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摘编二〇〇九年二月目录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54浙江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81浙江省“十一五”水电发展规划报告..........................................101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水利人才工作的意见..................................172浙江省建设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86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一)“十五”取得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十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台风洪涝、高温干旱等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资源环境制约、贸易摩擦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的种种压力,全省人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奋力克难攻坚,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使“十五”时期成为浙江综合实力提高较快、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的时期。全省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美元;城市化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各省区之首。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明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国内外经济互动日益增强。这总体上有利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浙江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油价和人民币汇率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浙江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挑战。纵观国内,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充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潜力巨大。这为浙江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对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新要求。立足浙江,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任重道远。“十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中共浙江省委相继作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等重大战略部署,全省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氛围,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制约加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缓解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模式。(二)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发展意识,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强化经济增长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倡导和睦相处,健全民主法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改善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提前基本实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0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5%左右,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更趋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各省区前列。——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形成新优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初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努力缓解城乡、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公共服务有较大改善;居住、交通、工作、休闲环境逐步优化,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30%的县(市、区)和40%的设区市基本达到生态县、市建设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5%左右;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阶段性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卫生、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国民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医疗卫生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省份建设有效推进。——依法治省得到明显加强。“法治浙江”建设成效显著,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顺应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加农业投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加快省外粮源基地合作开发,确保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气候调节、自然观光等综合效用。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浙北浙东沿海平原、浙中盆地丘陵、浙西北浙西南山区和沿海及岛屿四大农业区块。创建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重点建设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实施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200万亩。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把传统农业逐步提升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重点培育1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100万专业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农户有机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行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农作制度,推进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粮饲牧结合和水产混养、套养、轮养。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建立100个农业优势产业农机化示范基地。实施种子种苗和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从育种、生产、加工、储运到营销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挥乡村文化、养生、休闲功能,促进“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继续完善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生产成本过快增长。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有效增加非农产业收入。(二)建设农村新社区,努力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治理农村“散、脏、乱、差”,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优化小城镇和村庄布局,积极稳妥地开展乡村撤并,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力争完成20000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建成2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合理制定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定额,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机制,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以生态村建设为载体

1 / 2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