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对残疾儿童进行培智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如何对残疾儿童进行培智教育【摘要】智力残疾学生缺乏创新必备的智力水平和钻研精神。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对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掘。能让精神不振的智力残疾生振作起来,能让过度兴奋型的智力残疾生归于平静,能让茫然无头绪的智力残疾生给以启迪,能让没信心的智力残疾生唤起自信。【关键词】智力残疾;创新意识;培智教育培智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改革呼唤创新。因而培养智力残疾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发掘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是培智教育改革的关键。一、增强创新意识,更新观念有人认为:创新教育是在正常学生中的英才中进行的,智力残疾学生是一个智力、能力、情感都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的群体,他们缺乏创新必备的智力水平和钻研精神。对脑力功能受损的智力残疾学生,补偿缺陷、矫正行为都来不及,还能进行什么创新教育。创造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人人都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只不过人的创造欲、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存在个体差异。人的创造欲能够被后天教育所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够被后天教育所训练,创造力能够通过后天教育而得以发展。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不会过低地估计他们的潜能。由此可见,更新观念至关重要。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必须向家长宣传创新教育的意义、途径,改变那种旧观念―让孩子进校识几个字,做几道题。或者纯粹让教师帮忙当保姆,减轻孩子给他们的麻烦。让其能配合学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能力”,为培养和提高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综合素质打好基础。某些智力残疾儿童在某方面也有特殊的潜力和才能。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他们被称作“天才的低能儿”、“白痴学者”。据国内外资料报道,有的智力残疾儿童有较强的心算能力,有的善于绘画,有的擅长唱歌、表演、指挥。英国有个叫理查德。瓦洛的智力残疾儿,医生诊断他为先天白痴,建议将他送往慈善机构以了其终生。但女教师莱布曼发现他对蜡笔画感兴趣,于是加以精心指导、帮助。当他在三十二岁时,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蜡笔画家。他的画在欧美参展百余次,售出千余幅。人们称赞他的画有“工匠之精巧,诗人之想象”。从上述事例说明,只要教师不满足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不用旧经验对待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创新意识、更新观念。及早发现学生的潜力和某种特长,进行创新教育是有成效的。二、发掘创新潜力,因材施教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各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对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尤其是智力残疾学生,由于病因及发生的时间各异,所以各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就拿兴奋型和抑制型特点的学生来说,兴奋型智力残疾学生的特点是容易激动和兴奋,动作无节制。抑制型智力残疾学生是兴奋过程障碍突出,抑制过程压倒了兴奋过程,精神萎靡、消极被动,对于前者我们必须因势利导,让兴奋型智力残疾学生在动中学习教师通过多提问、多指名回答的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可让他们做找朋友、猜字游戏、到黑板上做填空练习。教到动词如“坐、立、行、走”时,让他们表演一番。对于后者,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用音乐、游戏来调节抑制型智力残疾学生的疲劳。教师与这两种类型的智力残疾学生进行双边活动时,对兴奋型智力残疾学生是抑制其冲动性,减少多余的动作,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而对于抑制型智力残疾学生则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于智力残疾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更要简短明了。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布置学生的作业各不相同、内容有深、浅、多、少之分,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不要轻易给他们划一个“×”号,批个低分。而是把他们找来,让他们自己找出差错。教师要耐心辅导,当他们有所理解后,可以擦去重做,使他们每项作业都能得到满意的成绩。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也是因人而来异,把考试视为学生检阅自己成绩的一个机会。对于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考试内容少而浅,语文试卷上的项目,采取读一项做一项的办法,甚至于有些题目作些适当的提示。经过学习,程度高的智力残疾生能查字典,会自学字词、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会讲故事,还能独立写日记,程度差的也能完成一般作业。总之,使所有的智力残疾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学习了知识、巩固了知识现而学有所得。因材施教能让精神不振的智力残疾生振作起来,能让过度兴奋型的智力残疾生归于平静,能让茫然无头绪的智力残疾生给以启迪;能让没信心的智力残疾生唤起自信。能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白发生的错误;能在老师的言为心声作用下,智力残疾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处于主体地位,感受和谐的氛围发现新的惊喜,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参考文献:[1]刘欣欣.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2011(2)[2]王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2013)GS[2013]GHB0192阶段性成果》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