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二、城市的形成三、城镇与城市的界定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三节城镇化一、城镇化的含义二、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三、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自然的采集经济自然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的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生活,无固定的居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住点原始社会捕鱼、狩猎,形成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大约在四、五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居民点的分布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农业发展较早,在此基础上城市出现较早母系社会二、城市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来的居民点发生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城市与农村的区别:1.产业结构;2.居民从事职业;3.居民人口规模;4.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三、城镇与城市的界定实际上,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镇的定义标准,但是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在产业构成方面: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在人口数量方面:聚集着更多的人口;在城镇职能方面: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其他方面包括: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我国城镇确定标准的演变:1955年建国后第一个城镇标准,采用居民点的人口下线数量和职业构成两个要素相结合的方法。•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居民5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以及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科学研究机关的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但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可以设置城镇居民区。•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市的近郊区无论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大小,一律视为城镇区。•县级或县级以上国家机关所在地以及聚居2000人以上城镇可设建制镇。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我国城镇确定标准的演变1963年修改城镇确定标准:①设镇下线标准提高到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非农人口70%以上或聚居人口2500~3000人,非农人口85%以上;②缩小了市的郊区范围,规定市镇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不应超过20%。③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人口列入市的城镇人口,市区和郊区的农业人口不再作为城镇人口,列入乡村人口。1984年修改了城镇确定标准,恢复乡作为县以下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2,000人以下的乡,乡政府所在地居民点非农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可设镇;•2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居民点非农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超过总人口10%可设镇。综上,镇至少有2000以上的非农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聚居。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我国城镇确定标准的演变1986年设市标准进行了大的调整:①非农业人口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虽不足此标准,但确有必要的地方,也可设市。②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或者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③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市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④虽不足以上标准,但确有必要的地方,也可设市。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聚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的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①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②商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城市与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一)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分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二)城市的对外交通发生较大变化;(三)郊迁现象及老城市中心地区“复苏”;(四)各国城市发展出现较大差异,外延扩展已成为主要发展形式;(五)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六)一些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影响更大;(七)人类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人文历史积淀产生重视;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城镇化的含义指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农业转化城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分散低密度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较高密度的居住形式;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形态转化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第三节城镇化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国际产业结构变化(1960~2004年)城市化水平高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第三节城镇化三、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阶段:(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2)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第三节城镇化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第三节城镇化世界城镇化发展趋势197020002030第三节城镇化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速度很慢,发展也不平衡。解放后城市化速度较快,至20世纪70年代末约达14%,改革开放后至1986年,按当时的户口划分标准达到26%,实际上要比这个数字高,1999年达到29.5%,2000年普查结果为36%,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化水平46.6%。30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超过30个百分点,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东、中、洗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第三节城镇化中国1952-2001年的城市化历程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万人)0510152025303540(%)城镇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城市化水平(%)第三节城镇化第三节城镇化第三节城镇化从当前发展趋势看,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城镇化浪潮。根据相关研究,直到2030~2040年,中国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在70%~80%左右。但是,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市与城乡区域的和谐关系不断被打破,威胁地球整体整体环境安全。第三节城镇化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政策,曾经长期将城市规模作为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指针,很长时间内都是以限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规模作为政策标准。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但是造成了一些弊端。1.我国城镇化的实践并未表现出与城市发展方针的一致性,相反,却出现了“越控制越发展”的局面。2.导致了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步,带来新的城市问题。正确选择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未来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应当是立足于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走向理性、健康、永续、和谐。复习思考1、城市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2、工业前城市和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4、城市化有那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