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技术创新管理课件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管理主讲人:一、课程概述•“技术创新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也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农林经济管理这些一级学科的学科专业课,也是P-10“技术管理”的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科学技术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还包括研究生院选修P-10“技术管理”证书项目的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二、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第3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主要参考书:1、MelissaA.Schilling,《StrategicManagemen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英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White,M.A(美),Bruton,G.D.(美)/吴晓波,杜健,《技术与创新的管理:战略视角》(中国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3、吴贵生,王毅,《技术创新管理》(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三、课程主要内容大纲(1)•第一章国家科技计划科学技术从个人兴趣驱动到国家事业发展;“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国家科技计划;近年来中外各国著名的科技发展计划;知识创新工程;科技企业的商业计划和产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科技计划的工具和基础-指标统计。•第二章科技创新战略美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芬兰-一个北欧小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引进消化吸收战略;技术跨越战略。课程主要内容大纲(2)•第三章科技活动组织科研组织的进化:从古希腊学园到现代科研院所;综合性科研组织:法国科研中心,德国的科技研究组织体系;美国的非营利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机构的范例-贝尔实验室;科学园:硅谷,犹他大学科学园,中国的83个高新区。•第四章科技创新与成果商业化过程科技创新的概念、分类与过程;研究开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新产品开发的试制与试销;技术商品的营销。课程主要内容大纲(3)•第五章科技创新的评估控制与激励科学评估:科学计量学;技术评估;科技研究机构评估;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估;科技奖励。•第六章技术转移、技术市场和中介的管理技术成果转化的管理;技术转移的管理;技术市场;技术贸易;科技中介。课程主要内容大纲(4)•第七章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知识的经济学分析:报酬递增,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知识产权:知识创新的外溢效应,知识产权的类型与特征;知识管理:企业的专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第八章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国家、政府的R&D资源配置;企业和产业的R&D资源配置;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的经济学分析高技术企业和技术成果转化;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融资分析;金融创新与高技术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课程主要内容大纲(5)•第九章产业、企业技术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技术竞争力分析;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竞争力;医药高技术产业及其技术竞争力;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第十章国家创新系统和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学习和知识生产;科技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关注的焦点是知识配置;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科技创新文化四、教学组织方式课堂讲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体系,系统而全面地讲授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案例、操作实务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讨论、讲座针对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中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并搜集资料开展针对性的案例讨论。邀请企业界技术与研发部门的管理人员到课堂进行讲座。五、教学要求与目标使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管理的整个过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1使学生对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若干重要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操作实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掌握。22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入企业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部门开展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3六考试考试成绩分为三部分:1、考勤(20%)2、作业(20%)3、期末考试(课堂开卷,可带教材和笔记本电脑,60%)“创新管理”开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1月9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抓住重点,形成合力。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什么是创新?•2为什么要创新?•3如何进行创新管理?一、什么是创新?•1通俗的理解创新(Innovation),英语中的“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与拉丁语“Innovare”。意思是更新、制造新事物或者改变。通俗的理解:创新是人产生新的好的精神或物质的产物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狭义的创新是指创新产物对于社会来说是新的、有价值的的首创的。•广义的创新是指创新产物对创新者本人来讲是新的好的产物,而对社会不一定是新的。创新与创造创新Innovation创造Creation创新理论•创新成为一种理论是在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人、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A.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最早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创新理论。•熊彼特在其1912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系统的定义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的目的是获取潜在利润。•熊彼特创建的创新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内在机理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熊彼特从创新理论的内在机理出发,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段循环的原因,说明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产生长短不等的三种经济周期。•熊彼特将其所指的创新概况为以下五种形式:(1)引入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给来源;(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创造新技术并把它引入产品、工艺或商业系统之中,或者创造全新的产品和工艺以及对现有的产品和工艺的重大技术改进,并且产品被引入市场(产品创新)或生产工艺得到应用(工艺创新)。广义的讲,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变化引起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开发、管理、营销、金融、技术、市场、组织变化乃至产业和经济体系的演变。广义的技术创新更加强调新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的首次商业化这样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技术创新•经济合作与发展与组织(OECD)编制的《技术创新调查手册》中,为了收集数据而推荐的国际标准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着技术变化。如果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明创新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使用时,可以称为技术创新”。•英国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Christophe.Freeman)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在第一次引进某项新产品、工艺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活动的诸多步骤。•在国务院1999年颁发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较为系统:“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的定义•创新: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的潜力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创新。•技术创新:从新思想(创意)的产生、研究、开发、试制、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技术创新概念的本质•(1)技术创新强调基于要素组合的市场化行为。•(2)技术创新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3)技术创新强调研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研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营销部门创新的基本类型•1、创新的经济形象•(1)产品(服务)创新生产出能够满足顾客需要或者解决顾客问题的新产品(服务)的技术创新活动•(2)工艺(流程)创新生产和传输某种新产品或服务的新方式(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工艺线路以及设备所进行的创新)。创新的基本类型•(3)商业模式创新所谓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一系列要素及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营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可营利性收入的要素”。举例:Dell的直销模式、网上团购模式等创新的基本类型•2、创新的社会形象(1)观念创新(2)文化创新(3)理论创新(4)制度创新创新的类型•3按照创新的强度划分•(1)渐进性创新(increm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