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孙子学发展探源作者:邵青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刊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PLANANJINGINSTITUTEOFPOLITICS年,卷(期):2010,26(3)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8条)1.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袁世凯奏议(上)[C].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2.清朝文献通考.学校十六.3.孙子·计篇.4.陆修祜.孙吴兵法概论[M].上海:国专月刊,1936.5.陈和祥.评注孙子读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3.6.胡适文存(一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6.7.钱玄同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傅斯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J].北京:新潮,1919.9.傅斯年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0.顾洪.顾颉刚读书笔记(第9册)[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1.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2.刘邦骥.孙子浅说[M].济南:齐鲁书社,1993.13.先总统蒋公全集:第2卷[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14.澹云.孙子兵法要义[M].上海:广播周报,1937.15.陈启天.孙星衍校孙子十家注补订[M].上海:读书通讯.1941.16.邱祖铭.孙子兵法今释[M].上海:民族杂志,1936.17.钱基博.增订新战史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1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健于非闇研究2005时光流逝,使历史尘封。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回首民国及解放初期那段历史,往往时过境迁、人逝物非。我们只得重新翻阅那些被尘封已久,带着刺鼻气味的旧报纸、旧期刊和老画报,觅寻当时画家的足迹、言行,试图重新拭去覆盖日久的灰尘,使其显露出较为清晰的轮廓和本来面貌。清末之际,西风东渐,西方列强用鸦片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科学、民主、自由等观念的引入,西方的异质绘画样式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民国时,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打压,中国画坛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主张主动向西方绘画学习,引入西方绘画方法和样式,以此改良、改造中国绘画;另一种是坚守传统,挖掘中国古代绘画精华和艺术精神,向现代中国绘画渐变式地拓进。无庸讳言,他们双方是在“救亡图存”这同一情境下做出的不同选择。前者是为了“救亡”,后者则是为了“图存”。前者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现代绘画风貌的开拓者,他们得时代风气之先,引西入中融合中外;后者则是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过渡,是中国绘画文脉的延承并向现代绘画默默拓进者,他们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以此抗衡西方异质文化的侵入和打压。于非阁作为北平一地“传统派”的代表,他坚守传统,在中国的写实性绘画中延承了两宋工笔画的刻画精微、语默传神的特点。他兴废继绝,张扬着中国绘画的独特风貌,向传统绘画挖掘精华所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民间和自然。向传统索取灵感,向自然、生活索取素材。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后半生是致力改变文人画、写意画占主流,而院体画、工笔画被边缘化,渐趋式微的局面.他身体力行,尝试将文人画、写意画中的一些元素、意味融入其工笔花鸟画中,为工笔花鸟画的复兴起到了居功引领的作用。因此,也造就了他成为20世纪工笔画花鸟画坛大家的地位。2.期刊论文徐黎明.张淑芹论民国王学研究兴起的社会背景-科技信息2008,(26)民国时期王学研究的重新兴起,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救亡图存的中国近代社会主题.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剧烈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成为王学研究兴起的主要时代、政治和文化背景.3.学位论文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民国社会教育研究2007百年中国近代史,救亡图存是首要问题。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是挽救危亡的要略,国人认识到此并付诸实践,可谓抓住了国家的命根。清末以来,维新派、革命派的宣传和启蒙大多在知识界、政界发生效力,普通国民知觉甚少。民国时期,在诸多教育界人士的发起和推动下,在政府的多方支持中,旨在面向广大国民的社会教育持续进行了三十多年。民国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是近十年来一个学术成长点,以往论述罕有概观,可钻研的空间很大。本文力图爬梳史料,勾要提玄,搜求各类事业的内在关联,提炼宗旨,概括阶段特征,做出总体评价。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即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普通学校教育以外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共产党的社会教育和日伪政权的社会教育不在本文研究之列。笔者认为,通俗教育、平民教育皆属社会教育,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名异实同。社会教育是就施教的范围而言,民众教育是就施教的对象而言,是一个命题的两方面,而社会教育的名称较为适宜,因为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序列。本文出现的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等概念,得以统合为社会教育的范畴,不是依赖抽象的逻辑规定,而主要是用问题去统摄。这个问题就是“新民”的培养问题。第一章论述社会教育从清末继续推进到民国的根由。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民国社会教育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作新民”与“唤起民众”,这也是社会教育从清末继续推进到民国的根由。民国初期,晏阳发起平民教育运动,以“作新民”为宗旨,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四力兼备谓之“新民”。“唤起民众”的口号出自孙中山《遗嘱》,晏阳初说,平教会所努力的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唤起民众”的工作,国民党中央训练部也解释民众教育即是“唤起民众”。从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论,到梁启超的“新民说”,再到陈独秀的“救国新民”主张,进而晏阳初“作新民”和国民党“唤起民众”的口号,其培养新国民的思想一脉贯通。