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狂人日记》思想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鲁迅的其他小说如《阿Q正传》、《孔乙己》、《祥林嫂》等多侧重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狂人日记》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现今都把《狂人日记》视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但据可考资料严格来说,《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白话小说。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粗读来似乎是毫无逻辑的痴狂疯癫。但作品其实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鲁迅也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鲁迅仰仗自己先前所看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所学的医学知识,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用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人读来觉得身临其境,反应出当时的社会形态。社会的心态是鲁迅毕生探索的一个问题,从《狂人日记》看出当时社会环境在强权的统治,人们的心灵得不到自由的释放,变得扭曲而麻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制约了人性的自由发展,进而造成了狂人日记的那种现象,因此社会需要呼唤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自发演化的秩序,来平衡人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联系作品的背景文章写于1918年,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腐朽封建王朝,给民族新生带来了巨大希望,科举考试废除也有十几年了,但封建统治者,用以维护其统治权威专制文化却依然存在,广大的中华大地还笼罩在封建主义令人窒息的乌烟瘴气之中,封建礼教还是像枷锁一样套在人们的脖子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联结了起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这是对封建礼教道德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作者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长期研究后的重大发现。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这一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达到了充分挖掘中国国民劣根性以及批判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害人的目的,正是基于狂人形象这样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以及他深广的社会意义,才使他成为文学长廊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才使他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而成为古今中外独特的“这一个”。在鲁迅看来,人民生活的拮据困苦还在其次,真正可怕的是人们心灵的麻木和思想的愚昧,正所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呐喊自序》)。而联系当今社会,在各种新闻事件中,诸如“李刚门”“药八刀”,抱着“看客”心态围观者不在少数;抵制家乐福、游行打砸日货店铺等恶性事件中,许多人只是为了泄一己私欲,而加入“爱国民主的赶集”中,伤及无辜。民众并非麻木,而是不理智,这是历史的退步。若鲁迅仍在,恐怕并不希望看到“围观”或者“赶集”这种现象的存在更甚恶化。这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每一个人从《狂人日记》乃至鲁迅后来更深度剖析人性侧面的文章中学习。如何更理性地看待事件,如何不让自己的热血洒在无意义的爱国主义赶集上,值得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