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人体科学的研究方法:(一)大体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尸体研究、活体研究。(二)生理学研究方法:急性实验、慢性实验。(三)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光镜技术、电镜技术、组织化学术、放射自显影术2.稳态的反馈调节:反馈指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负反馈指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终产物或结果降低;正反馈指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进程加速或加强。基本组织1.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内皮:指覆盖在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很薄、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流动及物质交换。3.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元,可分为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骼,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运动等功能。2.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骨质又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3.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无机质(钙盐);青壮年有机质1/3,幼儿有机质较多,韧性大,易骨折,老年人无机质含量多4.骨连结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5.全身骨的分布情况:a)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内有一些与鼻腔相通的含气腔,称为鼻旁窦b)脊柱:颈7、胸12、腰5、骶1、尾1c)胸廓:胸椎、胸骨、肋骨、骨连结6.肌的构造:肌腹、肌腱。(注意下起止点,P43胸锁乳突肌、胸肌、膈肌)7.成人全身有206块骨,由于部位、功能和发生的不同,可有各种不同形态。按其在体内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按其骨的基本形态,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8.骨骼肌的结构特点:a.肌的形状与构造:形状: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构造:包括肌腹(骨骼肌纤维构成)和肌腱(致密结缔组织)b.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头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二)颈肌:分颈浅肌群(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三)躯干肌骨骼肌的肌肉收缩的机械特性:骨骼肌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单位收缩和强直收缩。当受到刺激时,肌肉不能缩短,但张力不变时就是等张收缩;如果肌肉不能缩短,长度不变,仅变现为张力变化时,就是等长收缩;在肌肉接受单个刺激时,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就称为单收缩;高频率的刺激引发的单收缩融合现象称为强直收缩。9.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功能为:在肌肉的牵引下做各种运动,保证运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组成: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六部。周围神经: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按功能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神经。感觉神经又分为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神经递质是由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所支配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的特殊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特点:(1)神经元内含有合成递质的酶类和前体物质;(2)递质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能被释放;(3)递质通过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激发产生突触后电位而发挥其传递信息的作用;(4)突触部位存在着消除递质作用的机制;(5)递质直接外加于突触间隙也能产生突触后效应,此效应与神经冲动传递引起的突触后效应相同;(6)存在着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加强或抑制递质传递信息的作用。神经递质的分类:(1)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分为:胆碱类递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氨基酸类递质有γ-氨基丁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等。(2)根据作用产生的效应不同,递质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神经元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导致突触后细胞兴奋。如谷氨酸。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导致突触后细胞抑制。如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失活及降解:1)递质的合成需相应酶系和前体分子:乙酰胆碱合成的原料为胆碱和乙酰辅酶A,酶为胆碱乙酰化酶。在酶催化下,乙酰胆碱在胞浆中合成,后由突触小泡摄取并贮存;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原料为酪氨酸,在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合成多巴,再在多巴脱羧酶作用下合成多巴胺,后者被突触小泡摄取,由小泡中的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胞体是合成神经递质的场所。合成后通过轴突的快速顺向运输到轴突末端,贮存于突触小泡。轴突终末也是神经递质合成的场所。非肽类递质即可在胞体合成,也可在轴突终末内合成;但肽类神经递质只在胞体部位合成。2)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主要以胞吐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Ca2+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递质的失活:在突触部位存在的特异性酶的直接分解作用下,消除递质的作用;递质进入突触间隙被细胞间液稀释后进入血液循环被带到一定场所分解失活;递质被突触前膜回收后再利用。2.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特殊生物分子,能识别并特异结合化学信号分子,引起特定的反应,从而改变细胞的生理功能。某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否对细胞产生影响,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是否存在着能够与其特异结合的受体。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1)受体对结合的配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2)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受体与配体是非共价结合,二者易结合,也易解离。(3)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4)存在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3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4.