新式学校教育有很多成绩,同时不可否认产生了不良结果,主要表现有三:新式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模仿外国,由此造成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心理;学校教育缺乏中国化,所教所学与社会需要脱节;普及教育远远不够。民国所需要的教育,尤其是面向广大国民的社会教育,除了为民众自身解放外,更需要昂扬国民的民族意识,激发起民族自觉,使广大国民都能起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作新民”的口号更多体现了社会教育的价值理性,而“唤起民众”的口号则更多体现了社会教育的工具理性。两者都弥补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其同一性则是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最终完成救亡图存的使命。这正是本文的逻辑起点。第二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发展进程。通过对民国学者社会教育分期的总体纵向考察,得出两点依据:一是根据政权更迭,二是根据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据此,笔者将民国社会教育史大略分为四期:1912—1918年,社会教育的确定时期,因为此期特别注重通俗教育的推行,也称通俗教育运动时期。1919—1927年,社会教育的发展时期,因为此期平民教育盛行,也称平民教育运动时期。1928-1937年,社会教育的全面扩张时期,因为此期民众教育的提法盖过社会教育,也称民众教育运动时期。1938-1949年,因为此期处于全面抗战继而全面内战,所以称战时社会教育。对于中间两个个时期社会教育的内容,以往论著叙述较多,笔者重在概括其阶段特征。对于通俗教育和战时社会教育,以往论著涉及极少,笔者尤为着力,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三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行政包括制度的建设、机构的设立、人员的培养、经费的筹措划拨。对于前两个方面,以往论述较多。后两个方面尽管材料稀少,笔者作了简要梳理。第四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设施。民国社会教育实施机关可分学校式和社会式两种,属于学校式的社教机关与普通学校的设置不可相提并论,在教育对象、教材、课程、上课时间、目标诸方面多有不同。属于社会式的社教机关,如各类场馆等。除此之外,1940年代各级学校也成为办理社会教育的地方。其中,民众教育馆是综合的施教机关,民众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为单一的施教机构,设置遍及全国。科学馆、礼乐馆的设置虽属个别,但具有特殊性和极大的象征意义。所以笔者择取以上六类设施集中论述,分析了以往论著不曾涉及的一些问题。其中博物馆、科学馆、礼乐馆三项,以往论著中未见。第五章论述民国主要社会教育事业。民初社会教育以通俗演讲最为突出,平民教育运动初期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后期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内容增多,1931年教育部关于全国社会教育设施概况报告中列举三大类58项,几乎囊括普通学校教育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笔者主要择取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往论著很少论及的通俗演讲、识字教育、通俗读物、生计教育、社会体育、电化教育六项事业进行了论述。第六章分析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特点、成效、弊病及其制约因素。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由观览施教而入于分区实验、由农余补习而入于乡村建设、由补助的附属机关而入于正式的学制系统、由单纯的识字教育而入于全民的救国教育、社会教育学术化和组织化。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思想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设施为后世继续沿用,有关规程制度也是后来社会教育或成人教育的张本。成绩并非斐然,然决不能谓之无用。不能否认社会教育有若干收获和成就,但也不能不看到它曾遭遇了若干内在的和外在的困难和阻碍。民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施,本在纠正学校教育之弊,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存在差距,反生其弊,主要表现为:社会教育理论尚未系统化;社会教育事业“全面开花”;集中在城市,忽视乡村;实施方法多有不当。成效不彰,为国人所诟病,主要制约因素有三:社会经济方面,民国经济困难,财政吃紧,民众忙于生计:无暇受教。社会政治方面,民众与政府隔阂很深,社会教育若不借助政权就无力推广。社会心理方面,教育界多数人士囿于教育即学校的偏见,对于社会教育不独鲜见积极赞助,甚且消极地施以诽谤;社会教育人员残留士大夫意识,不屑与民众为伍;民众对社会教育多持怀疑、顾虑和敷衍心理,并未自动的求教育;社会教育是出于教育家的满腔热忱和国家的政策所需,并不是应着民众的要求,乃是施教者为主动,民众为被动。结语得出四点史识。从臣民到新民、公民,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高端目标;民本观、民力观是深藏在社会教育运动中的思想基础;民国社会教育发展历程的重心在于“挽救民族危亡”,并未以“民众自身解放’’为本位;民国社会教育属于改良范畴,但与革命一样,构成历史合力,同样促进了社会发展。4.学位论文李志农清末与民国时期西藏政治格局研究2005研究西藏在这四十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分析西藏地方这四十年间的政治格局,无疑能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由此,也能从西藏统治集团内部揭示西藏地方在英帝国主义唆使和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关系不正常近40年之久终不能走向“独立”的深刻根源。 本文提出和论证了以下观点: 第一,统一与分离,改革与守旧是清末及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政治格局演变的两组基本矛盾。前者为救亡图存,救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和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危亡;后者为革新图强,图的是西藏适应时代之潮流和世界之大势的发展。 第二,从总的趋向来说,救亡图存与革新自强两者是一致的,不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没有生存与发展,同样不进行改革,在旧制度之下就没有挽救危亡之路、之力、之策。但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西藏地方的两组矛盾错综复杂地相互交织。第三,围绕着统一与分离,在西藏地方内部产生了亲俄派、亲英派与内向派的斗争。围绕着改革与守旧,又产生了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斗争。第四,寺院集团是内向派的主体,他们主张恢复与中央的传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藏人民渴望结束与内地的不正常关系。但是,在他们的政治主张中也包含着守旧性。 第五,亲英派以世家贵族组成的俗官集团为主体。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5.期刊论文许在华.XUZai-hua中国现代武术观的历史流变-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2)新中国时期中国武术观不再强调武术救亡图存的意义,并淡化武术的技击色彩,但却延续了民国体育化、标准化的方向,并推进得更远.在改革开放后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之下,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