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的缺陷2009年10月31,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去世了!钱老一生为了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他留给国人的却是巨大的反思—“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这个棘手教育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始终相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国家也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前提在于国兴科技,关键在于国兴教育,教育为本。有人预言,我国将在大约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军事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文化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如果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质的飞跃,中国的现代化至少还需要一百年。作为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中国大学生,我一方面是这种教育的受惠者,同时也是这种教育模式的牺牲者。中国的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固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现有条件下也找不出一种比应该教育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然而,我国的这种教育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弊端,针对于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中国现存的激烈的就业压力,我谨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意见和看法。首先,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体制的缺陷。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的模式,中国自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同文馆以来,我国的近现代教育事业开始逐渐的发展起来,西方的一些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也逐渐地引入到中国,中国的近现代教育进入新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几千年应试教育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虽然在发展有过程中有过追求所谓的素质教育,但是十几年来,并未见成效,成绩仍然是评定的唯一标准。现在大学的门坎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模式也就是承认了只有继续上大学才会更有出路,更有出息,然而现实呢?它却与人们的最初想法大相径庭。二、教育的方式,上了十几年的学了,无论是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我们接受知识的唯一方式就是传统的上课制度,这种制度当然能够最大的利用社会资源,但是也会最大限度的抹杀个性和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是极具个性的,但是社会,学校的标准则是:不要妄想老师会去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老师。在这种思维,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该如何发挥出他们所拥有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一种只会做题,只注意理论而不会注重实践,缺乏实践的听话者。三、教育的公平问题所谓公平,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但是教育只要能够做到相对的公平也行呀,可是教育的公平却让人瞠目结舌,无法想象。这种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和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教育资源丰富,名校众多,每年的应届生人数相对于内部省份人数较少,而且试题卷的难度也相对容易。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人更有机会继续教育的机会,但是内部省份的大部分学生则竞争激烈,撞得个头破血流,但是落马者却是无数。教育的不公平表现得最为露骨的一点就是:不一样的教育资源,不同难度的试题卷、不同程度的激烈竞争和控制录取的人数的不同,两个同为一届的大学生,考着同样的分数,一个可以上名校,但是另一个也许就丢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熏陶下,你有好的能力,但是你不一定会考得好成绩;你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你不一定会报个好学校;你报了个好学校,但是你不一定选个你认为好的专业;也许你认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好的专业,但是毕业后,你才发现,你是彻底的失业了,因为你所学的专业人才饱和了。这个时候,专家出来了,劝你说道: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是学习怎么学习,学习适应等等的屁话,那早知道是这样,为什么要花费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还有大量的父母的血汗钱,难道学习只能在大学中进行,社会中不能学会适应了,难道一张文凭就这么重要,而最令人可恨的是,学费涨了,住宿涨了,扩招的人数多了,学校越来越有名了,但是文凭却越来越不值钱了,文凭的含金量下降了。也可以这样说,上大学就是一种投资,现在的情况是,你投入越来越多,但是产出却越来越少,而且股票的价值,仍然在下跌。问题是卡在中间的这些大学生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卖出,能卖出吗?不卖,继续持有,任凭继续下跌,划算吗?国家的政策走向。说得比较偏激一点,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很大程度来说,决定你命运的不在于你的才能,不在于你拥有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国家的政策走向。中国的政策,是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因为现在的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的各项都要围绕着经济转,即使是教育也不例外。扩招,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家进行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对以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处于一个暂时的困难之中,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寻找出路。就在这个时候,任职于亚洲银行的汤敏先生给政府相关部门写信,建议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扩大招生、提高学费,把原来计划外和计划内两种不同的招生方式进行并轨,其目的就是,让老百姓把钱从银行里拿出来花,以改变出口的被动局面,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有了这个政府认为万全的建议,于是乎,在全国范围内,高校的扩招一时成为风气,而高校扩招也带来的令人震惊的效果:一、高校数量越来越多,高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似乎为很多人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第二、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高校的入学率有了很大提高,入学率的增加同时也带动了高校自身的迅速发展,但是高校的学费也跟着大踏步,由1998年之前每年两三千元上升到现在的普遍六七千元的价格第三、高校扩招在当时减少了就业的压力,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都去上大学了。最后,国家高校扩招的另一个指向也悄无声息地实现了,那就是让老百姓把银行里的钱拿再来,投资在教育上,这可为国家省下不少的教育投入。