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的一种载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建筑文化的一种载体摘要: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它们互为关联、相互影响。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根源于不同文化传统与理念的东西建筑有着各自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只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特性与民族特色的城市及其建筑,才会有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关键词:建筑;文化;城市;园林近些年来,在建筑设计、园林营建、城市规划中出现了某些轻视精神生活,忽视民族或地区文化差异的现象.一些建筑师设计手法公式化、套路化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是趋向学习国外?或承袭民族传统?或融汇创新?……这些关乎建筑创作理念,涉及建筑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已越出建筑界而成为学界慎思与论争的话题.本文着眼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从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一英文里的‘“建筑”既可是Architecture,也可以是Building或Construct.但是,Archltectllre,Bulding,Coflstruct却并非同义词,Architecture可理解为关于建筑物的技术和艺术的系统知识,即建筑学,Building主要是指建筑物,而Construct大意为构筑。中文“建筑”的原义为“营造”,比较接近于英文的Construct.现代汉语中的“建筑”则是一个多义词,有人认为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从词义上讲,建筑既是某种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指某个时期、某种风格的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显然,发展至今的中文“建筑”已经包含了Architecture、Building、Construct这三个英文的原义.现代汉语中的“文化”概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日本学者翻译西洋学术而组成的日本汉字新词汇。《易·黄卦》里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文治”与“教化”,便是中文“文化”的内核。英语Culture(文化)一词的语言形式是Cultura,源于拉丁语Colers,意思是“耕种出来的东西”,即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立的东西。与“文化”概念对应的英语词汇主要有civilization、culture和education,其中civilization指物质文化,后两者指精神文化,education可理解为经过提炼的、高尚的、高度智慧的那部分文化,而culture可粗略表达为大众文化。作为人类世代相承、相传、相连的“遗传日子”之一,文化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形态、民族地域以及历史阶段相联系的。用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怀特(L.White)的话说,“‘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将被证明不是关于人的研究,而是关于文化的研究。”[1]就本质而言,文化是人对自然的人性化改造,在这一“文化”过程中,自然越来越符合人的要求.人也越来越提高了自己的本性。当人们建造形式、质地、风格各异的建筑,使之既能舒适。安全地居住,又能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情趣和价值意向时,蕴涵于其中的人文精神、理性意识、生活理念等,要么是文化的内在要素,要么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或兼而有之。建筑与文化的这种交融关系,赋予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使命,使建筑自身也成为一种文化——建筑文化。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建筑,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着人类的文化,包含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美学以及民俗、民风和工艺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历史作用。研究建筑的内涵,便可探寻整体文化的源流与脉络,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经济之背景。因为,建筑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方面的技术与功能,也表现对精神方面的洞悉与把握;既直接为人们的现实服务,又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它对历史的连续性和对未来的限定性给人的心理、生理以影响,发挥着能动的塑造作用。甚至可以说,建筑史总是同人的生命史、人类的发展史以及国家的进步史紧密相关联。意大利建筑理论学家赛维认为,“含义最完美的建筑艺术是一种具有多种决定因素的历史。历代建筑,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正是因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才保证了建筑始终忠实地扮演着历史赋予它的文化角色。人们认为,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有着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普遍性。每个人时时都在与建筑打交道,天天都读着建筑这本“立体的书”,因此,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水平。二是综合性。从构成的角度看,建筑与文化同构,包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不仅满足人们衣食住行之“住”这一方面的物质与安全需要,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思维与行为习惯、社会心理与价值理念,等等,体现着人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宗教、美学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这种综合性,使建筑成为2人类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水平和多种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其《巴黎圣母院)}中所说,“从世界的开始到15世纪,建筑学一直是人类的巨著,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中国的万里长城、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国会大厦等等皆已成为国家、民族的象征,被称作是“石头的史书”。如果视文化为“意义”的符号系统,语言则是其最高形式。作为文化的良好载体,语言以其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保证了文化的积累与延续、扩散和传播。在文化人类学以及文化地理学中,语言被当作民族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不同的语言对应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必然通过其相应的语言来体现。因而,通过分析语言的差异便能探知不同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习俗观念以及人文内涵等。比如语义,汉语的亭、台、楼、阁、廊、谢、航以及固、苑、圆、庭园等词,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与之—一对应的词汇,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丰富多采,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若从语法上看,中国建筑的“空间”也与西方大相径庭,比如,中国园林更讲究“曲径通幽,天人合一”的审美心理与艺术情趣;西方园林则注重几何、规则式布局,强调扩大的图案美效果,以能居高临下、俯瞰远景,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人定胜天的理念。