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矛盾论》读书报告摘要:《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是毛泽东继《实践论》后为同样目的而写的又一部著作。主要是为了揭露教条主义者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方法,要人们学会掌握矛盾分析方法。这部书的出现给当时的中国的革命提供了指导,同时书中阐述了一系列的哲学原理,将马克思、列宁的观点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在给予革命指导的同时宣扬了马克思主义。关键词;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宇宙观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阶级性和同一性一全书结构引言部分: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指明了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扫除党内存在着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第一章:以矛盾问题为核心,说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指明矛盾规律对坚持唯物辩证法宇宙观的意义;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第四章: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抽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问题作了专门的分析;第五章:对矛盾自身的关系,即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问题作了深入分析;第六章:论述了对抗的斗争形式及认识这种形式的意义,指明了矛盾斗争形式和矛盾性质的关系;第七章:结论部分,概括了全书的主要内容。二《矛盾论》的概括(一)两种世界观在人类的认识史中,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形而上学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而互不联系、互不依存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变的。而事物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来自事物的外部,即外力的推动。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的宇宙观的基本特征是要求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它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列宁说:“对于发展(进化)所持的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观点是:(一)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二)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著)。因此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统一(二)两种世界观的分歧与联系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说明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达到对事物辩证地了解。只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斗争,才能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才能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有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够全面的看事物。因此,关于辩证法这个世界观向我们强调的就是要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的看待和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以及不同的方法论为我们展开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而我们在掌握了这么多的理论之后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在于: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因此,坚持矛盾的普遍存在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即不同事物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第二,同一事物发展长途中的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第三,无论是不同运动形式、过程还是阶段中的矛盾,其矛盾各方也各具特殊性。3.毛泽东对二者的分析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著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斯大林在他的名著《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说明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的时候,他分析了列宁主义所由产生的国际环境,分析了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已经发展到极点的资本主义的诸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使无产阶级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并造成了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良好条件。不但如此,他又分析了为什么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策源地,分析了沙皇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以及俄国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国际的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原因。这样,斯大林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矛盾的普遍性,说明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又分析了沙俄帝国主义在这一般矛盾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说明了俄国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故乡,而在这种特殊性中间就包含著矛盾的普遍性。斯大林的这种分析,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互相联结的模范。(四)矛盾的阶级性和同一性何为矛盾的同一性?何为阶级性(斗争性)?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著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著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这是说的条件性,即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里我们又说,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著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三矛盾论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影响(一)矛盾问题的精髓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毛泽东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其次,毛泽东还指出,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还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矛盾问题的处理要学会抓什么,对于同一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抓,主要抓什么,重点抓什么,也就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运用。(二)矛盾论的作用及影响1.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锐利武器。它在中国革命处于中日名族矛盾与国家内部矛盾交叉时给我党指挥和领导工作带了新的理论,正确的指挥党和人民与日本法西斯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同时也为我党在民主建设运动中提供了指导,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以及减租减息的政策,有力的保障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第二,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第三,进一步明确的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对一些问题的论述。把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运用于实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瑰宝。3.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推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并相应提出一系列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步入二十世纪以来,经济、科技等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大大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但是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政治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日益尖锐,改革势在必行,而我们的党和政府该如何改革,怎样避免1991年苏联解体以及东欧剧变的再次发生。而毛泽东的《矛盾论》则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方法论依据。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对处理当代的国际关系、与日韩及东南亚诸国的领土纠纷问题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4.我们个人的影响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们学习哲学研究哲学就是为了了解它,理解它,从而为我们的学习、工作、规划人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从毛主席这本矛盾专著中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和领悟到一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中可以借鉴运用,实现自我的价值。参考文献:[1]张卫平.《矛盾论》的认识论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宋文新.毛泽东与《矛盾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