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功能主义:形式追随功能。即,建筑真正的美存在于与功能相适应的形式之中。建筑的美学性质是偶然地与某种功能相结合。在建筑形式中,我们对美的概念不能与建筑物的概念以及它们所体现的功能概念分离开来。建筑的明显特征:地域性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为它的地域性。建筑物构成它们自己环境的重要特征,就如它们的环境就是它们的重要特征一样。1、建筑物的效果取决于其位置,它们对空间问题做了很好的解答。2、建造在吸引人或控制全局的位置上。3、包含了笼罩整个环境这一伟大的构思。建筑师应该根据位置的概念进行建造,而不是去设计他自己的建筑,不应该像许多现在建筑那样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建筑的明显特征:技术性建筑的技术性,在建筑中,存在着许多种变化,这些变化完全不依赖于艺术认识的变化。技术发明对于美学效果影响很大。建筑的明显特征:公共性建筑学是艺术中政治性最强的,因此它不依赖与任何个人意志而把人的观察力和目标强加给生活在它里面的人。建筑的明显特征:延续性建筑学通过创造新的期望而变得新颖,但通常需要对某种以前就存在的风格进行修改;另外也可以通过对以前某种成功的手法进行模仿而达到更新的目的。对于建筑师而言,“过去”不是作为一种适应“现代”意志的自觉行动而被人们所拥有的遗产,而是作为一件永久的事实,作为现在的扩大部分而存在的。邹德侬教授认为建筑理论可被分为:建筑基本理论、应用理论、跨学科理论、评价理论。建筑美学定义: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研究建筑审美经验为中心内容,并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美的哲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实践、审美心理学建筑美学的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从哲学体系出发,哲学分析、逻辑推理建立系统,论证。经验归纳法从大量的作品中,总结和归类。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方法从历史风格演变,观念、理想变化历史归纳总结。心理学方法借助心理学,运用心理实验的手段,发现人类的审美规律。建筑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西方美学的方法论特色:三个基础: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对心理上知、情、意的明晰划分;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1)推崇逻辑演绎亚里士多德《论工具》——欧洲第一部逻辑学著作《诗学》、《修辞学》采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相关的对象区分出来,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在就这对象本身由类到种的逐步分类,逐步下定义和找规律。(2)重视数理方法在建筑设计中,数理美学往往是通过一种比例系统或一组规则体系如黄金分割的应用,来实现艺术塑造的目的。通过一些基本的度量或模数,推导出建筑中所有的尺寸和形式,根据这一规律设计建筑,从而实现可以由数字证明的美感,用数学关系来预示视觉上的和谐。(3)强调经验归纳到16世纪,在英国出现了经验主义美学。经验主义者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否定有所谓先天的理性观念。同时他们也否定亚里士多德偏重演绎法的形式逻辑,推崇由个别事例上升到一般原则的归纳法,认为它更有筑于科学发明。中国美学的方法论特色:在中国哲学思维模式中,表现整体的时空统一观,反对精确的逻辑分析,善用具象表达,疏于严谨的抽象梳理。(1)强调心物一体心物一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当人们接近一桩中国建筑时,总会有一种安宁的舒适及协和感。”因为中国的建筑是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而人又融入建筑和自然共同营造的环境之中。(2)注重直觉顿悟所谓直觉顿悟,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把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中国人对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而意境通过“直觉”和“顿悟”这一审美行为而获得。(3)坚持辩证系统观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重实用,轻玄思,视事物为整体而探究其普遍联系,不将心与物截然分离或对立,也反对为将客观分解而加以认识。(4)关注伦理和谐追求和谐之美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共同之处,但实际上又各有特色。建筑美的哲学定位:自古至今,美是和谐统一这一观点得到人们的广泛赞同,在建筑美中也是如此。在美是和谐这一理论体系中,包括形式和谐、数理和谐、对立和谐、社会和谐以及生态和谐等观点。建筑美的本体辨析:1.美是和谐统一(1)形式和谐论建筑之美是形式上的特殊关系所造成的感觉效果,是高度、宽度、大小或色彩这些要素相互和谐的结果,是依靠形式本身来激发人们的情感,而与建筑的内含以及外来的概念无关。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和稳定、节奏和韵律等。(2)数理和谐论所谓数理和谐论是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数理的和谐,并用数理规律来认识美的规律的一种学说。