二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E.Cassirer)在他的《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2]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路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别,必然会融入或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上。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从建筑物以及用文字记述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反映。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或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地,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或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各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这些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反映在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上,可大致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比较。幻想与理念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一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一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即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则重视空间,重视人在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表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写意与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希腊建筑的不同柱式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欧洲人较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感受与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或表达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是抽象美的概括与体悟,即追求的是一种“得意忘象”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逼真与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形似逊于神似。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的形如飘民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就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艺术激情和心理感染力。礼乐与逻辑礼乐的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美与善、艺术和典章、情感与理性以及心理和伦理的密切关系。礼是社会的伦理标准,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礼乐相济”或礼乐融合就是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形态。可以认为,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理性帆)基础上所散发出的浪漫情调(乐),这一点与中国人行为方式的“思方行圆”之处事方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文化则注重逻辑与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整体布局等等,这些在欧洲人的建筑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者有较多的阐述。封闭与开放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了内向、封闭甚至苟安的倾向,乃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园象征着我3们封闭的社会”、“中国是一个‘秦砖汉瓦’的围墙的世界”……[3]西方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如建成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其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与两旁对称且裁剪整齐的树木、一个接一个的水池群雕相即相融,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中国较大的宅门或府第~般都把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用建筑和墙围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错落……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取向。这是中国人对内平和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封闭、内倾之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和体现。内向与外向中国人营造的园林或偏爱的自然胜景,一般都清高隐逸,避世脱俗,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悠远情谊和守土重农意识。对建筑的布局、空间的分割等则比较注重别人与自我的“安其居,互不相犯”,这满足了中国人倾于保守、防范、协和相安的心理需要,这似乎和“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品性修养之取向同出一脉。而欧洲大陆的规则式园林无论在布局、构图以及意境等多方面都能给人以眼界开阔、构思宏伟、手法复杂、情调浪漫之感;而其几何式园林则体现了天人对立、人定胜天、天人相分的思维与精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进取、外求的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共性与个性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院”一般是组合作的基本单位,这种中国文化传统较强调群体而抑制甚至扼制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青一色的灰色瓦顶,在每一片灰瓦之下皆安居一个温暖、相似的家。若在雨中观景,一派“云里帝城双凤阈,雨中丛树万人家”的意境便显得格外幽远与深长。而西方则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认为个体突出才是不朽之作,如巴黎的万神庙和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等等,都是这一哲学思想的典型体现。这些卓然独立的建筑都能给人以突出、激越、向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静态与动态中国园林里的水池、河渠等,一般都呈婉约纤丽之态、微波弱湖之势。其布局较为注重虚、实结合,情致则强调动、静分离且静多而动少。这种构思和格局较适于塑造宽松与疏朗、宁静与幽雅的环境空间,有利于凸现清逸与自然、变换与协调和寄情于景的人文气质,宛如中国山水画,一般都留有些许的“空白”,以所谓“知自守黑”而达到出韵味、显灵气、现意境的艺术效果。而西方园林里的喷泉、瀑布、流泉等等,大都气韵恢宏且动态感较强,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涌之势。这一点犹如中国人发明了气功(静态),而西方人却发展了竞技体育(动态)一样,其间的异趣,既令人困惑,又十分的耐人玩味。含蓄与外露中国较强调曲线与含蓄美,所谓“寓言假物,不取直白”。园林的布局、立意、造景皆强调虚实结合,文质相副,或追求自然景致,或钟情田园山水,或由意寄情托志。功于“借景”以达到含蓄奥妙,姿态横生:巧用“曲线”以使自然、环境和园林在个性与整体上互为协调、适宁和恬、相得益彰而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