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三首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陕西西安).在江西、淮南诸使幕做过十年幕僚,后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曾内调为司勋员外郎,终迁中书舍人。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咏史诗成就颇高,诗歌成就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他们同为晚唐七绝成就最高的诗人。杜牧擅长诗,赋,古文,以诗成就最高。特别擅长七律和绝句。杜牧生当内忧外患的晚唐时期,有着经邦济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多政治性强,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戟杜牧译文: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和小乔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1、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2、山郭:靠山的城墙。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5、楼台:指寺庙。【译诗】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放爽朗的情调,清新俊逸的风格。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往往别具一格。前人评价杜牧的诗的特点:俊爽”、“俊迈”、“气俊思活”、“雄姿英发”、“情致豪迈”、“轻倩秀艳”、“豪而艳,宕而丽”等。杜牧的诗歌写作背景简介•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译诗:八月秋半的边地,胡人拉满了弓弦,惊散了雁群,发出哀叫飞向云天外。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要知道北方正当烽烟遍地,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自读诗歌,了解诗意,然后思考下面问题。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颔联中,诗人写汉代的“仙掌”、“长门”,有什么作用?起到烘托作用。以往昔的繁华来衬托今昔的衰败。突出大雁失群后那种凄凉的景象。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雁为何“哀”?到了第二年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好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A.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B.虽然南方人烟稀少,但是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须知”“岂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与其说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更象是对边地流民的劝慰与嘱咐。反复诵读后思考: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象征方法的运用。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香草美人等美好事物象征自我高尚情操;鸽子、橄榄枝象征和平;松菊象征高洁;杨柳象征离别等等二、要体会写作背景(作者为什么会怀古)一、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三、领悟感情{1.借古讽今.(讽刺,告诫)2.借古伤今.(感慨)}A、感慨盛衰无常B、感慨国运衰微C、抒发爱国情怀D、评价历史是非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四、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对比、自比)借景抒怀、直接叙史、直接议论抒情写作背景简介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从这首七绝的内容看,属()诗咏史朗读全诗,思考:1.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人、地、事?人:唐玄宗(685年-762年),、杨贵妃地:华清宫事:杨贵妃吃荔枝一事杨贵妃:生长于四川,喜食鲜荔枝,四川与长安相距甚远,故唐玄宗常派驿马飞送,劳民伤财,荔枝到长安色味不变。此诗写的就是送荔枝这件事。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2.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观点:讽刺批判统治者骄奢淫逸,昏庸无道语句: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朗读全诗,思考:3.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4.写作技巧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告戒当朝统治者勿贪图享乐而误国)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的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统治者的荒淫骄奢。读出诗人的情感——讽喻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亭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不期:难以预料。•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江东:指江南苏州一带。••译文•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