富的‘脑矿’”,这是关系到“本固邦宁”的根本问题。从1926年以后,晏阳初把平民教育的重点从城市转到农村,教育的对象也由城市平民变为乡村农民,心甘情愿“给乡下佬办教育”。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即学校陶行知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完整的人教育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单单掌握技术的人,不能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一个知道如何分裂原子,而内心却没有爱的人,便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光明日报: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1.转变观念,促进完整的人的教育观的形成。2.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3.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我眼中教育家的素质和修养第三.教育家应该是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并且懂得教育管理的人。管理的三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经验管理:是建筑在管理者个人的经验之上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主体是个人,主要是通过有经验者起“传、帮、带”的作用,把长期积累的管理常识和管理窍门传授给其他人。经验管理依据是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和个人胆识与阅历,相对而言,程序简单、随意,没有较强的规则意识和制度观念。科学管理泰罗(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把科学管理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绩效主义像企业脓包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提出,绩效主义摧毁了索尼引以为傲的激情团队。绩效主义看似公平,但缺少内涵。它只能靠利益刺激,未能结成精神共同体,最终将走向平庸。无论任何企业,只要实行员工收入与绩效完全挂钩,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1.把学校看成有机的、“人的组织”,是培养人性的地方。2.从人性假设来看,学校把员工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着自我价值实现的“文化人。”3.“外圆内方”式管理。外圆指通过文化来实行好的管理,内方指制度的内化,慢慢把制度演变为一种习俗。文化是制度的润滑剂,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文化的润滑则难以成为自觉的人格行为,难以内化成为习俗。4.重视感情和价值在管理中的运用。以前强调要什么,不要什么,感到人是一种很被动的存在;文化管理通过感情、价值观的渗透,变人的被动为主动。对文化管理的探索1.2010年12月29日在铜仁职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中,我提出了“探索一流文化管理新路”的思路。2.铜仁职院党政办等部门在今年的工作中明确提出探索党政办文化管理(工作理念的凝练:“讲政治、讲学习、服务到位、乐于奉献”;笑脸服务工程的开展;集体活动平台的打造;关注每一个成员的发展;提出“行政工作专业化”的努力方向等等)。教育教学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教育教学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对文化认知不够;二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积淀不深;三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高。如果一所高职院校长期只重视技术不关注文化,那么,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甚至步入死胡同。按照管理学理论,管理有三个阶段:一是经验管理,二是科学管理,三是文化管理。当前高职院校教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