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概述1、定义2、社会状况3、艺术发展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重点)1、时代划分2、音乐理论方面3、新的音乐观念的形成(重点)4、音乐家来源及社会地位5、意大利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6、新的音乐题体的出现7、科学技术发展对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三、小结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450-1600)概述1.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定义2.社会状况——*基督教势力逐渐衰落,对罗马教廷权威的反思产生了新的思想***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人文主义***封建世俗王权兴盛,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过去的城堡和采邑转移到城市*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3.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既涉及宗教题材,又涉及世俗题材,努力使其作品既被人所理解,又能被上帝接受。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一、西方音乐史中关于文艺复兴的时代划分早期(1430—1490)中期(1490—1560)晚期(1560——1600)二、音乐理论方面1、古代著作中关于音乐的论述不断被翻译介绍出来。亚里士多德《政治篇》柏拉图《国家篇》、《法律篇》2、部分音乐家借助古代音乐理论来支持自己的新观点卡梅拉塔会社对古希腊诗歌、戏剧精神的复兴**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三、新的音乐观念——(重点)1、音乐必须是谐和悦耳、能满足听觉需要的**2、音乐是一种自律的艺术**3、音乐应当表现情感**四、音乐家的来源及社会地位贵族小教堂、教会大教堂教士(主体)、游吟艺人(俗人)五、意大利成为欧洲15世纪中后叶音乐发展的重要国家1、一方面保持保守的宗教音乐传统,另一方面又有较为丰富的世俗音乐生活。2、音乐家的世俗化倾向如:蒙特威尔第、拉索曲例:蒙特威尔第牧歌《残酷的牧羊女》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六、世俗音乐体裁得到重要发展,新音乐体裁不断出现。*音乐与文学艺术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歌剧)*法国尚松、意大利牧歌等。*各种乐器及器乐题材如:阿勒芒德舞曲(allemende)、库朗舞曲(courante)等曲例:琉特琴舞曲七、15世纪末欧洲活字印刷术的改进造就了“音乐爱好者”阶层的出现。音乐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课堂总结概述:定义——形成的社会原因(人文主义)——在艺术方面的表现音乐文化:音乐理论方面——新的音乐观念的形成——音乐家社会地位——意大利——新的音乐题材的出现作业及思考题1、为什么“新艺术”时期不能被视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开端?2、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上出现了哪些新的观念?第二节英国音乐的影响一、历史背景二、英国音乐特征1、与民间音乐联系密切2、不完全谐和音程广泛应用三、邓斯泰布尔生平——经文歌创作——历史地位第三节勃艮第地区的音乐一、勃艮地乐派定义二、代表人物1、杜费(1)生平(2)音乐创作(3)音乐风格曲例:杜费《脸儿苍白弥撒曲》的羊羔经2、本舒瓦音乐风格第四节佛兰德乐派一、佛兰德乐派概况1、定义15世纪中叶以后出资自洲大陆的作曲家被音乐史家称法—佛兰的作曲家(Franco—Flemishcomposers)。2、主要代表人物1450—1490年:奥克冈、比斯努瓦;1480—1520年:若斯坎、奥布里赫特、伊萨克;1520—1550年:贡贝尔、克莱门斯、维拉尔特、罗勒;1550年以后:拉索、蒙特3、佛兰德乐派对欧洲后世音乐的影响第四节佛兰德乐派(二)二、佛兰德乐派的重要作曲家1、奥克冈(1425—1497)——第一代作曲家A、主要成就——弥撒曲的创作B、世俗音乐尚松的创作曲例:奥克冈《Mi—Mi弥撒曲》的《羔羊经》2、若斯坎(1440—1521)——第二代即文艺复兴盛期的作曲家A、历史地位B、主要成就——弥撒曲的创作特征(1)传统——是15世纪弥撒曲的各种创作风格的概括和总结。(2)时代性——为16世纪的弥撒曲的发展拓宽了道路。音乐的旋律性增强;“模仿弥撒”(3)自由定旋律弥撒曲例:若斯坎经文歌《圣母颂》第四节佛兰德乐派(三)3、奥布里赫特(1450—1505)——保守风格弥撒曲及经文歌的创作主要采用传统的定旋律的创作手法,其创作特点主要以15世纪的传统为主,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保守风格的代表。4、伊萨克(1450—1517)——欧洲风格的代表5、拉索(1532—1594)其音乐的情感因素较强,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拉索经文歌《我做孩子的时候》思考题1、文艺复兴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2、概述法—佛兰德乐派的主要作曲家及其创作特征。