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特点【名词解释】精神障碍护理学:是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实践指南和理论依据,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社会功能和心理的全面康复。【简答】精神障碍护理学学科的特殊性:(1)精神障碍护理学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2)精神障碍护理学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3)精神障碍护理学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更好地帮助患者适应精神障碍的生活。(4)精神障碍护理学更加突出对患者躯体、攻击、自伤(杀)等风险因素的评估。【简答】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任务:(1)为精神科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奠定理论基础。(2)为精神科专业护理的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操作规范或指南。(3)为精神科专业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循证而专业的方法和制度,为病人提供舒适、温馨、安全的治疗环境。第二节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简答】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护理目标:(1)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认识疾病带来的困扰。(2)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保持、提高、改善自我照顾的能力。(3)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维护自尊及安全。第二章护患沟通概念第一节护患沟通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则【单选、名词解释】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简答】护患沟通的作用:(1)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2)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3)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简答】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1)护患沟通以患者中心。(2)护患沟通具有保持关系的职业化特征,即护患关系应当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二节护患沟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考试大纲对本节内容不做考核要求,考生可灵活掌握。第三节护患沟通的基础【单选】护患沟通时需要遵守的医学伦理原则有保密原则、不伤害原则、公平原则、有利原则。【名词解释】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深入他人的内心的世界,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认识其思想,体验其情感,并产生共鸣。第四节护患沟通的执行和技巧【单选】非语言沟通技巧包括仪表、仪态、眼神、合理的距离。【单选】耐心的倾听是建立信任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的最直接途径。【单选】护患沟通的准备阶段包括仪表转杯、心态转杯、环境准备,从打招呼开始。【单选】深入阶段的护患沟通的主要阶段,几乎所有的沟通技巧都在这个阶段运用。此阶段的主要沟通任务是深入了解与沟通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理解这些信息度对于护理的价值,最为最后决定的依据。第五节应对冲突危机的沟通原则【简答】应对冲突危机的沟通原则:(1)采取保证安全的一切措施(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3)让患者消气。倾听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4)合理的示弱(5)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来进行沟通。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第一节精神障碍的概念与病因【名词解释】精神障碍:是指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体出现的各种精神活动紊乱,表现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第二节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原则【简答】精神科的诊断原则: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精神检查所获得的资料。第一步,确定患者的症状,将相关的症状聚类,得出症候群或综合征,也就是症状学诊断;第二步,结合发病的有关因素及病程特点,遵循诊断分类系统规定的标准,进行疾病诊断,再与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相鉴别。第四章精神障碍症状学第一节概述【单选、名词解释】精神障碍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是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它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基础。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名词解释】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名词解释】直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印象。【病例串选择】幻嗅指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往往引起患者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如患者坚信他所闻到的气味是坏人故意放的,从而加强了迫害妄想,可表现为手掩鼻或捏鼻动作,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名词解释】思维:是人脑对客户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阶段。由感知所获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单选】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异己体验和预言障碍。【病例串选择】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的联想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词语杂拌。对监狱精神分裂症。如在意识障碍的别井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之为思维不连贯。【单选】异己体验的共同特征是思维的归属性不属于自己,也不受自己控制,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病例串选择】思维被揭露感或被洞悉感指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还未表达就已被人知道,尽管患者说不清自己的思想是如何被探知的。如果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毫无隐私可言,成为思维被广播。【简答】妄想的特征:(1)思维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2)患者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疑,不能被事实所纠正,与其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称。(3)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4)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不为任何集体所共有。