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等规划,并参考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规划范围为全省行政区域;规划期为2006~2010年。一、现实基础浙江是我国气象灾害种类最多、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影响浙江的主要气象灾害(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洪涝、大风、雷电、寒潮、大雪、低温、冷害、干旱、热害、冰雹、龙卷风等。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有80%以上是气象灾害所致;1992年至2004年间,浙江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677.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4%,其中1997年灾害损失达332.7亿元,占当年GDP的9.06%,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灾害损失占GDP0.2%~0.6%的比例。气象灾害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如:1949到2005年间受台风灾害袭击造成万余人死亡;近年来因雷电灾害和局地暴雨引发山地灾害的人员伤亡也时有发生。气象灾害既是浙江自然灾害之首,也是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农业病虫灾等其他自然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气象灾害日益敏感,气象灾害的影响面更广,考虑到气象灾害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等次生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性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十五”期间,浙江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气象科研及其成果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在气象网络通讯、决策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在我省防灾减灾,尤其是抗台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气象探测网初具规模,气象观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地面人工观测、地面气象自动监测、农业气象观测、探空雷达、天气雷达、卫星数据接收处理、雷电定位监测、大气本底污染监测为探测手段的气象综合立体监测网基本框架。至2005年11月底,全省已先后建成了69个地面观测站,54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1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L波段雷达探空站,3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个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11个紫外线观测点和12个酸雨观测点,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EOS/MODIS)接收处理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网。二是气象信息网络建设成绩斐然。建成了以地面宽带网和卫星通信为主的,覆盖全省,联通中国气象局、全国各省的气象信息网络,形成了较强的数据共享能力,快捷有效地传递着各类气象信息。省级配备了SGI高性能计算机,依托全省气象业务宽带网和VSAT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县的各类常规气象信息共享;建成了省、市、县三级远程视频天气实时会商系统;建成了全省及部分周边地区自动站网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实现了自动气象站数据的全省共享;雷达数据和图像、雷电探测网数据处理系统正在建设中;建成了省、市、县三级的NOTES网络办公系统。三是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开发研制了MM5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数值预报释用和质量评估模式,加大了预报技术方法、手段以及各种预报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晴雨、温度等常规天气要素预报以及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报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已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目前,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4、48小时分别达到了140、280公里,数值天气预报时效为0~72小时。在2002年(“森拉克”)、2004年(“云娜”、“蒲公英”、“艾利”)、2005年(“海棠”、“麦莎”、“泰利”、“卡努”)等台风活动期间,我省气象部门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的气象监测预警手段,预报准确及时,为抗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但是,气象科技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一是气象监测手段和能力不足。全省统筹协调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形成,气象监测手段和能力,尤其是气象灾害监测手段和能力,还存在明显缺陷,远不能满足气象灾害的有效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临近预报和精细化天气预报以及气候变化应对的需要。二是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能力亟待提高。天气预报时效不够长,预报不够精细,尤其是气象灾害的短时预报能力和预警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临近预报预警机制尚未形成。三是气象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服务能力需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和灾情传递体系不健全,灾害评估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四是气象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仍未完全落实,尤其是部分市县,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执行范围和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多渠道气象投入机制,尤其是社会参与气象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部署,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大力提升气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候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强化政府对气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服务原则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坚持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中心,着重提高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和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为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气象服务。2、坚持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相适应,在全面提升气象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气象业务和服务领域,强化政府对气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3、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重点原则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对气象事业的服务需求和气象事业各个领域的服务功能,科学合理地布局气象观测站网和气象事业各个领域的发展,加大气象灾害易发或人口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重要流域、敏感山区和中心城市的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力度,积极研究开发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加工处理与应用系统和预测预警业务系统,重点提高沿海地区、重要流域、敏感山区和中心城市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4、坚持统筹兼顾、软硬并重原则要充分考虑浙江实际,统筹全省气象事业各个领域和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特别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研发之间、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加快气象现代化硬件设施建设步伐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科研开发力量,着力研究天气气候现象和气象灾害的发生机理和监测信息应用、预测预报方法、应急预警机制,开发气象科技业务、服务软件系统;在加强气象现代化装备、台站建设、气象科技水平及开发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等气象硬实力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人才队伍、依法行政、气象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科学管理等气象软实力的建设。(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浙江省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浙江省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良的气象服务。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目标:形成现代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基本满足我省气象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提前0.5小时发布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局地突发性灾害警报;发布雷电灾害警报,90%城市建筑和20%农村房屋采取雷电防护措施;气象灾害对我省GDP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25%。2、公共气象服务目标:初步实现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气象服务领域要深入到与国民经济有关的各个重要行业。提供大气成分监测和趋势预测报告;全省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满意度达到90%以上。3、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定期提供我省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事实、影响及对策咨询建议,为我省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4、气象探测目标:初步建成项目配置适当、空间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全省统筹协调的一体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力求达到对区域内产生的各种中尺度以上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基本不漏,实现重大灾害发生、发展的跟踪监测。新增大气化学成分、雷电、海洋气象、生态气象等气候系统分量观测项目;雨量、气温等要素观测站点在全省陆域范围内的平均间距达到10公里,风向、风速等要素观测站点平均间距达到20公里,气压要素等观测站点平均间距达到30公里,在关键区域内主要要素观测站点平均间距达到5~10公里;实现连续自动观测。5、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目标:基本建成基于数值预报等多种技术的天气气候集成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初步满足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的要求。发布7天公众气象预报,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质量提高5~10%,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产量预报精度95%以上。其中,①开展台风路径72小时预报,台风路径预报24、48、72小时距离误差分别小于120、220、320公里;②开展24小时内时间间隔6小时的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时效达到1小时;③能够提前36小时制作与发布区域性暴雨落区预报,暴雨预报的漏报率和空报率在目前基础上降低10%。6、气象信息共享目标:建成气象信息综合网站为主体、多渠道发布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实现主要气象信息数据资源的社会共享。7、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本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适应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需要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8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50%以上,硕士学位人数达到7%左右,博士学位和正研高工人数达到1%左右;培养和引进5~10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几十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业务技术骨干。三、主要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大力提升气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对社会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候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集约化气象功能平台,建立多轨道研究型气象业务,强化政府对气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一)构建集约化气象功能平台1、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根据政府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需求,按照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的设想,以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为重点,涵盖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科技服务等方面,建设连续滚动、灵活迅速、个性化、多媒体化及动态跟踪全程服务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构筑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向各类用户提供数字化、可视化、图形化、多媒体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以研究开发广大农村或边远地区灾时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媒体,努力增加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快速启动、覆盖面较广的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和发布平台。2、构建气象综合观测平台。以提高我省沿海地区、重要流域、敏感山区、中心城市等关键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能力为重点,按照国家“三站四网”布局要求,通过调整气象观测站网、观测项目、观测手段,逐步建设项目配置适当、空间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全省统筹协调的一体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优化和完善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网,更新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建设风廓线仪、GPS水汽总量探测系统、车载式流动观测系统,形成布局合理、密度适宜的立体、全程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