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战略调整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欧盟对华战略调整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姓名:阎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夏友富20070401欧盟对华战略调整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作者:阎冬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似文献(5条)1.会议论文何兰中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及其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2003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欧盟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并对中欧(盟)关系进行新的定位。1998年中欧(盟)首次首脑会晤把未来中欧(盟)关系定性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此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高层互访不断,为全方位改善和发展中欧(盟)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双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质的飞跃。目前的中欧(盟)关系,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有成效的是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未来的中欧(盟)经贸关系中,既蕴含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因此,本文研究正确认识中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冷静分析各种矛盾因素,及时把握机遇,勇敢面对挑战,对于我国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2.期刊论文荣朝霞中荷经贸关系:现状与走向-国际经济合作2007,(12)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欧经贸关系迅速升温.2006年,中欧贸易额超过2700亿美元.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欧洲舆情对中国经济威胁论、机遇论、责任论等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下,为统一和明确荷兰政府和各界对中国崛起的政策取向和态度,2006年荷兰政府出台了对华政策文件和对华经贸政策文件,2007年荷兰有关机构又出台了中国崛起的专题研究报告.3.学位论文彭武元欧盟对华新政策与中欧经贸关系2000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欧盟对华新政策.首先介绍了欧盟一体化建设取得的三个方面的新进展,然后回顾了欧盟对华政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欧盟对华新政策文件进行了全面的评析.第二部分:欧盟对华新政策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在详细介绍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欧盟对华新政策对中欧经贸关系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推进中欧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这包括:进一步推动中欧政治关系发展;尽快解决中国加入WTO问题;运用法律手段抑制欧盟对华反倾销行为;进一步吸引欧盟对华直接投资.4.期刊论文张锐欧盟对华新政:胡萝卜与大棒并用-大经贸2006,(11)从对中国皮鞋开征高额的反倾销税,到向世贸组织状告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再到对中国的电子玩具和打火机实行严控和限售,欧盟在过去几个月内向中国产品打出了一系列贸易制裁组合拳.而就在中欧贸易处于多事之秋的关口,欧盟于10月24日出台了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更多的责任以及竞争与合作--欧盟与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等两份对华政策(下称新政)的最新文件.无疑,这一代表未来十年欧盟对华态度的风向标给中欧经贸关系制造了许多从前没有的期待.5.学位论文李计广欧盟贸易政策体系研究2007抛开政治层面的隔阂不谈,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欧盟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大国”。与同为大国的中国相比,双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双方都有很高的贸易地位和贸易依存度。欧盟作为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世界第一大区域性集团,其贸易政策发展的已经很完备,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而言有诸多的可资借鉴之处。“大国”的贸易政策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框架和构成如何?运作机制有何特点?如何进行绩效评估?对中国有何借鉴之处?这些都是本文力图予以回答的问题。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欧关系成为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此背景下,现实需要对欧盟的贸易政策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作深入的研究。论文的脉络围绕内部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两条主线展开。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的贸易政策有特殊性,不仅有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其成员国之间尚存部分贸易政策,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贸易政策日益延伸到“国内”政策领域,对内与对外贸易政策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从现实情况来看,欧盟内部贸易政策的导向是“一体化”,对外贸易政策的导向则是“自由化”。从经济学理论上来看,其本质都是倾向于打破贸易和投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尝试在统一的框架下对其进行研究,但在不同的章节也有所不同,毕竟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具体地,在分析其框架时和具体实施时,把内部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分开来谈,但在决策机制和绩效评估部分则统一起来分析。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言。导入问题之后,进行了文献综述,说明了文章的主线和脉络、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欧盟贸易政策的演变及框架。