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想像的发展•2•1•王•田•11•……充分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会发现:每个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当大家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想象还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笑声A一天0和8在街上相遇,0不屑地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啊!”B0碰到9(大吃一惊):“哎,兄弟,怎么截肢了?”0碰到(),很同情地说:“哎,怎么拄上双拐了!”同学们猜猜◈第一节想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想像的趋势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的发展◈第五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像的特点第一节想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一、想像的概念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的信息,是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词或符号。想像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一)什么是想像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新形象人、猴表象结合就是孙悟空(二)想像的种类想像种类有意想像无意想像(梦)再造想像(角色游戏)创造想像(创造力)是否具有目的性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是人们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有意想像,又叫随意想像,是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依据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想象的过程。有意想像是一种富于主动性、有一定程度自觉性和计划性的想象。(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师设计楼房)根据有意想像产生的独立性、新颖性及创造性的差异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像,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像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而创造想像的形象是新的。再造想像的创造性水平较低,创造想像更复杂、更困难。仰望浮云奇异梦境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讲故事由香蕉想到的……楼房设计图连环画小说•故事: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在花园里玩耍,看到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又大又亮,于是小尼尔就伸手去抓,这一切都被在厨房里做晚餐的妈妈看到了妈妈问:“宝贝,你在做什么呢?”尼尔指着月亮说:“妈妈看,好漂亮!我想抓它来陪我玩!妈妈笑着告诉他:“宝贝,那是月亮,离我们蛮远的。”尼尔忽闪眼睛天真地问:“那我可不可以上去玩玩?”•如果你是妈妈,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妈妈说:“你当然可以去,但是要记得回来吃晚饭!”妈妈将其想象力拉到月球,再回到地球,最后还回到家里饭桌.◈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想像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想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想像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儿童的想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要用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作为原材料,才可能进行。而学前儿童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1.想像依靠原有的表象◈第一,想像依靠记忆。儿童想像时所依靠的原有表象,是过去感知的事物依靠记忆在头脑中保持下来的形象。想像离不开感知、离不开记忆。因此,要发展学前儿童的想像,就必须引导儿童多感知,多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表象越丰富,想像也就越容易,越丰富。2.想像和记忆密不可分◈第二,想像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的顺利进行。儿童的识记、保持、回忆等记忆活动,都离不开想像。儿童的想像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也就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保持和回忆。3.想像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是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活动。◈想像过程的加工、改造,可能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也可能是脱离实际的。◈那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想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称为创造性思维。那些脱离实际的想像,有些是纯粹的空想;有些虽然暂时不能实现,以后却能变成现实。◈可见,想像和思维的关系式十分密切的。有的心理学教科书甚至把想像看做是一种形象思维。(二)想像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常常是由于想像而引发的。如:张震讲鬼故事1.想像往往能引发情绪◈大量事实说明,幼儿的想像容易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像过程,或者改变想像的方向。2.情绪影响想像(三)想像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是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像在游戏活动中骑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想像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方面。如果没有想像,也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正式不断依靠想像而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四)想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像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没有想像,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幼儿听故事时,想像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展开。一幕幕的表象如同电影在头脑中活跃起来。正是想像活动,使幼儿理解股市内容,沉迷于故事情节。◈幼儿听音乐,也依靠积极的想像活动。◈想像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第二节学前儿童想像的发生及想像发展的一般趋势◈想像,是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想像的发生既和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也和儿童经验的积累以及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有关。一、想像发生的年龄◈1岁半-2岁儿童出现想像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二、想像萌芽的表现和特点◈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一)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二)简单的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三)没有情节的组合三、学前儿童想像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想像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像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的发展一、无意想像的特点◈无意想像(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像。幼儿的想像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像。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预订的目的。在游戏中想像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才能想像出自己所作产品的意义。(二)想像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像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像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像的主题容易改变。(三)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由于想象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像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像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四)以想像过程为满足◈幼儿的想像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像进行的过程。(讲故事、绘画、游戏)(五)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想像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总之,无意想像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二、有意想像的萌芽和发展◈有意想像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想像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总的来说,6岁前儿童有意想像的水平还很低。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有意想像的水平较高。在非游戏条件下,比如,严肃的实验中,想像的有意性水平就很低。◈有意想像是需要培养的,成人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像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材料,如游戏中的玩具,绘画的材料等等,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像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第四节学前儿童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的发展◈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是根据想像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像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在幼儿期,再造想像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像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像开始发展起来。一、学前儿童再造想像的发展(一)幼儿再造想像的特点1.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的想像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3.实际行动时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二)再造想像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1.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相比,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像2.再造想像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幼儿期的想像,大量是再造想像。再造想像之所以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三)幼儿再造想像为创造想像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是密切相关的。再造想像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像形象,在它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一些创造想像的因素。幼儿的再造想像可以转换为创造想像。◈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及语言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在再造想像过程中,逐渐开始独立地而不是根据成人的语言描述去进行想像。想像的内容虽然仍然带有浓厚的再造性,但已有独立创造的萌芽。二、学前儿童创造想像的发展(一)创造想像的发生其一是独立性。这类想像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儿童创造想像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二是新颖性。它改变原先知觉的形象,摆脱原有知觉的束缚。创造想像比再造想像有更多从新的角度进行的联系和联想。(二)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一,最初的创造想像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格说来还不是创造。第二,幼儿创造想像的形象和原型(范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的模仿。第三,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的相似。◈幼儿期是创造想像开始发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创造想像有如下特点:(三)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水平第一,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第二,自编新故事。第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随着幼儿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创造想像的水平逐渐提高。具体表现概括如下:第四,创造性的绘画活动。三、幼儿想像的夸张性在头脑中,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形成的新形象的方式——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夸张:又称强调(一)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幼儿想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这种夸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幼儿在想像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幼儿喜欢童话故事,原因之一就是童话的内容夸张。2.混淆假想与真实幼儿常常把自己想像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幼儿混淆想像与真实(记忆)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谎。渴望得到已经得到举例:有一个小朋友说:“我妈妈今天给我买了一个好可爱的熊娃娃呢!”另一个小朋友听到后像真的说道:“我也有熊娃娃,比你那可爱!”希望发生已经发生举例:一个幼儿一直很想爸爸带他去游乐园,但是爸爸却一直没有时间。在周一的活动课上,老师问小朋们周末都去哪里了。这个小朋友就说:“我爸爸带我去游乐园了。”(二)幼儿想像夸张的原因1.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对事物的其他特点,幼儿常常意识不到。在想像过程中反映的也只能是一些突出的非本质的特征。幼儿思维的概括性不足,因而不能恰当地把握本质特征。思维的片面性大,因而往往走极端。在想像中往往也是过分地夸大,大的东西大极了,小的东西小极了。2.情绪对想像的影响情绪是形成想像夸张性的原因之一。3.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知识经验积累少,认知水平较低。第五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像的特点一、2-3岁儿童想像的特点(一)想像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像活动开展之前不能形成想像的表象。◈2-3岁是想像发展的初级阶段。儿童想像的最初形态有如下特点:(二)想像过程进行缓慢年幼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