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教育是慢的艺术》——书香讲坛推荐书籍推荐者:韩城龙湾子小学甄桂云推荐理由:作者以非常前卫的思想指出了我们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那就是贪多求快的非理性化的潜意识。希望得到好的教育成为天才或者是精英是每个人所梦想的,但是这种教育不适合所有的人。更快,更高,更强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每个人即使刻苦锻炼不可能都成为运动员,更不可能都参加奥运会,更加不可能一参加就拿金牌或者是破世界记录。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网络上盛传着一堂美国的数学课,看过之后,真是感慨万千,一堂课只学一丁点内容,不过,我总算明白了真正的数学是怎样的,而国内的数学又是如何的。张文质先生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有言论说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却在学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正反映了教育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积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我想推荐这本书让大家仔细品味,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作者简介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著有《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育的十字路口》、《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等。主编有《生命教育》实验教材、《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中3国最佳教育随笔》、《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等。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内容简介“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说出了真相,说出了真理。这应该是个常识,问题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环境,“慢的艺术”真的正在消退,正在消失,已经成为一件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甚至,你会想,不是我们不愿“慢”,而是我们不能“慢”!这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理论。本书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讲演录,收录了他9篇演讲稿,并在附录中,收录了他的50则教育短句,16首无题诗和4首短诗。从这本讲演录中,你可以读到一个学者的关切与悲悯,可以读到一个诗人的激情与忧愤,可以读到一个父亲的“爱与怕”……目录自序“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教育的勇气有效教学的意义不要偷走孩子的梦想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教师道德应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教师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小学教师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的礼赞附录4张文质教育短句50则张文质无题诗16首张文质短诗4首精彩书摘张文质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教育观点:教育要面向真实具体的每一个人。有时候,集体成功对个人来说不等于成功,甚至于集体的成功很容易掩盖个体的失败,就像在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总数是第一,可那不代表我们的国民身体素质很好,尤其是在校学生。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但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每一个人发展的重视与用心,缺乏对每一个人发展的责任感。我们可以想想,平时我们关注的、喜欢的是哪些学生。我们的教育对弱者、发展缓慢的人、学习困难者太缺乏最基本的仁慈,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了我们职业的习惯和原则。“自然有自然的法则,而教育也有教育的规律,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只有在耐心与坚持中,才能有真正的沉淀和积累。如果学生都没有差异,都有相当高的道德水平、纪律、学习欲望、学习基础,那可能我们的教育也就没有像今天这么富有魅力,值得大家来探究。如果说有良方的话,我觉得有两个比较重要。冰心先生有一句话诗说得很好,叫作:“爱在左,同情在右”,前提是爱心与同情心,就是你对学生要有迫切的关爱之情,对他的困难,对他的不幸,你要有一种同情心,这是人所能感悟到,感受到的东西。学生为什么会屡教不改,这跟我们所尽的责任是不是真正到位,是不是真正出于爱、出于同情来关注他有关。第二是对不同学生还确实需要采取不同策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摘自108页《教育是慢的艺术——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永和中学师生的三次对话》中的第一次对话。本书第四篇《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也是张文质老师在福州格致中学5鼓山校区论坛上的发言,“我们更需要对‘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课堂有一些反思”。这话类比到我们的教学现状加以思考,就是教的输出似乎很顺畅,但学生机械的输入得不到生命的体验。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生命意识才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力量。张文质先生在《如何建设好一所优质学校》中举的一个例子:美国的盐湖城举办冬奥会,该城的中小学校每校都有一个校本课程,主题就是花一年时间认识一个参赛国。有一所学校要认识的国家是中国。有一天,他们请中国参赛的运动队来学校与学生对话交流。孩子们席地自由提问,气氛很活跃。活动结束时中国使馆的某官员致词:现在我们要把两个书包作为礼物,一个送给学校最优秀的男生,一个送给学校最优秀的女生。通过英语翻译,整个会场显得寂静、冷漠,令人难堪与尴尬。为什么呢?事后校长告诉这位官员,学校从1960年创办到现在从来没有评选过最优秀的男生、女生,因为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最后学校把书包放在荣誉室献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和最优秀的女生“们”。张先生说,这个“们”字便是教育境界的差别,也是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差距所在。读书启示细读每篇每章,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作者直面学校教育与教师行为的现状,以鲜活具体的教育实例和场境对生命化教育理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仔细品味他的观点,对照一下我所看到的教育状况,反思自己的一天天的教育状况,感触深刻。一、教育不要操之过急,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教育不是工业,不比做零件,今儿高兴就多做几个;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是有规律、有季节的,儿童的认知同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知的建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面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育都是短视的,不关注长远的,不6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二、教育是慢的艺术,“慢”绝不是懈怠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是教育的真谛。这种“慢教育”,绝不是懈怠,它是以智慧主导下的耐心和爱心瓦解粗暴,消除心灵贫困的过程。“耐心”和“爱心”是“慢教育”,也是我们一切教育的亘古不变的主题。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无比耐心的炽热心灵之中。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要学会等待,因为有一种爱叫做等待,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心烦的事,感觉千头万绪,无所适从,但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只需保护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兴趣,或许现在学的东西并不是他想学的,我们不必因为哪个学生成绩差而自责,那不是你的错,这不存在谁对谁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以一种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坏习惯和错误,学会期待,期待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三、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耐心的考验《教育是慢的艺术》举例介绍了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还不能流利地讲话,以至于他的教导主任一度认为他是白痴,教导主任失去了对这样“白痴”类孩子教育、培养、帮助的耐心。其实爱因斯坦的成长恰恰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耐心仅仅有一天是不够的,一个月也是不够的,甚至半年也是不够7的,需要抱有几年的耐心。爱因斯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勤奋努力。谈到几年的耐心,教师中赞成并能做到的人还有多少呢?那些在学校中占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多少老师能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呢?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验。我们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毅力,但我们可以期望每一个教师都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做学生信心的支持者。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修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素质,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道德伦理水平。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爱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微笑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更持久。耐心是你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耐心是你对教育平等的尊重。耐心并不一定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孩子背后,需要教师们持久的耐心。即使有些学生的智力有局限,而且这些局限是我们教师工作不能超越的障碍,只要我们有了这种谨慎的意识就不会操之过急,我们就能更从容一点。”四、作为一种慢的艺术,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简单、一点粗暴,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8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特别对于表现很差、屡教不改的学生,如果说有良方的话,前提是爱心与同情心。学生为什么会屡教不改,这跟我们所尽的责任是不是真正到位,是不是真正出于爱、出于同情心来关注他有关。正如作家冰心先生所言:爱在左,同情在右。我们作为教师,何曾能够由衷地、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去爱一个孩子,去爱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学习很差、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太习惯用贬低人、批评人、歧视人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了。扪心自问,反求诸己,我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灵魂深处应该扎根有关爱、智慧、尊重、等待、耐心、宽容……五、坚持正面的教育,相信教育的力量这些年我一直相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读完这本书,我内心深处建立了一个原则:我要坚持正面的教育,相信教育的力量,只要我真正做到位,做得耐心,一定会有效。同时我也认识到,“所有正确的符合人性的教育,总是要比惩罚教育或负面教育要困难得多,人不是不知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