【单选】妄想按其起源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名词解释】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名词解释】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视,是在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个基本过程。【单选】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个基本过程,按时间分为瞬间记忆、近记忆和远记忆。【简答】定向力的分类:(1)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的判断。(2)地点定向或空间定向:指对所处地点的判断。(3)人物定向:指辨认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者的关系。(4)自我定向: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名词解释】双重定向:是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任务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型的判断或解释。【简答】对自知力的判断:对自知力的判断包含3个层次:(1)自我认识:感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或者跟周围大多数人不一样了。(2)归因:认识到这种不一样是由于患精神疾病的结果,而不是身体不是或者环境所致。(3)对治疗的态度:认识到这种精神疾病状态需要治疗才能奏效。第三节常见精神障碍综合征【单选、名词解释】奥赛罗综合征:又称病理性嫉妒综合征。以坚信配偶布阵的嫉妒妄想为核心症状,多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基础。患者以许多似是而非的证据证明其配偶另有新欢,为此反复侦查、盘问、跟踪、拷打,症状可持续数年,可能发生攻击行为,甚至杀死配偶,多见于妄想症障碍。【单选,名词解释】柯萨科夫综合征:又称以往综合征,表现为近事遗忘、错构、虚构和定向障碍,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第二篇各论第五章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第一节概述【简答】脑执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1)急性广泛性认知损害,即谵妄,以意识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2)慢性广泛认知损害,即痴呆。(3)特殊的综合征,包括遗忘综合征第二节谵妄【简答】谵妄的临床表现(1)定向障碍。(2)注意缺陷:注意力容易转移或难以集中。(3)记忆损害:短期和长期记忆都受损。(4)认知障碍:通常出现错觉或幻觉,可以是听觉或视觉的,但后者更为常见。(5)思维和语言障碍。(6)情感不稳:情感反映不稳定可表现为焦虑、恐惧、害怕、生气、愤怒、悲伤、情感淡漠、欣快。(7)精神运动障碍:在精神运动行为方面出现改变,变现为高活动性,低活动性或混合性。(8)睡眠/觉醒周期紊乱。(9)躯体检查常表现为缺乏异体特征(10)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脑电基础频率的减慢。第三节痴呆【名词解释】痴呆:是一种获得性的,通常以下不可逆的、逐渐开展的总体认知功能缺损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简答】痴呆的治疗:(1)促进认知功能的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药、NMDA受体拮抗药等。(2)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3)治疗伴发的躯体疾病。(4)非药物干预:①心理支持②功能管理③社会管理第四节阿尔茨海默病【名词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闹变性疾病,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起病缓慢,逐渐进展,临床以痴呆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例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1)记忆障碍:是阿尔梅海默病的早期突出症状或核心症状。其特点是近事遗忘先出现,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对原有工作不能胜任。主要累及短时记忆、记忆保存和学习新知识困难。早期有的患者对于自己目前的状况有一定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记性不如以前;有的试图弥补或掩饰自己的记忆缺陷;有的则持否定态度或归咎于他人。(2)视空间和定向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之一。(3)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障碍成特定模式,首先出现语义学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用词不当。讲话絮叨,病情赘述。可以出现阅读和书写困难,进而出现命名困难。最初仅限于少数物品,以后扩展到普通常见的物体命名。言语障碍进一步发展为语法错误、错用词类、语句颠倒,最终因素也受到破坏而胡乱发音、不知所云或缄默不语。(4)失认和失用:失认是指感觉功能正常,但不能执行运动,表现为不能正确完成系列动作。(5)智力障碍:全面的智力减退,包括理解、推理、判断、抽象、概括和计算等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思维迟钝缓慢,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不能区分事物的异同,不能进行归纳分析等。(6)人格改变:通常在额叶,颞叶受累的患者中出现,或是既往人格特点的发展,或向另一极端偏离。(7)进食、睡眠和行为障碍。(8)错认和幻觉:可出现错认;少数患者出现幻觉,并与之对话。有的患者出现幻视,多出现在旁晚,应警惕幻视可能是与痴呆重叠的谵妄的症状出现。(9)妄想:多为非系统的偷窃、被害、贫穷和嫉妒内容。也可以出现持续的系统性妄想。(10)情绪障碍:情感淡漠是早期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的抑郁心境,还可出现欣快、焦虑和易激惹。(11)灾难反应:患者主观意识到自己智力缺损,却极力否认,在应激的状况下产生继发性的激越。一旦被识破或对患者的生活模式加以干预,即出现突然二强烈的言语或人身攻击发作。该反应的中止和发作往往都很突然。(12)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晚期患者。第五节脑血管性痴呆【单选、名词解释】脑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综合征。由于梗死灶多发导致的痴呆。称为多发梗死性痴呆,即过去所谓的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多在中老年起病,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多呈阶梯式发展,常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第六节遗忘障碍【名词解释】遗忘障碍:是以记忆损害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表现为学习新信息和回忆往事存在困难。第七节谵妄患者的护理【病例分析】谵妄患者的症状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谵妄患者应检测生命体征变化,每四小时测生命体征一次,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积极处理;随时官场患者意识清晰度的变化,检测患者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观察患者双侧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的变化,及时发现脑疝的前兆。另外,还要观察意识障碍患者有无昼轻夜重的特点。(2)观察患者皮肤弹性及尿相对密度:及时发现脱水、电解质絮乱等征兆;注意输液的速度和输液后的反应,防止输液速度加快或输液量过大引起循环负荷过重,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3)帮助患者增强认知能力:帮助患者辨认环境;稳定患者情绪,对于躁动、易激惹的患者应随时巡视。(4)药物护理:口服药以后检查患者口腔,确认药物已服下,还要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并积极处理。第八节痴呆患者的护理【病例分析、简答】痴呆患者的护理问题:(1)有暴力和攻击行为危险与慢性意识模糊有关;与幻觉、妄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