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在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科学。分子原子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2.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________和________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并编制出___________,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___________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原子论分子学说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绿色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微观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一般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外观现象本质区别举例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变化时有无其他物质生成如水蒸发、蜡烛受热熔化等如蜡烛燃烧、铁的生锈等【思考感悟】有发光、放热等明显现象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提示:不一定。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等不能用来作为我们判断变化类型的依据,关键是要看本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灯泡通电发光,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故为物理变化,又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虽没有明显的上述现象,但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3.注意: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化学变化硬度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变化过程的现象及对结果的解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用规则。①三不原则不能_____直接接触药品;不能__________________闻药品的气味;不得___任何药品的味道。用手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尝②节约原则未说明药品的用量时,液体取____________,固体取的量为_____________。③防污染原则剩余药品不能_________,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_________。(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①块状药品:将容器横放,用_____夹取块状药品放在_______,再将容器_________,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②粉末状药品:首先用药匙或_____取出,将试管_____后,把药品送到试管_____,然后将试管_________。1mL~2mL盖满试管底部放回原瓶指定容器镊子容器口慢慢竖起纸槽倾斜底部直立起来(3)液体药品的量取。①取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细口瓶手心紧挨倾斜倒放②取少量液体时直接滴加胶头滴管用清水清洗伸入容器中【思考感悟】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或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可以通过画简图的形式进行判断,如图所示。俯视时读数偏高,仰视时读数偏低。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45°1/3中上部外焰灯帽2/33.连接仪器装置(1)连接玻璃管与橡胶塞和胶皮管。把玻璃管分别插入橡胶塞、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然后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_______。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_________。用水润湿容器口压破容器(3)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单孔装置(如图)a.先_______________,b.双手紧握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导管放入水中气泡产生②双孔装置(如图)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双手紧握锥形瓶,观察,若导管口有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放入水中气泡产生4.玻璃仪器的洗涤(1)普通洗涤(以试管为例)。用水洗涤,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2)难溶物洗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洗去油脂;用_______洗去难溶性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最后用水冲洗干净。(3)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也不_________。热的纯碱溶液或去污粉稀盐酸聚成水滴成股流下一、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1.常见误区误区1:有变色、发光、放热、气体或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辨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变色、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往往是化学变化中产生的现象,在变化类型的判断时,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误区2:物质的性质需要在变化中体现,因而物质的变化即是物质的性质。辨析: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时,常用“可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如“铁丝生锈”、“铁丝易生锈”,其中前者为变化,后者为性质。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性质变化。决定反映2.注意事项(1)不能把现象描述为结论。现象是物质变化时伴随产生的,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为“生成黑色固体”,不能将现象叙述为实验结论,如“生成四氧化三铁”。(2)状态变化不包括生成气体或沉淀。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属于物理变化,而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般是由于化学变化而产生的现象。二、化学实验操作中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浓酸、浓碱流到实验台上浓酸:加碳酸氢钠溶液用水冲洗用抹布擦干浓碱:加稀醋酸用水冲洗用抹布擦干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浓酸、浓碱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浓酸:大量水冲洗涂3%~5%的NaHCO3溶液浓碱:用较多水冲洗涂稀硼酸溶液酸液或碱液溅到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请医生治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三、运用实验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4)实验探究。(5)收集与整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2.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通过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的实验现象。可以根据时间段把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1)变化前——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2)变化过程中——关注物质的变化。如是否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3)变化后——关注对于生成物的描述。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检验生成物所得的现象等。(4)对物质在变化前、中、后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高频考点】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物质性质类型的判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对物质性质与变化描述的正误判断等1.下列关于S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D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3.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1)燃烧(2)太阳能或生物能B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接金属作保护气D.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B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高频考点】根据图示判断基本操作的正误;错误操作造成的危害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基本操作中仪器的选择等5.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B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7.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样品的质量为16.7g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B8.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B.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C.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C实验探究【高频考点】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判断;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判断等9.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B10.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①实验②A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①实验②B研究CO2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①实验②C研究SO2是否能形成酸雨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①实验②D研究白磷燃烧是否需要O2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