分别以历史的脉络对欧盟对内贸易政策和共同商业政策的演变做了回顾,最后从各个层次对欧盟对内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框架进行了疏理。对内贸易政策自部门一体化起步,之后转向全面的共同市场建设,《白皮书》与《单一欧洲法令》是停滞之后的重新启动,经济与货币联盟则使一体化再上新台阶。对外贸易政策的缘起始自《罗马条约》对共同商业政策基本原则和框架的规定,但也埋下了范围之争的种子。《单一欧洲法令》和《欧洲联盟条约》进行了非常有限的修订,《阿姆斯特丹条约》仅取得“最小限度的进展”且争论悬而未决,《尼斯条约》只是取得了有限的进步,直到《宪法条约》对共同商业政策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欧共体历次扩大对共同商业政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扩大使得欧共体需要在贸易政策中内化新成员的利益,同时需要处理扩大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并进行补偿谈判。尽管有种种疑虑,但从结果来看,“欧洲堡垒”并未出现。对于对内贸易政策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关系,共同体规定了“对应的逻辑”(TheLogicofParallelism)。《宪法条约》规定了一致性原则:对外行动不同领域之间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对外行动与对内行动之间的一致性,即在联盟没有内部立法权力的领域,也没有权力缔结国际协定。第三章为欧盟贸易政策的决策机制。首先提出了一个政策决策的三层次分析框架,之后对每个因素展开进行了分析:政治体制和决策制度、成员国政治、欧盟层次政治、国际层次政治、利益集团。政治体制决定了政策决策的制度结构。决策制度(包括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则规定了决策参与者或影响者进行利益表达和寻求利益的渠道和机制是什么。欧盟的政治体制和决策制度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的,虽然这些法律的形成过程也经过了复杂的决策过程,但一旦这些法律得以通过便相对固定下来,为政策决策提供制度性框架,成为决策体制的核心。欧盟贸易政策决策机制的核心是三层次模式。第一层次是成员国国内政治。第二个层次是欧盟层次,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欧盟政治:成员国之间的讨价还价、欧盟机构在讨价还价中起调节作用并发挥自身积极的作用。最重要的两个欧盟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和欧委会。第三个层次包括国际层面上与欧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角色和力量,尤其是欧盟的贸易伙伴和WTO。利益集团对三个层次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三个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也没有统一的模式。本章勾勒出了一个粗略的分析框架,但事实上欧盟的决策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在不同的政策领域,决策机制的性质可能就有所区别。学者们倾向于用政府间主义主导和超国家主义主导来做粗略的划分。一般而言,政府问主义更加适用于修改共同体条约、缔结国际协定等重大谈判;而在那些非重大事务的决策中,或日常决策中,如贸易救济措施,超国家机构则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主要作用。第四章为欧盟贸易政策的实施。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说明和评估,分三个维度对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进行了说明:单边、双边/区域、多边。自统一大市场宣告建成之后,欧共体继续在单一市场建设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先后发布了多个行动计划和战略。但欧委会的评估结果显示,内部市场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总体而言,欧盟内部市场一体化的进程远未完成,尤其是服务一体化进展缓慢。论文从多边、双边/区域、单边三个维度概括了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情况。在多边,欧共体逐步成为WTO的领导者,总体上遵守WTO的规则,它积极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在双边/区域层次,欧盟拥有全球最庞大、最复杂的优惠协议网络。这些协议深受政治考虑的影响。在单边层面,欧盟通过普惠制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即影响力和控制力)。从具体实施来看,欧共体内部贸易政策的趋向是一体化,外部贸易政策的趋向则是自由化。但从侧重上来看,内部一体化毫无疑问是首选。第五章为欧盟贸易政策的绩效评估。建立了贸易政策绩效评估的一般框架,分别从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两个方面予以评估,并最终得出了“大国优势论”的结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研究领域中,大国较之小国往往受到更多的青睐。尽管实证和经验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争论,但在理论上确实存在着“大国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增长方面,在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方面都有小国无可比拟的优势;二是在经济安全方面,大国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以抵御国际风险,具体地,资源禀赋更为丰富,生产体系更为完备,更为多样化,这使得某个部门的冲击对产量和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贸易依存度较低,从而不易受国际贸易冲击的影响;能够对出口商品起“蓄水池”作用;有更多的“内需”可赖;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内回旋余地较大;往往是国际规则的制订者,在国际谈判中具有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往往能够赢得贸易战。这些优势同样适用于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第六章为中欧经贸关系及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完善。首先从历史的脉络分析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尤其是重点分析了欧盟新出台的对华政策文件,之后分析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及中欧摩擦情况。最后,提出了从各个层次完善中国的贸易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一是对内挖掘“大国优势”,二是实施中国自己的普惠制战略,三是构建中国自身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四是在多边谈判中选择成为“搭便车者”更为现实。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9a531de-116a-4c81-9efa-9e24013c520d下载时间:2010年11月4日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