在中国,大部分的人都是农民,他们没有固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微薄的经济收入也就决定了其消费的有限性,可以说,不是中国的农民不消费,不情愿消费。而是中国的农民要消费的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住房,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医疗保险等等,而这些花费往往会花掉其一生的心血。貌似繁荣的扩招为教育的发展貌似带来了新的道路,新的教育繁荣,但是问题也随即而来。一、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减轻了就业压力,但是随着高校扩招之势愈演愈烈,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许多学生们都陆续毕业了,这时,毕业生的薪资开始下降,文凭开始贬值,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广泛而普遍地出现。在社会平均工资不断上长的情况下,花了大本钱上大学的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却惊讶地发现,大学生的薪资越来越低,甚至出现3位数的收入。这不得不让要人怀疑,上大学真的值得上吗?二、学生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家庭,大家也许忘记了,在上大学之前,三年的高中花费仍然是不小的开支。虽然国家、学校也会为贫困生提供一定的助学补助,但是相对于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物价的不断上涨,这些补助已经显得无力。越来越多的特别是要供养子女上大学的农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境地。在农村有一个景象,外出打工的家庭往往有钱盖新房子,而要供养子女上大学的家庭却家境困难,显得寒酸,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无奈,在人们的心目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教育的投入太大了,以至于让广大农村家庭承受不起。三、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没有市场做导向,也就是说专业与就业很大程度上不对口,在一份对现代大学生做的一份问卷调查中显示,当被问及以后是否会从事自己相关专业的工作时,40%的同学表示不确定,还得看情况,这也明显暴露出来一个问题,教育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进行人力资源宏观调控的一部分,而真正的目的去不是培养能够独立适应社会的有能力的人。四、就业竞争异常激烈,除了大学生薪资普遍偏低,而现在家长们和学生们追求的文凭也在不断的贬值,这也就是说,家长们的盲目投资亏了,问题是谁又赚了呢?最后,这种扩招还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对立的情绪。就拿大学生来说,父母辛辛苦苦花子大部分心血,换来的却不是预期的结果,难免产生不安,易暴躁的行为。特别是当一个正规的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老板也许就是很多年前,自己早已辍学的同学,不知道会产生多大的心里不平衡。国家没有健全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留住人才的机制。中国教育的扩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这种教育的发展又带有国家进行人力资源调控的意味,也就是说它本身培养人才的目标会大打折扣。打个比方来说:近些年来,不光是高校扩招严重,同时,国家公务员、国防生,义务兵,大学生村官,基层等等都在进行扩招,这些都是国家进行人力调配的一种解决方式。这种人才培养在已经取消就业分配的情况下,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且不说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多少人才,学校专业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与市场企业发展相脱节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重复者甚多,缺乏企业素质,实践能力弱,竞争力不强。除此,中国的教育没有完善的留住人才的机制,中央党校的一位女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星条旗下的一流人才与站在五星红旗下的二流人才进行对抗,对抗的结果还用说吗?”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很难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才,而就算培养出有能力的一部分人,也是竭力出国,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与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好的衔接,大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本专业的人比比皆是。在这里需要谈一下中国的企业发展状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逐渐正轨,过去的单纯计划经济已经不全适宜,取而代之的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企业赖以生存的模式仍然是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加工出口为主导的老工业化道路,可以说处在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而经济增长的方式又主要是依靠加工出口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完成向集约型转变。这种经济的增长方式,企业的发展,也就决定了我国企业需要大量的低端廉价劳动力。大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则无用武之地。实际上,中国的企业大量缺乏拥有创新技术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但是高校却培养不出来这样的高技术人才,就算培养出来了,也不一定为中国的企业所用。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谁能够为他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谁的竞争力就越强,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也是在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巨大的优势,而现实的情况是,教育只是成为了国家进行人力调控的一种手段,它通过教育来安置社会上过剩的人口,但这也终究是暂时的,不长久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邻近毕业,这种手段的弊端就明显地暴露出来。国家不管培养出来的是不是人才,培养的学生是不是太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否能够为社会和企业所接受。它把这些问题统统抛给了社会、企业和大学生。这也能够从一方面反映出现在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种求职心理和企业求才不得的一种状态,大学生的素质又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的双重矛盾。大学的政治色彩和官僚体系浓厚。所谓的大学一方面起着培养“人才”重任,但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安置国家退休干部,知名学者,社会闲杂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政治色彩太重,学术不独立,不自由。我们可以从其学校的行政管理设置就可以看出来,首先,学校是最大的就是党委书记,接下来就是党委副书记,最后才是校长,一层一层的,形成了较为森严的一种类似官僚的体制。如果你随便问一个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面,什么课本最多,关于什么书的课程最多,几乎所有的同学会告诉你是有关政治的书。学校应该是培养思想和学术自由的圣地,早在清华大学建校早期,蔡元培校长就提倡大学应该“思想自由,兼收并蓄”。如果大学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则会大大地压制思想的深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德国还未取得统一前,德国四分五裂,政治上封建色彩深厚,工业上又没有发展起来,相对于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已经大大地落后于这些国家,德国人也在嘲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