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的。(1分)2、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绿毯绿色渲染)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的事物来联想的。)4、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来到了草原上。)5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绿草如茵)和(青山绿水)6、一碧千里的意思是: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7、《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7、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8、在这段话中,采用了(描写和抒情)的写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从(小丘,羊群,平地)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写出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9、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表达了作者惊叹、愉快、舒服)的心情。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惊叹(赞叹)柔美(柔和)奇丽(绚丽)11、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的(羊群),“中国画”指的是(草原),这样写,让人感觉到(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让人赏心悦目。)。12、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草原的无限乐趣。13、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羊群本来是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而在老舍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14、这段主要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5页)15、“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16、“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X),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7、文中“翠色欲流”的“欲”字在字典里有四个解释:①欲望;②想要;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该是第(④将要)种解释。(2分)18、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答: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19、作者把草原和草原上的羊群分别比作无边的绿毯和白色的大花。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仿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20、“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B、数量词C、专一D、满,全(3分)“一碧千里”的“一”应取D解释;“一模一样”的“一”应取A解释;“高歌一曲”的“一”应取B解释。阅读选段(二),回答下面的问题。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洒脱)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襟飘带舞)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寂静)——(热闹)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2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自由或无拘无束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6、你从“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中体会到什么呢?答:体会到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7、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说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话,用美食款待我们。8、“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9、“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10、“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2分)“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④)。11、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3分)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白杨》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动摇。”1.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2、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3.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台风)。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1)(高大挺秀,直)(2)(坚强)(3)(不软弱,不动摇)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神态描写)6、这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另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7、造句: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说几句话。(交警叔叔、阿姨为了维护交通,保证道路畅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总是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8、“不管……不管……总是……”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什么?(16页)答: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默默无闻、坚强执著。9根据课文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参22页)微笑时,心里在想:(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严肃时,心里在想:(自己和孩子可不可以都扎根边疆,为边疆的建设做出贡献)“出神”和“沉思”,心里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又陷入沉思”,心里在想:(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浮起一丝微笑”心里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10、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那里)来工作;(西部开发)需要他们,就到(西部)来工作;(边境的发展)需要他们,就到(边境)来工作;(西部的人民)需要他们,就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来工作。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一望无际)的大戈壁(荒凉)的大戈壁(茫茫)的大戈壁(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生命力强)的白杨树(坚强)的白杨树(美丽)的新疆(富饶)的新疆(瓜果之乡)的新疆1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补充句子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他们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不知道(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13.“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是(解释说明)的意思,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既说(树)也说(人)。联系全文回答:爸爸在借白杨树表白什么?(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14、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7页)“高大的白杨树”指(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孩子们或者边疆建设者的后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说明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各种困难,在边疆扎根,茁壮成长。“浮起一丝微笑”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3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暗指(他们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句析):(爸爸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古诗词三首》1、《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代儿童的形象。我最喜欢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中______(谁),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诗句,细品析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前一个“一叶渔船”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一叶舟”,让我仿佛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间)牧童归来休息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先写(原野)和(笛声),从(视)觉和(听)觉给我们传达了一种轻松舒适的意境;后两句写(牧童晚归休憩)的情景,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展现了他(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境.4《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所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小池》5《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村居是词题。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他是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代表作《稼轩长短句》《冬阳童年骆驼》阅读(一)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1骆驼咀嚼的样子是怎样的?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2为什么“我的牙齿也动起来“?说明“我”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3、文中画“”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说明“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4从这一段的描述中你觉得小作者喜欢骆驼吗?喜欢,因为她说: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阅读(二)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