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行存在问题及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行存在问题及建议唐洁电话:13752826069重庆市开县河堰镇岩水中心小学[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行,无论对于农村整个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于农村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的推行现状不容乐观。为实现该课程在农村小学的有效推行,各农村小学需要从“学校管理层次”、“教师有效指导”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三方面做出努力。[关键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自然资源;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对于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状态,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必修课程,然而基于农村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教育基础的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在此提出几点个人的推行建议。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推行的必要性(一)基于小学新课程理念的明确要求小学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我们的课程实施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反对单纯的分数式评价,倡导教师作为合作者、指导者、协助者的角色。自古以来,很多思想者、教育家也十分强调直接经验对个体实践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社会性很强的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因此,国家明文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必修课。(二)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迎合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分数期望”,农村教育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教师仍过多地把教育视野放在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上,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往往以抵触的态度接受,进而忽视了课本之外,学生的亲历和体验。笔者认为,教育真正的发展应是能力的获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农村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现状;有助于推动农村小学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的重建,从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三)农村小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学生“从做中学”。在他看来,这个“做”即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实践可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探究真理。而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久而久之,培养起他们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并在一次次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管理方式等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起着塑造、建构、选择、调控等作用。相比城镇小学,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农村小学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更为沉重。大多数学生都由爷爷奶奶看护,而这些老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年龄较长,久而久之,农村孩子教育问题以及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愈发单一性地倾向学校。由于学生的活动空间仅限于校园范围,学生的生活内容较单一,学生的课余时间,仅限于重复性的跑、跳动作。再次,农村小学现代教学技术并未大范围普及,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也较少,因此,急需要一门新式自由的课程,为他们的发展打开新的视野大门。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推行的建议(一)基于学校管理层次的建议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各校管理团队的有力引导。而农村小学的发展,更加需要一个具有新式教学理念管理团队的推动。首先,各校教学工作管理者,应清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它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根本上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价值。其次,任何一门课,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开放式的课程,都不能只是学校、老师的“独角戏”。因此,学校管理团队要充分利用家校联系、文本资料,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强化教师、社会、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配合教育部门开展的相关培训,加强本校任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理论的培训,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再次,为该课程的开展给予经济方面,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并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为该课程提供制度保障。(二)基于教师指导上的建议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教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教师间的协作,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加强师资培训,各级教研部门也常常组织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能够尽快更新和重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等,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从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专职教师培训,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壮大教师队伍。针对农村教师所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环境,进行特定的适合农村学生的选题和活动设计的培训,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的实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的强力指导。这就要求任职教师,充分了解农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以此激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兴趣。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教师要设计整体方案,对本校学生经济能力,主题实施的可行性,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的掌控上等方面整体把关,避免假、大、空的现象,进而帮助学生筛选、提炼有价值的、可行的小课题,并提前预设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跟踪调查,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及时补充材料和解决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在落实成果汇报课上,教师要实现有效评价、并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机结合。以此,来实现教师在整个课程活动环节的有效指导。学生的视野较狭窄,大多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零用钱,每周仅为1-5元。因此,在前期指导中,若对于活动经费需求大,实施时间需求长的主题,教师应予以否定。如学生活动主题选择为“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政治研究”等深度课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则太难了,学生定无从下手。(三)基于家长观念上的建议家长同样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然而,在农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理解支持。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让人看不到“成绩”和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各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其次,农村广大的家长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重语文、数学、英语,轻其他学科的倾向依然相当的严重。最后,再加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们只想看到的是你上的这种课能不能对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提高分数,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就不很积极,无形中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不得不有所顾虑,从而畏首畏尾,被动应付。(四)基于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建议相比语文、数学这两门学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不受文本资源的限制,更为强调的是各校的自主选择,依据具体情况,突出“校校不同,班班不同”的特点。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程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顾建军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书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领域有三大块,一为课题研究类(如环境生命科学研究、国家历史探讨);二为社会实践类(如社会服务、敬老募捐活动);三为生活学习类(如食品制作类)。而在农村小学,基于资金的限制,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等等瓶颈,为了实现综合实践课程在农村小学的有效实施,各校力必得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各校的特色。1.跳出书本,牵手“农村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这种复合不是来自教师的人为复杂化,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对实践活动主题更为深入认识和挖掘过程,需要以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密切学生的生活联系。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属于游乐园,而农村里的孩子则属于大地,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应立足学生已有的农村生活,跳出书本,摒弃农村学生遥不可及的“城市童话”选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年龄阶段为9-12岁,所有学生都有下地干农活的经验,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确定为“生产劳动体验”,并就其劳动过程中运用到的劳动工具,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2.亲近自然,体现“浓浓田野味”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是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笔者认为,基于农村小学的经济基础的限制,以及农村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野生蘑菇,空中飞鸟,水中鱼虾等等教学内容随处可见。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托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让学生亲近自然。除了在充分发掘本校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放眼校园四周,都留有两方空地。因此,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可选择“培养学生建立实验园,如花卉种植,树苗培养,美化校园等”。走出校园,放眼望去,则有广袤的自然资源,如连绵起伏的山川、一望无际的田野。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开发贴近农村生活的活动内容,体现出浓浓的“田野味”。如水稻的培育、烟草的种植、蔬菜的生长、昆虫的分类等等。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从实践中磨练生活的意志,又可以在这本“活书本上”,内化科学知识。3.扩宽视野,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开展中,为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推行的有效性。各农村小学,还应扩充视野,挖掘出具有特色的活民族文化资源,以此体现该课程的丰富性。如我校生源覆盖面积较广,乡土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基础,如姓氏研究,食品文化研究,乡俗文化的研究。在姓氏的研究中,该乡姓氏文化历史悠久,而且支流较多,以此便可衍生一系列的研究主题。乡俗文化研究中,我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之一则有“红白喜事的研究”,红白喜事,各地时有举行,学生也早已司空见惯,但对于其多年来形式的演变以及人们重视程度上的变化,则仍有很大的研究视野。4.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背景和条件。而且课程资源本身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等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在具体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各校可根据实际,从本土化出发,遵循针对性、整合性、经济性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日常活动,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以及学校生活中的日常礼仪、科技、特长、文体活动等资源;学科渗透过程中的资源,如生活与数学的整合,语文教学中历史题材的事例,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参透、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这种整合所产生的方法、形式、途径、手段等。校内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与设施、各种生产服务行业等资源以及学校常规教育中的综合教育资源,如礼貌、礼仪、礼节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心教育等。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行,无论对于农村整个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于农村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呼吁各农村小学把综合实践课程纳入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当然,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尝试,困难与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各教学工作者在困难中勇敢前进,在问题中稳步行走。【参考文献】[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