补充思考:中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脉络。第二节16世纪宗教音乐16世纪的宗教音乐分为宗教改革音乐和反宗教改革音乐两部分一、德国的新教改革运动(1517)二、新教音乐1、德国A、众赞歌(德文:choral;英文:chorale)——《我们的主是坚固堡垒》B、换词歌(contrafactum)2、法国与瑞士的格律诗篇A、加尔文对待音乐的态度B、格律诗篇(psalter)第二节16世纪宗教音乐(二)3、英国的赞美歌与礼拜乐A、英国的宗教改革(自上而下)B、礼拜乐(service)C、赞美歌三、反宗教改革音乐1、反宗教改革运动——特兰托会议(1545—1563)A、会议目的、议题B、制定方针第二节16世纪宗教音乐(三)2、罗马乐派的代表——帕勒斯特里那(1525—1594)A、生平B、对复调音乐发展做出的贡献C、主要创作帕莱斯特里那经文歌《我像小鹿渴慕溪水》3、威尼斯乐派A、16世纪威尼斯的社会状况B、威尼斯乐派的成立:维拉尔特C、复调合唱风格(polychoralstyle)D、加布里埃利叔侄加布利埃里经文歌《天使走向牧羊人》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一)一、16世纪音乐的世俗化倾向教堂;宗教音乐家宫廷;教士、游吟诗人二、意大利在欧洲音乐发展中呈现出的重要作用1、吸引了许多佛兰德作曲家。2、既存在保守的宗教音乐,有发展较为丰富的世俗音乐。3、意大利宫廷中音乐的宗教、世俗双重功能。4、音乐家身份的改变(神职——非神职)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二)三、16世纪促使世俗音乐发展的重要变化1、音乐印刷术的改进2、在市民阶层中音乐爱好者的出现3、市民中音乐功能观念的改变4、世俗歌曲集及乐器演奏书籍的相继出版四、16世纪欧洲世俗音乐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五、受人文主义影响使音乐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16世纪末歌剧的产生)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三)六、16世纪的新趋势——民族风格的音乐在各国兴起1、意大利牧歌(1)牧歌之前的两种重要体裁佛罗托拉——意大利牧歌的萌芽,16世纪初意大利北方世俗多声部歌曲,通常为无伴奏四声部合唱(有些是琉特琴伴奏的独唱)。采用主调风格织体,节奏常有舞蹈性特征,性格较为活泼。后来有人将复调手法结合进去,使之成为牧歌前身。劳拉赞歌(lauda)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四)(2)牧歌(madrigal)A、定义:牧歌(madrigal),四声部、五声部或六声部的无伴奏世俗重唱或合唱(在蒙特威尔第笔下还有用通奏低音伴奏的独唱或二重唱、三重唱牧歌),采用模仿式复调技法,歌词中适量采用描画性词汇与象征手法,音乐语言也相应地带有描画性,有些作品具有戏剧性效果,使用较多的半音化和声。B、特征音乐织体及技法依歌词内容而定具有一定的功能性C、意大利16世纪牧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520—1550)中期(150—1580)晚期(1580—1620)早期:中心是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四声部,主调织体。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五)中期:中心是威尼斯,五声部居多.晚期:中心是罗马,高度精致的音乐作品,杰苏阿多、蒙特维尔第。杰苏阿尔多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蒙特威尔第牧歌《残酷的阿玛里利》2、法国世俗歌曲——尚松(1)定义:四、五或六声部的无伴奏世俗重唱或合唱,在风格上与意大利弗洛托拉相似,轻快,节奏性强,主旋律在最高声部,织体是和声性的,但有时也采用模仿性复调写法。(2)特征:简捷、明快(3)作曲家:雅纳坎(描绘性)、贡贝尔雅内坎尚松《百鸟之歌》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六)3、英国的世俗音乐(1)背景(2)康索尔特歌(3)英国牧歌(4)琉特琴歌曲(埃尔曲)4、德国(1)名歌手(2)里德5、西班牙——比良西科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六)6、16世纪末歌剧的出现(1)歌剧艺术渊源A、古希腊悲剧和喜剧B、中世纪的宗教戏剧C、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戏剧牧歌套曲、田园剧(pastorle)、幕见剧(intenmezzo)、假面具(masque)、芭蕾舞剧(ballet)(2)“卡梅拉塔”(Camerata)艺术会社在歌曲、戏剧这类题材中,音乐和诗歌的地位应该怎样安排?(3)“向对位法挑战”(4)回归古希腊悲剧(5)《达夫尼》(Dafne)与《尤丽迪西》(Euridice)《达夫尼》:1597年首演于佛罗伦萨,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尤丽迪西》: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首演,以希腊神或故事为题材。第三节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七)第四节器乐音乐一、直至16世纪器乐才得以发展二、器乐曲1、由舞曲音乐演变而来2、由声乐伴奏曲演变而来3、独立意义的器乐曲利切卡尔、坎佐纳、前奏曲、幻想曲等加布利埃里坎佐(带合唱)4、英国德维吉那琴音乐5、管风琴音乐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