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发展政策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永續發展政策綱領(草案)中華民國98年4月21日1目錄壹、前言………………………………………2貳、願景………………………………………4參、基本原則…………………………………6肆、理念方向…………………………………8伍、政策內涵…………………………………11陸、重點政策…………………………………122壹、前言二十世紀後半工業及人類活動的急遽擴張,加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活型態,造成環境污染、資源銳減、進而危及人類世代的生存與發展。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中,「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並將「永續發展」一詞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1992年6月,聯合國於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邀請一百多個國家元首出席,其間通過「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二十一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並簽署「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生物多樣性公約」。其中「二十一世紀議程」呼籲各國制訂永續發展政策,鼓勵國際合作,加強夥伴關係,共謀全人類的福祉。1993年1月聯合國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協助及監督各國推動永續發展工作。「世界貿易組織」於1995年成立後,大力推動貿易自由化,加速全球化的腳步,加上網際網路的普及,資金、人才、技術及商品在國際間快速移動,產品生命週期亦快速短縮,此現象影響了全球包括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結構,亦影響了永續發展的推動方式與成效。1996年1月聯合國發表「永續發展指標系統」,鼓勵各國擬定適合國情之指標系統,具體檢視國家的永續發展推動成效。2002年9月,聯合國再邀請各國元首至南非約翰尼斯堡3舉行「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檢討「地球高峰會」後十年之全球永續發展推動成效,並發表「聯合國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及「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呼籲各國以行動共同落實人類的永續發展。2008年金融風暴席捲球全球,重創了國際的經濟及社會體系,亦嚴正的考驗人類追求永續發展的決心與方向。我國近半世紀的發展,從農業經濟轉型為工業經濟;再由勞力密集的工業時代經濟,轉型為技術密集的資訊時代經濟,此一歷程實已成為開發中國家的典範。這樣的經濟發展不僅大幅提高國民生活水準,也建立了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但是,深入探討後卻也發現,提昇國際競爭力的過程裡,由於環境負荷的失衡,影響了國家的永續發展。因此,如何於持續維持經濟活力與競爭力中,確保自然資源與環境品質,維護國人健康與文化資源,提昇社會和諧與福祉,使國家發展符合永續發展原則,實為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重要課題。台灣地區屬海島型生態環境,地狹人稠,山地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雨量的區域性與季節性分佈不均,加上高度的經濟開發所帶來的環境負荷,比世界其他地區沉重,因此,需對自然環境資源,如土壤、森林、地表水及地下水等善加珍惜與保護,做好具永續發展精神的國土計畫,以防止破壞生態系、山坡地水土流失、地層下陷、海岸不當侵蝕及失衡發展的發生。對國土的利用,需有前瞻和宏觀性的思考,尤其需考慮島嶼性生態系統的脆弱性:破壞容易恢復難。除了4環境面的問題,面對未來的國際競爭,要強化創新能力,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發及教育體系的更新。在社會面,人口結構的問題已逐漸浮現,少子化及高齡人口比率的增加,社會福祉、老人安泰、健康維護、文化傳承等課題,均為未來永續發展的工作要項。為追求國家永續發展,行政院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由院長擔任主任委員,帶領執政團隊推動國家永續發展工作,並完成我國廿一世紀議程、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及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等重要文件。