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的学问》教学案例及评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实现有效教学——《买东西的学问》教学案例及评析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生活史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课堂中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为教学提供了线索和空间,而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零碎的线索和空间,变成有形的教学内容。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中的《买东西的学问》一课,学生熟悉的是买东西,陌生的是“学问”。【点评】教师能够抓住课程的基本理念,认识到儿童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资源,体现了教学是为了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基于以上的原因,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在活动和调查中学会有关商品的基本常识.能力目标:1.使学生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2.使学生知道有些商品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价格会有变化。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安全购物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向学生进行“不乱花钱”和增强节约意识的教育。【点评】教师在最初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照搬教参上的目标,经过研究和引导,教师认识到,教学目标要体现本课时的具体目标,要具有操作性、层次性等特点。从三维目标的划分及能力目标的细致表述,到“帮助”、“基本”等词语的运用,可以看出教师经过了深入的思考。教学准备:学生:各种包装袋教师: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体验,引出话题【设计意图】学校地处山区、矿区,学生多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为主,他们从偏僻的家乡来到山里,接触的环境很少,学校周边有一些个体商家和一个小型的物美便利店,学生对于“购物”并不陌生,但由于受家庭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很多孩子只在个体商贩的手中买过简单的学习用品,零食,其他的物品没有购买经验,即使是与家长一同到物美便利店购买商品,也缺少安全购物的意识,因此在教学第一环节,设计了以前一节课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出本课主要内容。2谈话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购物场所,很多同学也都到这些购物场所买过东西,在这些地方购物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学生回答:在超市买东西放心,不怕买到假货;菜市场买的菜很便宜;校门口小摊上的商品尽是假货……小结过渡:看来买东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有很多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买东西的学问。(板书:买东西的学问)【点评】课后对教师进行了访谈,从教师的设计意图中可以看出,本环节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思考还是很有深度的,即教师真正在思考学生和学习主题关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引入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一起研究“学问”。二、实践操作,共同探究【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以“火眼金睛识看包装”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是初识包装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正规包装袋上的信息,了解包装袋上的基本信息有哪些,并能在包装袋上找到主要信息,为学生今后在购物时能看好包装做准备;第二层次是火眼金睛辨包装,学生通过查看“三无产品”的包装袋,从而发现其危害,教师顺势对学生进行安全购物的教育。同时,在本环节中还适当进行学会节约的教育。过渡:我们一起来做个“火眼金睛看包装”的活动,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从包装袋上发现买东西的学问。(一)火眼金晶识包装——认识包装上的信息●查看包装袋上的信息1.出示图片:(阿姨购物)教师:你看图片上的阿姨在购物时看什么呢?(学生猜想:商品名称保质期生产日期等)点击出示放大图商品名称、保质期、生产日期等,让学生观察。教师:你查查小组内的包装袋上有没有?因为商品包装上有很多信息,我们先选择几个主要信息填写一下(板书:商品包装上的信息)2.学生活动:分小组看自己包装袋上的信息,然后根据调查表填写,有明确信息的项目上3打√。注意写出食品包装袋名称。食品包装袋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无厂名和厂址方便面学生汇报:(根据调查报告视频汇报)教师:什么样的包装东西更容易让我们去购买?学生:我们愿意购买商标真的商品;我们到正规的地方去购物……(举例说明)师生归纳小结: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关注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尤其是食品更要关注保质期,要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提高安全购物的意识。●认识条形码教师:在商品包装袋上除了以上谈到的这些信息,还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实物:学生指认条形码教师:你知道条形码是什么意思吗?出示图片:条形码小结:(略)(链接文字说明简要介绍条形码的知识)●归纳总结,达成共识教师:我们刚才共同了解了商品包装上的信息,那你知道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学生回答:看商标、看生产日期、看保质期等板书:(略)(二)火眼金晶辨包装—学会辨别真伪【设计意图】鉴于学校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一环节设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真正使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经常购买的“三无产品”为例,使学生明辨事理,抵制向小商小贩购物的行为,提高自己的安全购物意识,从而将“理”落实到“行”。学生活动:分组查看第二组包装袋是否符合标准,为什么?学生汇报:(略)教师小结:这些商品人们常把它们叫做“三无产品”出示三无产品的图片说明并讲解,强调学生小商小贩不要去。(三)谈话引申,提倡节约在购买物品时我们要注意关注商品信息,更不要买过期的食品,但有时我们买到家里的商品没用完过期了,也不一定都要扔掉,有些是可以利用的,比如:4过期时间不长的牛奶,我们可以用它蒸馒头,通过面粉的发酵和高温加热,使牛奶因为过期而出现的有害物质被杀死,再如过期的啤酒可以用来浇花,这样做可以避免浪费。同学们可以回家调查一下还有什么再利用的过期食品,找机会介绍给同学听。【点评】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活动探究,活动的层次清楚目的明确,又有一定的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购物观念,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节约意识的培养。可以看出,基于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现实问题进行活动设计,能够较好的实现学习活动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效果。三、寻找价格变化秘密,学会合理恰当购物【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以“小试身手比价格”活动为主线,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在购物时不能只图便宜,还要关注质量,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就要关注价格,这些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学会购物技巧,形成良好的购物习惯,会进行有选择的购物,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可是我们在购买商品时,除了关注商品的包装信息以外,我们还要关注商品的价格。让我们一起做个“小试身手比价格”的活动,看哪个小组完成的任务又快又好!活动:小试身手比价格1.学生分组领取买东西的任务,2.要求:花最少的钱买好东西;需要回答出什么时候去买?为什么?第一组:活动情境:一件夏季的漂亮裙子(8月卖120元、10月卖80元)教师预设:学生——10月份买80元的那件衣服更省钱,不少衣服可以等便宜了再买。教育思想:关注学生习惯,节俭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二组:活动情境:菜市场的青菜,早上卖1元一斤,下午5点买1元二斤。教师预设:学生——我生活中妈妈买菜就是等比较便宜后再买,我会像妈妈这样买便宜又实惠的菜;我买早上的菜因为早上的菜新鲜……教育思想:关注学生购物的习惯,告诉学生进行购物方法,会进行有选择的购物。第三组:活动情境:地摊上卖的布料很便宜10元3米,布店里卖的布料比较贵10元1米但不掉色很结实。教师预设:……5小结:商品的价格中有很多的小秘密,商品价格的高低和时间、地点、季节等因素都有关系,需要我们结合具体情况仔细考虑。板书:价格中的小秘密时间、地点、季节【点评】教师设计了多种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认识价格中的小秘密,情境具体,学生可感可知,对价格变化的规律能够有所体会,对学生选购商品的行为进行了恰当引导,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认同这个结论,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四、总结全课,引导发现通过我们一起学习和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和价格中的小秘密,但是我们有时在购买商品时,尽管注意到了这些学问,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这时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下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下调查,我们下节课共同探讨。【点评】教师设计课后的观察、调查活动,又一次实践“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没有把40分钟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终结,而是把40分钟最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课堂生活中学习、提高,在课后的生活中实践和发现,在新的课堂中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可以说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追求。【教研员的感受】很高兴看到教师这份凝聚了学校领导和教师智慧的教学设计,本课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之后的成果,在完成这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和指导。面对新课程,在学校领导和教研团队的帮助下,在几次听课、评课、反思、实践的过程中,该教师能够从不知道怎么教,到慢慢地熟悉、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再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体现学科教学理念,设计利于学生参与又能引发思考的学习活动,实现着有效的教学。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看到学校领导和教研团队在教师成长中的助力器的作用!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