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影响其发展前途的三种关系【作者简介】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北京100732)【内容提要】本文深入探讨了21世纪初影响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发展前途的三种主要关系:传统与变革的关系,议会内与议会外活动的关系,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的关系。较详细地分析了两种不同变革类型的欧洲共产党在处理这三种关系上的理论和实践抉择,面临的相同和不同的问题,以及对其发展前景的意义。【关键词】欧洲共产党/战略抉择/发展前景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在21世纪初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它们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和形势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共产党自身理论与实践战略的调整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影响因素既包括党内国内的,也包括欧洲和世界范围的。分析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复杂的因素。对发展前景的瞻望不能简单地主观臆测,不能武断地肯定或否定,而要努力分析这些共产党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战略策略。这里着重探讨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在三种主要战略抉择上对其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一、坚持传统与进行变革的关系如何处理坚持传统与进行变革的关系,是决定共产党的面貌和发展方向的主要问题。苏东剧变后,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整,主要是在处理这一关系上有较大不同。相对来说,希腊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等坚持传统原则较多,而法国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等则坚持传统原则较少,调整变革的幅度较大。两种类型的调整变化都是共产党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探索努力,关键问题在于:是把坚持传统和进行变革看作是彼此冲突对立的,还是相互关联促进的。有的研究者认为,西欧国家共产党在坚持传统和进行变革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狭小,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例如,美国学者弗兰克·威尔逊就这样评价说:“在西方,共产党被其他政党锁定在左—右政治谱系中固定的位置上。它们的运作空间被其他长期存在并获得成功的左右翼党派所限定。”[1](P110)他认为,尽管共产党试图不使自己的左侧存在对手,但这里仍然有较小的托派组织和无政府主义党派与其竞争,限制了共产党向更为激进、革命的立场转变。在共产党的右侧,存在着具有长期历史传统和大量选民的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如果共产党试图向右转变,持较为温和的立场,那么它们就面对着这些强大的对手。就是在共产党周围的相同位置上,也存在着倡导环境保护、妇女权利、学生权利、公民权利等各种新社会运动组织和派别。这样,由于政治空间几乎被其他党派全部占据,共产党重新界定自己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苏东剧变后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调整发展的经历表明,坚持传统较多的一些共产党仍在稳健地恢复发展,并没有沦为边缘化的小集团,像葡共、希共等;进行变革幅度较大的一些共产党也有新的作为,并没有不可避免地蜕变为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看社民党的颜色行事。如法共、意重建共、西共等。而且,前者并不是固步自封、僵化教条,而是在坚持传统原则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正确道路;后者也仍然坚持共产党的名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尝试探求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形式。由此可见,把共产党坚持传统与实行变革对立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共产党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当然,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在处理传统与变革的关系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探索中逐步解决。它们要在21世纪初的欧洲政治舞台上继续存在和发展,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重新塑造自己“左翼中的左翼”之形象。目前,西方许多2左翼人士在积极讨论如何建立“新左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挑战,共产党也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既要同其他左翼一道构筑同右翼斗争的阵线,又要确立自己的鲜明身份和独立地位。坚持传统原则较多的共产党,其身份特征和定位相对来说较为明确。它们仍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有的党也坚持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和理论路线都较为稳定、鲜明。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把传统的理论原则与时代变化和本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理论为本国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转变为对日常实际斗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针和政策。以葡萄牙共产党为例。葡共在苏东剧变后仍然坚持以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和劳动者之先锋队的性质和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此同时葡共强调,马列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对新事物、新情况、新进程和新的发展动向做出回答,要同实践和认识的不断进步联系在一起,并认为葡共既要同教条主义也要同机会主义划清界限。但葡共目前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本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适应本国国情和人民的要求,使自己坚持的马列主义原则不流于口号,不失之教条。2002年,曾在半个世纪多的时间里担任葡共第一领导人、88岁高龄的阿尔瓦罗·库尼亚尔,呼吁以卡洛斯·卡瓦洛斯为总书记的葡共进一步兴起变革之风,主张解决党内存在的理论脱离现实的问题,扩大党内民主,去除僵化、压制性的纪律,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他认为党要在坚持共产主义原则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革,采取对广大民众有意义、有价值的路线。[2]葡共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是欧洲发达国家坚持传统原则较多、力图稳健探索的共产党共同面对的挑战。能否正确处理和解决,对其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变革幅度较大的共产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则与前者不同。它们“超越”传统原则较多,理论政策变化较大,在探索适应时代变化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内容、新模式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法共的“新共产主义”理论,意重建共的“重建替代性左翼”方案等。