此外自民國93年起,協助縣市建置永續發展架構及制定永續發展推動計畫,俾利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永續發展。台灣地狹人稠、自然資源有限、天然災害頻繁、國際地位特殊等,對永續發展的追求,比其他國家更具有迫切性。「永續發展政策綱領」的擬定係基於我國的永續發展現況,參考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理念與原則,以順應廿一世紀的國際潮流,因應全球的趨勢與衝擊,提升政府部門的決策,帶動全民的永續發展行動,落實國家的永續發展。貳、願景一、追求永續發展願景:(一)讓當代及未來世代均能享有「寧適多樣的環境生態」、「活力開放的繁榮經濟」及「安全和諧的福祉社會」。5(二)達成永續國家目標,善盡全球永續責任。二、願景內涵:(一)寧適的環境在居住環境方面,生活圈內舉凡:公園、停車場、教育藝文場所、醫療保健體育場及無障礙空間等公共設施期盼能逐趨完備;在自然環境方面,因污染防治得宜,且生態保育措施充分發揮功效,台灣終能恢復「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原有面貌。(二)多樣的生態台灣幅員雖不大,生物資源、種類卻相當豐富。全民經由教育及環保意識之提昇,在惜用資源以追求必要的滿足物質生活過程中,應充分體認與其他生物共存、共榮的倫理,由俾令台灣生物多樣性所建構的功能網更為強化,人人皆可因而享受到大地生生不息的哺育。(三)繁榮的經濟面對全球化的廿一世紀,我國的經濟發展更能追求產業之開放良性競爭;加強科技研發、創新,建立綠色生產技術,形成高科技製造業產業體系,成為東亞的智慧型科技島。另一方面,市場交易應力求公平,政府和民間企業皆能提供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消費者權益得以受到充分保障。此外,網際網路因無遠6弗屆,金融、保險、電信、運輸、法律服務、會計服務等事業均當全面國際化,從而提昇效率,增進國家競爭力。(四)福祉的社會「安全無懼」、「生活無虞」、「福利無缺」、「健康無憂」、「文化無際」應是福祉社會的寫照。當就業安全制度建立後只要勤勞,人人皆有所用;當福利制度完備後,鰥、寡、孤、獨、廢、疾者,人人皆有所養。當醫療體系健全及文化措施豐富後,全體國民之健康及精神皆將精進,進而全民能凝聚共識,珍惜所有,並共同維護社會秩序與安寧,享有無虞無懼的日常生活。參、基本原則一、世代公平原則當代國人有責任維護、確保足夠的資源,供未來世代子孫享用,以求生生不息、永續發展。二、平衡考量原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及社會正義應平衡考量。三、環境承載原則社會及經濟之發展應不超過環境承載力。7四、成本內化及優先預防原則以「污染者有責解決污染問題」、「受益者付費」為基礎,使用經濟工具,透過市場機能,實現企業與社會其外部成本內部化,合理反應生產成本的目的。並推動環境影響評估及採取有效之預防措施,對避免對環境造成重大的破壞,或使破壞減至最低。五、社會公義原則環境資源、社會及經濟分配應符合公平及正義原則。六、公開參與原則永續發展的決策,應彙集社會各層面之期望和意見,經過充分的溝通,在透明化的原則之下,凝聚各方智慧,共同制定。七、科技創新與制度改革並重原則以科學精神和方法為基礎,擬定永續發展的相關對策並評估政策風險;透過科技創新,增強兼顧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及社會正義之三重目標動力。調整決策機制,並建立落實永續發展之相關制度。八、系統整合原則制定永續發展方案,應整體考量生態系統之生生不息;推動永續發展政策,也要整合政府及民間部門,使各盡其責、克竟全功。九、國際參與原則8遵循聯合國及國際公約規範,善盡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責任;對開發中國家提供的外援,永續發展應列入重點項目。肆、理念方向一、塑造好山、好水、好生活的環境品質強化空氣、水、土地、生物、海洋及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管理與監測;珍惜並公平、合理分配各種資源,以建立生態豐美及富有文化特色的環境。二、創造生態平衡的健康城鄉考量環境涵容能力,在環境負荷總量管制的前提下,推動設置廢棄物處理設備、空氣及水污染源排放處理設備、污水下水道及中水道分離再利用設施;以系統概念,規劃並充實城鄉景觀與公共設施;加強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採行災害防範與應變措施等,使國民生活於安全、健康無虞之環境。三、加強社會福利政策推動社會福利政策,消除貧富差距;強化原住民及老弱婦孺的各項福利措施,以達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目標。四、調整國人生活與個人行為習慣提倡綠色消費及簡樸生活,注重生活品質以取代奢侈浪費的習性;全促成、建立資源、循環型社會,落實廢棄9物及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系統,以創造樸實節約的生活環境。