脊髓的结构特点:脊髓容藏于椎管内,上自枕骨大孔续于延髓,下端尖削于第一腰椎下缘变为终丝连干尾骨.在成人脊髓约占椎管长的2/3。内部结构有灰质(前角、中间带、后脚)、白质(固有束、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5.脊神经:是指从脊髓两旁发出的成对的神经,共有31对,分别对应着31个脊髓节段。其中颈神经有8对,胸神经有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纤维、躯体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6.牵张反射: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地牵拉肌腱而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骨骼肌保持一种轻度地持续收缩状态。肌紧张的作用是对抗肌肉被牵拉,收缩力量并不大,因此不表现明显的动作。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7.脊休克: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①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恢复慢。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反射等)。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锥体系及传导径路: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执行随意运动指令。锥体系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发出,其神经纤维形成锥体束经两个主要传导束下行。A.一个为皮质脑干束,经内囊枕部下行后,一条形成锥体交叉经皮质脊髓侧束至脊髓运动神经元。另一条通过皮质脊髓前束到达脊髓,交叉后支配脊髓运动神经元。这些支配躯体和四肢肌随意运动。B.另一条经内囊膝部下行,在脑干平面部分交叉后下行至脑干运动神经元,支配面部肌肉活动。8.学习:通过N系统不断接受环境的变化而获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记忆:将获得新的行为习惯或经验贮存一定时期的能力。学习的类型---(1)非结合型学习:是一简单的学习类型。习惯化:反复给予新异刺激时,动物行为反应的强度渐减弱。敏感化:反射性反应因另一个强刺激或伤害性刺激而加强。(2)结合型学习:脑内发生的在时间上很靠近的两种N活动,重复出现而形成的关联。条件化学习:巴甫洛夫创立的条件反射学说。尝试与错误学习:“问题箱”大白鼠迷宫。记忆的类型及其特点----(1)感觉性记忆:获得的信息在脑感觉区保留很短时间1s.(2)短期记忆(第一级记忆):对少量信息持续几S-1分钟或更长些的记忆。(3)长期记忆(持久记忆):第二级记忆:是一种弱的或稍强的记忆.。第三级记忆:深刻在脑中记忆。8.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N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9.脑电波及意义:脑电波是大脑皮质大量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总和的表现。正常脑电波的基本波形,可根据其频率的快慢不同划分为β波、α波、θ波、δ波四种基本类型。10..睡眠及其发生原理:睡眠和觉醒的昼夜周期性交替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正相睡眠(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时相。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促进生长。异相睡眠(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时相。对于儿童N系统的发育成熟有密切关系;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可促进记忆活动;促进体力恢复。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由浅睡(慢波睡眠)→深睡(快波睡眠)→浅睡。每晚可重复4~5次的周期性过程。睡眠的机制: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目前认为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其上行通路(上行抑制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与脑干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11.脑神经:脑神经是指与脑部神经核团有直接联系的周围神经,共有12对。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第I、Ⅱ、Ⅷ三对为纯感觉性脑神经,第Ⅲ、Ⅳ、Ⅵ、Ⅺ、Ⅻ五对为纯运动性脑神经,第V、Ⅶ、Ⅸ、X四对为混合性脑神经.这些脑神经分布到不同的的组织器官,支配和管理躯体和内脏不同部位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脑神经名称常用口诀:I嗅II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庭Ⅸ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12.感觉投射系统: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质投射特征的不同,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包括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性核团两部分的投射。躯干、头面部感觉及特殊感觉经各自的感觉传导路径上行至丘脑核团的感觉接替核,跟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这种感觉投射途径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即上行激动系统。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导束上行经过脑干时,其内的部分纤维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并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更换神经元,上行至丘脑的非特异性核团,换元后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这一感觉投射途径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13突触及传递过程: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用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特殊结构,称为突触。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变—Ca2+离子通道打开,Ca2+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离子Na+或Cl-内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或超级化—产生局部突触后电位。14.去大脑僵直与形成原因:去大脑僵直是动物中脑上下丘横断,呈现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颈部肌肉过度紧张,头后仰,尾巴翘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现象。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对肌紧张的调节,大脑皮层、纹状体、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引起易化区作用相对增强。去大脑僵直主要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中易化区活动加强而抑制区活动减弱所致,形成伸肌过度紧张的状态。15.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调节躯体运动机能的较高级中枢,它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控制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调节肌肉运动。电刺激运动区的不同部位,能引起特定的肌肉产生运动。这些不同部位在高等动物的运动区呈有秩序的排列,并与肌肉的分布相对应。16.中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