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版权所有:胡忆红前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本内容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意义第一,它是国史这一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第二,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们的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本内容第一,从政治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历史。第二,从经济上看,或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第三,从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部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第四,从政治思想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人民努力清除封建主义遗毒、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纠正“左”的错误,而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第五,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共和国史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历史。第六,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成功与失误相互交织的历史。综观过去的失误,至少有以下几点教训值得我们沉思。(1)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任何时候,丝毫不能放松对“左”的提防和警惕。“(2)不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进行万里长征。(3)夺取天下的方法不能治理天下。(4)忽视教育是战略性错误。(5)人口失控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沉重枷锁。(6)轻视民主和法制是亟待克服的最大历史遗产。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对象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对象2、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历史分期1、国史发展特点2、分期的划分(1)国内四分说:五分说:(2)国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3)我们的看法1949.10—1956.1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7.1—1966.4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1966.5—1976.10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重滑轨和严重挫折的时期1976.10—改革开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本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2)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53.1—1956.底)2、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1957.1—1966.4)(1)前期(1957.1——1959.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及出现阶段性受挫与初步纠正的阶段(2)后期(1959.8庐山会议—1966.4文革前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陷入阶级斗争的迷雾阶段3、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重滑轨和全面挫折的时期(1966.5—1976.10)第一阶段(1966.5—1969.4):即从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五·一六通知》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为文革的发动时期。第二阶段(1969.4—1974.12四届人大召开前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受挫和倒退的阶段,是“文革”错误的深入发展和全面膨胀阶段。第三阶段(1975.1—1976.10):主题是国家建设与现代化进程的停滞和混乱阶段。4、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6.10—)(1)徘徊阶段(1976.10—1978.11)(2)全面拨乱反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复兴阶段(1979.1—1987)(3)治理整顿阶段(1988—1991)(4)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阶段(1992.春——)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现状1、国外第一,队伍庞大,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研究课题。第二,大量搜集,系统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资料。第三,注重史实,客观研究,日益成为国史研究的主流。第四,思想活跃,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第五,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呈现出国际一体化的趋势。2、国内国内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相比较,总体上还是比较薄弱的。许多方面落后于海外复习思考题:1、谈谈国史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2、如何划分国史的分期?其标准是什么?3、简介近年国史的学术现状。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一、开国奠基:中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奋斗历程1、长期艰苦卓绝斗争的产物(1)近代先辈的艰苦努力(2)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共和国蓝图理论的擘划(1)酝酿期(1924—1936)(2)发展期(1937—1945)关于基本理论:关于具体特点和纲领:(3)成熟期(1946—1949)第一,正确认识国情。第二,政治纲领成熟。第三,经济纲领日臻完善。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1、筹建的基本条件第一,军事上的根本胜利。第二,人民政权的统一。第三,人民团体的壮大和统一。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1)新政协的筹备第一阶段(1948.8—12):各方聚集解放区,共商大计。第二阶段(1949.1-6):沟通思想,达成共识。一是制定正确的统战方针和政策。二是阐明原则立场,纠正了民主人士中的模糊认识。三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现行路线和方针政策,沟通思想。四是组织实地考察,加深对新政权建设的印象和了解。第五,广交朋友,坦诚相见。第三阶段(1949.6—9)精诚团结,筹备新政协。(2)新政协的召开(3)新中国的大宪章——《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全文约8000字,内容包括3个大的方面:第一,从法律上肯定了新中国的性质。第二,确定了新中国初期的基本任务。第三,阐述了新中国初期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开国大典2、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第一,代表的广泛性,真正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政权。第二,组织规模宏达,机构完备。第三,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统一,即议行合一的政体,这种政体不同于西方的三权鼎立的议会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民族获得了新生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3、人类进步事业的里程碑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篇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新政协赴民主东北参观团二、论述题1、简评《共同纲领》。2、简评中央人民政府的特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及其伟大意义。4、中共与民主人士合作建国的表现。第三章关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一、建国初期的农村形势1、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其一、土地所有权的集中情况相当严重其二、土地经营流弊甚多2、农村生产停滞不前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土改条件成熟。首先,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这就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其次,经济上,建立了国营经济,使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为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奠定了经济基础。再次,组织上,中共通过在新解放区深入细致的工作,消除旧政权散布的种种流言蜚语,农民群众对中共的信任感加强,中共在群众中的威信深入人心。复次,解放前各个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先后开展的土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新解放区的全面土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一是区别对待地主阶级。二是中立与保存富农。三是强调团结中农,保护中农的利益四是坚决依靠贫农,二、土地改革的基本过程1、减租减息的开展新解放区的减租减息阶段从时间上来说,开始于1949年10月,大致于1950年冬季前结束。2、土地改革的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6)由于这次土改的环境与以前不同,所以这个土地改革法与1947年土地法大纲有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有领导、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改,不搞一刀切,二是政策比较灵活。特别是对富农问题更为灵活,第一,富农经济是中国农村中带有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生产经营形式之一,同农村中其他几种经济形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经济形式。第二,全国解放后,富农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变化,对新政权由敌视转为等待和观望的态度。第三,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可以更好地贯彻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及小土地出租者的政策,消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的某些顾虑,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土地改革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阶段。发动群众阶段:训练骨干分子,建立农民协会,用诉苦、挖穷根,回忆对比等方式。划分阶级阶段:一是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二是关于土改中区分阶级的经济标准。划分阶级分为4个步骤:即通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划分阶级的政策标准;进行试划,先把地主富农划出来,分清界限;在农民内部,发扬民主,采取自报公议的办法,自报成分,由群众审议评定;由乡政府报区政府将划分内容张榜公布。没收、分配土地阶段:以乡或村为单位,在原有耕地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数量、质量及远近,按人口统一分配,并颁发土地证书。三、关于土地改革的几个问题1、土地改革的理论原则土地改革是马列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列主义策略原则。2、土地改革的性质土地改革是一场十分激烈的阶级斗争,3、土地改革的特点第一,规模大。第二,斗争彻底。第三,政策和策略灵活、适度。政策方面——给地主以生活出路,区别对待;对富农经济采取保存的政策;保护中农等,策略方面——分清敌友我,建立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斗争方式——教育群众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善于运用合法的斗争方式第四,土改与生产相结合。4、土地改革的作用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使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土地改革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政治清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土地改革的成功也有力地促进了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各项政治运动的开展,这些运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并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扫清了障碍。复习思考题: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原因。2、试述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策略原则。3、谈谈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特点、性质及其伟大意义。第四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问题建国初期,中国社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1、社会主义社会论第一,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属于社会主义时期,第二,根据毛泽东革命分两步的思想,民主革命胜利后,我们完全可能实现转变。第三,当时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第四,政权的转变是划分历史分期的依据,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开始。2、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共有论第一,建国初我国的情况符合马克思和列宁设想的过渡的时期的基本特征。第二,从当时中共的理论设想看,建国初应存在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建国头七年贯彻的不完全是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政策,新政权的大政方针既有新民主主义成份,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称之为过渡性社会符合事实。第四,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状况,说明当时的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3、“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二、关于“社会主义论”的讨论与思考1、“社会主义论”的基本依据毛泽东1955年9月《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中提出来的。他说:“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时期内,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是完成国家工业化,同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81年6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仍然持这一看法:“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因而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2、“社会主义论”存在的缺陷其一,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认识的片面性。其二,对列宁关于政权问题理论的误解。首先,不能乱套经典,死搬教条。其次,曲解了列宁的原意。再次,政权性质转变不能决定社会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