黄金分割:AC2=CB×AB或AC:AB=CB:AC(3)对立和谐论对立和谐论是指将矛盾对立要素的和谐统一视为美的观点。例如:雌和雄的对立统一,音乐中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的统一。(4)生态和谐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引发了生态设计思想,出现生态建筑学或称建筑生态学。2.美是真的表达“只有真才美”,真是理性的真,即真理,所以认为只有凭真理、艺术才能获得价值。也就是说真是美的条件。3.美是善的充分体现(1)美与善统一论“美善一致”(2)善是美的基础(3)美是善的充分实现4.美是主客关系的交融(1)美是主、客体间的适度关系“恰当的比例对一切事物都是好的,过犹不及,在我看来都不好。”(2)美是主、客体互融的结晶格式塔美学5.美是信息的优化美作为一种信息,任何通过不同载体转播的作品适合于不同的受众,其条件之一就是这一信息的传递必须达到优化程度,以保证接受者在审视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建筑美的认知特征:1.强迫型的艺术体验当建筑一旦出现在环境之中后,由于它的巨大体量,它将涉及现实生活中不同审美人群,这就是不管人们喜欢与否,都必须观赏或使用它,因此,建筑的审美带有某种强迫型2.多维信息的审美欣赏人主要通过味、嗅、听、触和视觉五种感觉器官来接受外界信息,从而感知这个世界的。建筑艺术带有整体和环境化特征,是时、空与人的行为的综合艺术体验以及三者和谐关系的产物。3.关注理性的审美认知理性的感知对艺术之美的感受与升华深化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人类对艺术作品审美感知的典型特征。一个人必须掌握古典柱式的知识,才能充分理解古罗马建筑的美学趣味;一个人必须在了解雕塑细部的意义之后,才能在欣赏夏特尔教堂北廊时感到有趣。4.多重的艺术标准建筑包含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这就使建筑具有实用与象征、文化与地域、技术与经济等特点;同时,建筑艺术中包含各种要素,创作中必须妥善处理有序与无序、理性与浪漫等方面内容。建筑美的时空特性:实体与虚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建筑艺术中,对实体与虚空处理不同,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也表现出不同的建筑性格。静止与流动古代建筑多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美。如西方古典五柱式,详细地分析比例、尺度以求得各部分的协调,从而体现出一种静态的平衡。所谓流动的空间是多空间的有机动态的联系,它们不是相互封闭的、孤立界定的,而是相互渗透、互相流通、互相之间有公共的部分。永恒与短暂长期以来,人们追求艺术的永恒的魅力,摒弃短暂性美的价值。建筑和城市的纪念性,成为从古典到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达目标。现代建筑对永恒的纪念性的追求另有所长,他们借助抽象的艺术语言和国际性的文化内涵、标准化的构件以及现代工业材料,企图建立无民族、地域差异和时空限制的永恒艺术标准。历史与未来建筑作为一种续存时空中的艺术,在建筑创作中,其价值观念对“过去”、“现在”、“未来”不同的时空观念倾斜,将导致不同的艺术效果。建筑美的文化维度: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方面,建筑是为人类提供生活和工作场所的一种技术产品,它具有满足普遍性的使用功能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存在于特定地域、要满足特定人群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它又带有艺术的个性。地域性与国际性所谓地域性是指建筑所表现出有别于它处的地区特点;所谓国际性,是指建筑所表现出反应全球意识的文化和艺术特性。在全球化的社会中,随着经济、技术等的一体化和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建筑的地域性正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文化的国际性与地域性的关系呈现出辩证统一的态势。继承性与创新性格罗皮乌斯认为,应该寻找新的价值观、以表达新时代的思想和情感。“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优美与丑陋优美是美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在表现形态上具有轻盈、灵巧、柔和、细腻、圆滑、精致等特征。丑在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无价值的东西,而将其表现出来则是为了对丑的否定。丑的事物使人们产生不快感,其次,丑是事物的变态。建筑中的优美与丑陋的转化时空转化:由于时间、空间条件发生变化而致使建筑丑与美的相互转化,叫做时空转化。求极转化:“在建筑创作中,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与之有对比或相反的形式,追求事物之极或向事物的反面发展,往往可以促使丑与美相互转化。”艺术转化:“在现实的人造环境中。建筑美与丑相对立而存在着,要想把丑完全消灭,是不可能的,因此,积极的办法是做转化工作,把现实中的建筑丑加以利用,转化为建筑艺术之美。”崇高与卑劣“崇高”是美学的范畴之一。在客观现实中,体积上表现巨大巍峨或精神上表现雄浑,令人惊心动魄、心向神往的审美对象,就是崇高。从美学范畴上来讲,卑劣是以性格孤僻反常的言行与形象来体现人的反自由。典雅与粗俗典雅是美的形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