五、以風險管理及前瞻規劃推動經濟發展(一)推動經濟發展,應強化防患未然之前瞻規劃能力,優先考量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保育,並對國土之利用,應適度保留環境敏感地、野生物棲息地及原始土地,以維持生態系統穩定均衡,使大地生生不息、周行不殆。(二)調整能源政策及產業結構,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加強能源使用多樣化,提昇能源利用效率,並研發潔淨能源,以期穩定供應生產及生活所需;加強利用再生能源,推動低污染、省能源的交通運輸系統,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能源的浪費,調整產業結構,強化清潔生產機制,以預防破壞維生系統,全球溫暖化及氣候異常變遷。六、強化永續發展決策機制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各個部會的決策過程中,使政策的擬定能夠符合永續發展的理念。發展適當工具並結合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各部會於政策及計畫研擬過程應進行永續性評估,做為決策之參考。七、加強永續發展執行力(一)調整組織架構,充實執行人力10調整政府組織架構,提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功能,並整合生態保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等機構,成立環境資源部;進行政府再造,全力推動「精、能、美」的政策。(二)充實永續發展相關預算編列(三)推廣永續發展教育整合教育資源,加強終身永續教育,並結合社會資源,強化全民永續發展的意識與行動。八、以指標檢視國家推動永續發展成效因應國際趨勢,擬定及滾動性修正國家永續發展指標係統,作為反應施政、檢討國家整體發展政策、規劃施政願景的政策工具。九、推廣大眾參與公共決策以全民共識與支持為基礎,尊重少數及弱勢,推動廣泛參與公共及全球環保事務,使社會各階層的智慧充分發揮。十、協助地方推動永續發展「夥伴關係」及「全民參與」為地球高峰會之呼籲及推動永續發展之重要關鍵,中央應持續協助縣市政府推動永續發展,俾全面性推動永續發展工作。11伍、政策內涵一、綱領分為永續的環境、永續的社會、永續的經濟、執行的機制等四項「政策領域」,每個政策領域包含五至六項「政策議題」,合計二十二項政策議題。二、各政策領域下之議題分別為:(一)「永續的環境」政策領域包含:大氣、水資源、土地資源、海洋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環境管理等六項議題。(二)「永續的社會」政策領域包含:人口與健康、居住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資產維護及災害防救等五項議題。(三)「永續的經濟」政策領域包含:經濟發展、產業發展、交通發展、永續能源及資源再利用等五項議題。(四)「執行的機制」政策領域包含:教育發展、科技發展、資訊化社會、公眾參與、政府再造及國際合作等六項議題。三、每項「政策議題」包含前言及項目,每個項目下包含課題、目標及策略。12陸、重點政策一、「永續的環境」政策領域議題一:大氣前言清淨的大氣係維持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與國民健康及生活品質更是息息相關;過去由於人口增加、工業發達與都市發展,導致台灣環境負荷日益增加,大氣品質亦遭受莫大影響。為改善空氣品質,環境保護署持續積極推動各項改善措施,從行政管理及經濟誘因二方面著手。在行政管制上,除制定各污染物之排放標準、設立專責人員、建立固定污染源申報許可制度外,並進行各類污染源檢查,歷年資料顯示我國空氣污染防制工作已初具成效;惟面對日趨多樣之空氣污染問題及其形成複雜之反應機制,應在既有管制基礎上引用更積極、具經濟誘因且以空氣品質管理思維之總量管理制度,已是不可避免之趨勢。未來將推動區域總量管制制度,依各地區空氣品質現況,計算出各區域之排放總量上限,訂定區域排放總量管制目標,作為新設或既存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管制之依據,以有效改善空氣品質,維護國民健康,提升國民生活品質。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考驗已然越來越嚴峻,面對來自全球的挑戰,台灣正處於發展轉捩點上,我國實需積極正面因應,擬訂相關政策措施與行動方案,並加強與國際間合作,進行政策、技術與經驗交流,建構與國際接軌之管理機制,13以強化國家競爭力,確保環境、經濟、社會之永續發展。項目※空氣品質維持與管理(一)課題在各級環保單位共同努力下,推動許多務實的策略及經濟誘因措施,同時削減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及逸散性污染源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已獲得良

1 / 19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