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浅议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财政局作者:李成福二OO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摘要-2-中小企业是根据国家经贸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行业特点,按照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界定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中小企业从规模上相对小,但很多地区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仍然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现以边疆贫困地区——云南绿春县企业改革与发展历程浅议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一、绿春县企业改制现状.绿春县企业于一九九七年前主要形式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制前企业共50户,历经几次改革后,至2006年12月31日止全县企业改制情况为:1、全县国有企业25户,其中:已改制23户,未改2户。2、全县集体企业21户,其中:已改制企业14户,未改制7户。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4户,其中:改制(出售)2户,尚未改制2户。二、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㈠是地处边远贫困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畅,信息较闭塞,投资成本较高。㈡是地方财力薄弱,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资金不能加速周转,经济效益提不上来。㈢人员聚居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链,产业规模化建设受到极大约束和控制。三、中小企业发展构想1、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确保企业原料来源。2、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3、坚持优化资源高效转化,促进经济总量规模扩张。4、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规模。5、坚持科技兴县战略,优化人才发展。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参考资料:1、企业改革与发展;2、《云南财会》报刊杂志;3、绿春县县情及绿春县“十五”、“十一五”规划;4、其他相关企业改革材料。-3-浅议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中小企业是根据国家经贸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行业特点,按照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界定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按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各行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为:⑴工业: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⑵建筑业: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⑶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亿元以下;批发业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⑷交通运输业: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⑸住宿和餐饮业: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亿元以下。超过以上标准的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从规模上相对小,但很多地区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仍然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现以边疆贫困地区——云南绿春县企业改革与发展历程浅议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地势呈中部高四-4-周低,最高海拨达2,637米,最低海拨为320米,年平均气温16.6℃,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四季如春。全县辖八乡一镇,有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0.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8.2%,其中,哈尼族人口居多。绿春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一、绿春县企业改制现状.企业改革指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简称“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特指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一种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一是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二是企业的命运由政府掌握;三是企业的发展靠政府调控;四是企业的资源配置按政府计划实施;五是企业经济运行由政府垄断。我国的国有企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对于一个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体系尚未建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选择计划机制以实现工业化目标有其特殊的理由。资源配置方式与财产制度有内在的联系,计划配置通常要求国家统一掌握主要的资源,因而采取国有制企业制度,并以此垄断国民经济就成为计划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但是,问题在于企业能否保证效率的持续提高,能否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否真正符合客观条-5-件的规定,基于这些问题,改革成为必然。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国有企业改革成败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绿春企业于一九九七年前主要形式是国有企业。绿春县在一九九七年开始国有企业改制前企业共50户。其中:国有企业25户,集体企业21户,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4户。企业改制前存在着集体吃“大锅饭”,企业经营管理好坏,亏的是国家,自己拿的是“铁饭碗”的思想,竞争意识不强,坐吃山空,亏损数额逐年加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对此,政府相应国家有关企业改革政策,对全县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依次进行改制,改革成效显著。历经几次改革后,至2006年12月31日止全县企业改制情况为:1、全县国有企业25户,其中:已改制23户,未改2户。(1)实行有限责任公司3户,即玛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医药有限责任公司;(2)实行股份合作制4户,即燃料公司、物资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印刷厂;(3)出售企业4户,即林茂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坝溜橡胶场、龙塘橡胶场、外贸茶场;(4)破产清算5户,即边贸总公司、百货公司、林化有限责任公司、矿业开发公司、酒厂;(5)实行关闭企业5户,即木材站、畜牧场、春都商行、食品加工厂、贸易公司;(6)实行兼并1户,即原车队并于车站(州运输公司管辖);(7)上划系统1户,即电力公司上划为州电力-6-公司管辖;(8)政策因素未改制企业2户,即粮油贸易公司和粮食购销公司。