它们的探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在打破传统的同时,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明确指导思想和纲领,而不是成分庞杂、含糊不清的理论混合物。它们提出的新的观点和主张,同样面临着被民众认可和接受的问题。实现不了这一点,理论政策的调整不仅不能收到积极成效,而且使党内思想混乱,派别斗争不断,削弱了党的斗争力量。法共、意重建共等在苏东剧变后就一直受党内派别争斗、分裂问题的困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它们由于放弃传统原则较多,被部分选民认为是与其他政党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过去的那种“左翼中的左翼”的身份已模糊不清。这样,它们不仅难以从其他政党那里争取来新的选民,而且会失去自己的传统支持者。2002年法国大选时,法共的一些传统支持者转而投其他政党的票,甚至有的投了极右翼政党的票,以表示对法共含混折衷的纲领和政策的不满。可见,对于变革幅度较大的共产党来说,也必须重新反思坚持传统与进行变革的关系,重新审视既有传统中有哪些是可以作为自己发展变革的资源。二、议会内竞选与议会外群众运动的关系通过和平民主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是欧洲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共产党的共识。而践行这一路线的最为便捷的途径,就是利用西欧发达的议会民主制度,通过议会竞选,争取参政或执政,逐步推行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但另一方面,共产党作为“左翼中的左翼”,停留在议会内的竞选争夺是不够的,只有在议会外充分、广泛地发动和领导群众运动,才能有效地同右翼进行斗争,才能把自己同其他政党区分开来,塑造自己独立的形象和地位。如何正确处理议会内竞选和议会外斗争的关系,是西欧共产党当前面对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西欧共产党在历史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在处理议会内外活动的关系上,提出过许多富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和论断,在政治实践中也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意共曾经赢得过30%多的选票,法共曾赢得过25%多的选票,合法后的西共和葡共也各自在国内赢得过13%左右的3选票。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它们在探索中始终面临着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过多投入议会竞选活动,忽视群众运动的开展;过多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忽视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变化之深层规律的把握;过多为局部的、短期的选举成绩而向社民党、甚至有时向右翼妥协,忽视自身特征和独立地位的维系;过多关注具体、琐细的竞选纲领和方案的实用有效,忽视长远战略和目标的制定等。苏东剧变后,坚持斗争并调整变化的西欧共产党,特别是变化调整幅度较大的共产党,仍需解决这些围绕议会内与议会外活动之关系而存在的诸多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它们在21世纪初的发展前景。诸如法共、意重建共等变化幅度较大的共产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致力于建立新型的共产党组织,从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党的地位和作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主张。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它们努力以新的形象吸引和赢得民众的支持,在议会内与议会外斗争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变化幅度较大的共产党在政治活动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为适应议会选举的需要而淡化了许多标明自己独立身份的东西,使得一些选民认为它们已经变得同其他政党没有什么区别,“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称谓只是符号而已,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席位,为了参政或执政。为了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吸引选民,这些共产党的新纲领包容性很强,但由于在指导思想和目标上失之明确,在一些具体内容上同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纲领差别不大,使得原有的选民感到无所适从,在选举中为表示不满,转而投了其他更激进政党的票。现在法共、意重建共等对自己的政治活动进行反思,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肯定共产党积极参加国内选举活动重要性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和判定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优势是在议会内还是在议会外。法共在2003年4月的三十二大上,对其政治战略优先点作了重新考虑,体现了其处理议会内外活动之关系的新发展动向。会议要求法共在今后把人民运动提高到法共战略的首要地位。会议报告反思了法共近几年的政治活动,认为从1997年法共参政以来,与社会党靠得太近,越来越显得是“社会党的左翼”,丧失许多法共自己的特征,这是法共大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法共要汲取教训,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发展人民运动放在法共工作的首要地位。特别是要反对解雇,保障劳动者的受教育权、住房权、医疗权等,维护劳动者的权益。[3]这表明法共希望在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上作出更为切实的努力。法共议员代表、党内“重建派”的领导人马克西姆·格里梅茨,在分析法共选举失利的原因时则很激进,他这样说:“工人阶级期望在共产党那里获得每一样东西,他们也确实应该如此,因为这是我们采取行动和进行斗争的使命。当共产党把自己完全束缚在参加政府上而其他什么也不说不做时,我们没有做到本应该做的。”“所以我们缺少有计划的政治前景,与此同时却抛弃了共产党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本是保证党毫不妥协地捍卫人民的利益,同他们一起进行争取权益的斗争。我认为,党应放下在议会里的议案,而去开辟自己的政治前景,这是问题的核心。”[4]在2003年4月接替罗贝尔·于领导工作的全国书记玛丽—乔治·比费,曾在2002年4月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后的法共全国委员会上总结说,法共参加政府的战略是正确的,不是导致法共选举失利的根本原因,但法共应积极总结历史上参加政府的经验教训,真正为变革社会做出贡献,真正采取实际行动捍卫广大民众的利益,“我认为诸如某些问题是我们计划的支柱,即增强以下方面的要求: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和民主化,争取雇佣劳动者的权利和权力,就业保障和培训,直接参与制民主的发展,承认并给予青年以充分的地位,等等。”[5]这表明法共在确定未来战略时开始强调以实际的社会斗争成效为落脚点。意重建共在苏东剧变后经历了与中左政府的合作,也经历了与政府的分裂,经过反思,在2002年4月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文件指出,党的注意力从议会政治领域转向社会政治领域,从对参加政府的重视转向对社会力量、群众运动和群众斗争的重视。意重建共中央委员保罗·费雷罗在2003年2月接受世界社会主义网站记者采访时,强调了重建共以开展捍卫劳动者权利运动为重心,群众斗争和议会活动相结合的策略。他总结重建共的经验时认为,意重建共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策略是,在社会运动和群众组织动员方面,要保持和进一步发挥积极斗争的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