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正文: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19524.382.011.091.2912645.89%24.89%29.45%19575.582.461.72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2.972.4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4.953.74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6.266.16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1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1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1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2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3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3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3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4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6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9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12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157848.90%60.17%30.93%19961002.1488.18567.96346174748.80%56.67%34.53%19971132.5988.16636.42408.01197137.78%56.19%36.02%19981250.0188.01701.95460.05217337.04%56.16%36.80%19991358.4388.14764.07506.22235926.49%56.25%37.27%20001540.6890.96870.1579.62266925.90%56.47%37.62%20011760.2891.41999.89668.98303845.19%56.80%38.00%20022080.3791.721211.52777.13357334.41%58.24%37.36%20032801.5675.751771.86953.95476932.70%63.25%34.05%20043450.00772268.001105.00579922.23%65.74%32.03%20054138.2191.712681.541364.97686182.20%66.60%31.20%20064900.63104.153152.031644.45801161.95%65.39%32.66%20075850.11115.183632.032102.91943181.73%63.71%34.56%20087078.09133.64257.902686.591128721.62%62.01%36.36%20097740.20142.824547.123050.261225651.80%58.80%39.40%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图010002000300040005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份(年)单位(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苏州产业结构所占百分比图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从图中可以看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总值呈平稳发展,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值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总比重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总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慢,上升幅度小。总体而言: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下面对苏州各产业的发展状况具体分析:(一)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发展基本稳定有上述图表知:苏州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规模呈现一种波动中的稳定的状。第一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比例在下降,但总产值在逐步提升。因此,可以说苏州在第一产业的内部转型中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逐渐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具有规模化,区域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保持并逐步提升现阶段第一产业的发展成果是苏州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强完善农田水利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生态园林,打造品牌战略,树立创新观念。建设一套完整优越的产业发展体系。(二)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无疑是重要的一个产业环节,数据显示,苏州市的第二产业在迅速的增加,1978年苏州市第二产业只有17.79亿元,到了2000年已经上升到870.0980亿元,而到了2009年更是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的大关,这足以显示苏州市的第二产业是最为重要的,占据比例最大的一个环节。苏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不难。但苏州的第二产业还是主要以组装,加工,轻工业品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传统的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换一句话说,苏州的第二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没有良好的工业体系的支撑,技术水品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而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工业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等等。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外资在苏州的工业比例很是大的,在竞争能力上,国内企业根本无法与之形成对抗。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产品附加价值较低,与高端化的工业发展结构存在差距。我想,苏州的第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的,急迫需要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局面。(三)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落后第三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服务业。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2001~2005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短期内竟出现了下降,与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违背。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落后,处于较低水平。苏州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偏低,传统流通产业占较大比重,全市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一半。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比重仍明显偏低。看看数据,直到2009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只占到39.4%,反观第二产业的比重,竟然占到了58.80%,这对于苏州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无外乎是产业转移不及时,产业链的不完善。一句话:新型产业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第三产业结构有待继续优化。二、苏州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生原因的分析(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成因分析1.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2004年,苏州新增注册外资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6%,两项指标均连续两年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一。而外资在苏州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势必会给第二产业带来高额的产出。2006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三资工业总产值达5046.05亿元,占64.2%,同比增长41.4%,增速居各经济类型首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8%。苏州市注册外资与GDP关系图1996-2006苏州引资情况一览表年份类别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新签合同数(个)747648520571943136224652377228221812281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45.9844.1240.8735.3846.7872.30100.61124.96147.03153.40159.24实际利用金额(亿美元)22.5724.4728.4228.5628.8330.2248.1468.0550.3351.1661.05注:数据来自于苏州财政局2.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苏州的民营经济又主要以工业经济为主,服务业领域的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扩大了苏州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苏州服务业发展慢于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二)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所占比重小分析1.产业定位与政策支持力度。苏州紧邻上海,开放的市场环境使苏州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都受到上海的辐射带动,同时,苏州也必须承担由区域经济分工所带来的与上海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错位与互补。因此,在苏州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方针、政策都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在无形中淡化了自身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对服务业的投入相对不足。以近五年为例,苏州市服务业累计资金投入仅约为第二产业的一半,从而导致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显得缓慢和滞后。2.生产性服务业本地需求不足。外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