2、全县集体企业21户,其中:已改制企业14户,未改制7户。(1)实行有限责任公司5户,即广源民贸有限责任公司、南疆商场、生资日杂公司、牛孔供销社、大黑山供销社;(2)破产清算2户,即大兴供销社、土产公司;(3)实行关闭4户,即民族企业工贸中心(原编制厂)、半坡供销社、戈奎供销社、骑马坝供销社;(4)委托代管3户,即平河供销社、大水沟供销社、三猛供销社;(5)未改制企业7户,即木器厂、供销经理部、供销经营部、橡胶制品厂、建筑公司、服装厂、铁工厂。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4户,其中:改制(出售)2户,即自来水厂、城建局设计室;尚未改制2户,即县电影公司、县人民政府招待所。通过企业改制,进一步理顺了市场经济管理秩序,盘活了国有资产,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二、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几次深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国有资产,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7-积极作用。但改革后形成的各种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处边远贫困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畅,信息较闭塞,投资成本较高绿春全县3000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找不到一块相连一平方公里的平地,海拨差距也较大,达2300多米,地理环境沟壑纵横,对面山上两相传话音,走起路来行半日。在政府的关心下,开通了乡村公路(土路),但弯道多,路基不平,难以常年通车。即使通车,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也不过100多公里,但由于路况差,行程却要5、6小时,货车吨公里运费达1元多,比内地县市高出3至5倍,建设中小企业,运输成本就较大。同时,鉴于地理位置原因,电视、电话网络建设起步晚,信息闭塞严重阻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地方财力薄弱,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资金不能加速周转,经济效益提不上来绿春县200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80万元;2005年完成财政收入3006万元。在国民经济建设“十五”规划中,全县财政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达32.1%;2007年度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800万元,年均增长16.9%,财政收入实现逐年增长。2000年度全县财政支出总额为9,768万元,2005年度财政支出总额为22,430万元,国民经济建设“十五”规划,年均增长13.9%,2007年度财政支出总额为36,320万元,年-8-均增长17.4%。从增长比例看,支出增长比例与收入增长比例均以“两位数”增长。但从绝对数看,支出数远远高于收入数,财政自给率仅13.2%,80%以上靠上级财政补助,也即意味着全县财政分配除保障人员工资和保重点建设之外,无更多的财力,安排搞其他项目建设,地方财力薄弱,地方政府担保信誉力不强,金融部门融资支持力度不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受到限制,经济效益提不上来,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三)人员聚居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链,产业规模化建设受到极大约束和控制全县地理环境呈峰峦叠嶂,山高坡陡,凸凹不平,海拔相距两千多米;地区气温相差大,高的到35℃,低的到5℃;全县综合统计数据,国民经济建设“十五”规划中,生产总值比重为:第一产业19%,第二产业57%,第三产业24%,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村民聚居分散,有居住在山顶的,有居住在半山腰的,有居住在河坝的,人员不易集中。因此,要建设规模化经济困难重重,区域优势发挥不了,特色经济建设不明显,难以形成稍具规模的产业链,中小企业成了巧妇“无米之炊”,中小企业发展受地区环境束缚和限制。三、拓宽思路,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9-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投入,绿春县境内工商企业也相应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竞争激烈,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过几次大的改革,绿春工商企业历经了兴与衰的过程,全县企业改革后分化为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般中小企业(主要为个私经济),各自为阵,形成自由竟争市场。国企改革后,零星分散的中小企业全县有30多个,主要是生产经营橡胶、紫胶、茶叶、胡椒、咖啡等绿色产业及电力开发与冶炼加工和部分商品流通企业、饮食服务行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由于经济基础起点低,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强全县中小企业的开发研究,我县中小企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十一五”期间,我县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绿色产业富县、电矿产业强县、哈尼文化生态县”三大目标,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科教兴县、改革开放、和谐绿春六个工作重点,突破体制、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优势资源高效转化,推进经济总量规模扩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民众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10-其主要目标定为:在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以上;农民人均口粮达到自给有余;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把绿春建设为红河南部强县和财政收入亿元县。针对我县的具体实际,为实现政府规划目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路:1、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强化政府对农业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强化政府扶持政策,加强橡胶、紫胶、八角、草果、茶叶等生物资源产业基地建设,确保企业原料来源,推动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2、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思路,加快重大项目的申报立项,如橡胶、紫胶精制品加工企业组建、扩建,农产品营销市场开发等,不断加强支柱产业培植,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3、坚持优化资源高效转化,促进经济总量规模扩张。加快生物产业规模扩大突破100万亩以上,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把水能资源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1-4、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全面推进“开放活县”战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多组建对外联营企业,建设开放型绿春。5、坚持科技兴县战略,优化人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